第四百五十九章 两相思

    杜归荑早早举家迁离神都,所以,近些年来才盛行于神都之中的诗会,她并不曾参与,也没有听说过。

    一提到诗会,萧暮雪陡然便来了精神头。

    她眉飞色舞,滔滔不绝地与杜归荑说了起来。

    “是呀,杜姐姐有所不知,这诗会是由文信侯牵头举办,起初,意在弘扬儒学,广纳天下饱学之士,增开言路,以文会友。后渐渐的,便有精于诗书的女子在诗会上崭露头角,于是,就演变成了每年一次的文坛盛事。”

    林幼仪与杜归荑一样,也没有去过文信侯举办的诗会。

    所以,听到萧暮雪说的如此兴趣盎然,津津有味的时候,林幼仪也不禁有些动了心。

    “二姐,我可是听说,位居榜首的那首诗,至今无有佳作能够出其右者!而且,那首诗就是一位女子所做!”

    “是呀是呀!一首《两相思》,道尽离别苦!可惜,红颜薄命,慧极必伤!”

    “怎么……那位作诗的女子已经香消玉殒了?”

    “你不知道呀?”

    林幼仪紧着摇了摇头。

    前一世,她被困于萧余安的后院之中,但凡听说点什么事情,也都是出自萧余安之口。

    “大约四五年前吧,颜妃娘娘因难产血崩而亡,也是死后被皇上追封为颜妃的。”

    “颜妃?她是……皇上的嫔妃?”

    萧暮雪话音刚落,林幼仪与杜归荑便不约而同的惊叹出声。

    一时间,屋内的三个姑娘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后,随即哄堂大笑。

    萧暮雪看着面前这俩人,齐刷刷表现出一副什么都不知道的模样,她说的就更来劲儿了!

    “是呀,颜妃的父亲,原是一位教书先生,后被薛大将军请到府上,教授府中子女课业。那时候,颜姑娘每日去给她父亲送药,这一来二去的,便与薛大将军的二儿子看对了眼!”

    萧暮雪的用词,让杜归荑与林幼仪都不禁掩口轻笑了一下。

    不过,萧暮雪也不在意,继续说道。

    “可是,这颜姑娘的出身,虽说也算得上是门风清正的小家碧玉,但给薛二少爷做个妾室还成,可若是做正妻,终究是门不当户不对!”

    那颜姑娘性子倔强,即便钟情于薛二少,也绝不给人做妾!

    她曾立誓,此生非薛二少不嫁!

    可若是不能明媒正娶、八抬大轿的嫁给薛二少的话,她宁愿自梳不嫁,也绝不委曲求全,辱没家风!

    而且,薛二少也是打心眼儿里不想委屈了颜姑娘。

    彼时,恰逢西北大灾,百姓暴乱,边外的游牧民族亦是蠢蠢欲动,三不五时便会袭击边城,烧杀抢掠!

    薛二少听闻西北奏报,当即向皇上请旨,前去平乱,攘外安民。

    他原想着,大捷之后,可以以此求皇上赐婚。

    颜姑娘也是心心念念的等着盼着。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薛二少这一走,便再也没有回来!

    颜姑娘听闻薛二少的死讯后,大病了一场,人差点就没了!

    病愈之后,她整个人都憔悴的不成样子。

    奈何,上有高堂,颜姑娘不能让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才没有随薛二少而去。

    “转年,颜姑娘便做了这首《两相思》,以寄哀思。”

    “哎,天公不作美!”

    杜归荑怵惕恻隐的轻叹了一声。

    林幼仪却是紧着追问道。

    “既然如此,那她怎么就成了皇上的嫔妃?”

    “还不就是那首《两相思》惹的祸!皇上不知从哪看到了这首诗,又听说了颜姑娘与薛二少之间的事情。许是出于好奇吧,皇上就召见了颜姑娘。之后,颜姑娘就被册封为颜婕妤!大约一年后,颜婕妤便有了身孕。谁知道……”

    萧暮雪欲言又止,可林幼仪与杜归荑皆是听的一头雾水。

    “你这说的不清不楚的!那颜姑娘之前还对薛二少至死不渝的,怎么入了一趟宫,就成了皇上的婕妤?这……这也太离奇了吧!”

    “你是不是傻?宫闱秘辛,你问我,我问谁去?就这些,还是我入宫探望姑母的时候,偷听到的呢!听说,颜妃是宫里面的忌讳,谁也不敢轻易提起。”

    林幼仪与杜归荑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但又禁不住有些意兴阑珊。

    毕竟,这故事听的,总觉得好似有头无尾,如鲠在喉!

    杜归荑凝眉问道。

    “我现下当真好奇,那首《两相思》,到底是一首怎样痛彻心扉、如泣如诉的诗句?”

    “这个我知道!等着!”

    萧暮雪说完,唤过丫鬟备好笔墨,刷刷点点便将那首《两相思》默了出来。

    杜归荑拿起纸笺,缓缓读道。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壶空怕酌一杯酒,难成和韵诗。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是我孤陋寡闻,学识浅薄了!可这首诗……听上去平平无奇,也算不得什么绝世佳句呀!而且,我怎么听都觉得,这诗更像是出自男子的手笔,写的都是思妻念儿的心意。”

    “四妹,你只说对了一点!我再提你一点,这是一首回文诗!”

    “回文诗?”

    林幼仪瞬间来了兴致,从杜归荑的手中接过纸笺,开口念道。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隔路途。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知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遥望眼枯。”

    “好诗!当真是好诗!初听平平无奇,再听惊世骇俗、动人心肠!”

    杜归荑由衷的赞叹了一句。

    萧暮雪也连连点头附和。

    “回文诗难度本就极大,要求作诗之人必须构思巧妙。这首诗奇就奇在,无论是顺着读亦或是倒着读,都自成一首独立的诗篇。而且,全篇对仗工整,韵律和谐,情感呼应。这样的诗词,是一篇,便足以封神!”

    林幼仪看着她手上捧着的那首《两相思》,情不自禁的小声叹了一句。

    “我现在大抵知道,为何颜姑娘会成为皇上的妃嫔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