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修唐 > 第四十一章 御史严绶的弹章

第四十一章 御史严绶的弹章

    长安城,大明宫,丹凤门。

    丹凤门是大唐王朝的国家象征,建于唐高宗龙朔二年,城门之上建有巍峨高大的丹凤楼。

    丹凤楼与北侧的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遥相呼应,构成整个大明宫的中轴线,是唐朝皇帝出入宫城的主要通道,也是唐代皇帝二百多年间举行登基、改元、宣布大赦及举行宴会等外朝大典的重要政治场所。

    此时丹凤门下,一群散值的官员正在门口闲谈。

    官员们在这座宏伟的宫门面前显得如蝼蚁一般,但就是这些蝼蚁却掌握着这个帝国的中枢。

    在靠角落的位置,几个七品小官正在谈论着最近一些官员的不轨行径,能有这个喜好的自然是大唐负责纠察百官的御史。

    一个御史笑道:“最近各位可有什么劲爆的消息?”

    “我这里没有。”

    另一个胖御史却道:“我这里倒是有一个大人物的消息。”

    这时一个瘦瘦高高的御史凑了过来问:“哪个大人物?”

    “嘿,严绶,你一个殿中侍御史关心这个干什么?”

    按照唐制,御史台下设三个机构,分别是台院、殿院和察院,分别由侍御史、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任职。

    台院的侍御史主要职责是弹劾百官、配合审理官员犯罪等。唐代在审理案情重大或牵涉到五品以上官员案件时,多安排三司审理,即刑部、大理寺、御史台共同负责,称为“三司推事”,参与审理的御史台官员就是台院侍御史。

    而殿院的殿中侍御史主要职责是在朝廷大典、礼仪时纠察百官的失仪行为以及不严肃的言语。

    察院的御史则称为监察御史,负责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也就是具备了最为广泛的权力,对中央及地方官员具有监察权力,对刑狱案件有调查权力,还兼具了殿中侍御史整肃朝廷官员仪态的权力,但职级也是最低的。

    所以这位名叫严绶的殿中侍御史理论上是没有弹劾官员的权力,除非那官员是在仪式上有什么不恰当的行为。

    “我就是听听,听听还不行吗?”那严绶悻悻说道。严绶的父亲也是殿中侍御史出身,他一直以此为耻,希望能像其他御史一样可以纠察百官,检举不轨。

    “可不能这么说,弹劾不法官员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如果只靠咱们几个台院和监察御史哪里够?”

    严绶听后眼睛里闪着光芒问道:“果真?”

    “当然!”

    “快说说那大人物的事。”有人催促道。

    那御史摆摆手道:“说了你们也不敢弹劾他,你们就别瞎问了。”

    “你们不敢,让我来。”严绶仿佛受到了鼓励,浑身充满了战斗力,他觉得自己此时就像一只准备战斗的斗鸡。

    胖御史怀疑的眼神盯着严绶问:“你?真的?”

    “千真万确,不管什么大人物,只要他有问题,我严绶愿意充当各位的先锋,我第一个冲上去弹劾他!”严绶拍拍胸脯道。

    “可不许吹牛的啊,这人你们一般可都惹不起。”

    “既然身为御史,就不怕得罪人!”瘦高个如麻杆一般的严绶此刻挺直了后背庄严道。

    “行,你一会单独找我,我把他的罪状给你。”胖御史神秘的说道。

    其他人不乐意了,他们纷纷起哄道:“还当你手里有什么大消息呢,怕是吊人胃口的吧?”

    “你们知道什么?我是看严绶急于立功,给他个机会,你们这些家伙不会要抢他的功劳吧?”

    御史最爱弹劾,但也都最爱惜羽毛,生怕别人说自己品行恶劣,这抢人功劳便是较为让人诟病的一个劣行。

    其他人听胖御史这么一说纷纷闭上了嘴,只有严绶一人神采奕奕道:“兄台,我与你去。”

    说罢便跟着那胖御史上了一辆马车,马车上胖御史从怀里取出几页纸递给严绶,严绶兴奋的要去接过,胖御史却一缩手。

    “你当真要这么做?”

    “千真万确。”

    “不怕这大人物收拾你?”

    “全不怕,我严绶可不是那胆小之人。”严绶正襟危坐道。

    那胖御史这才放心的把那几页纸交到了严绶的手中。严绶迫不及待的打开来看,随着翻开纸页严绶的脸变得越来越难看。

    “你如果害怕了或者后悔了就还给我,就当没有这事。”

    严绶摇了摇头咬牙道:“不怕。”

    ……

    大明宫内,中书省政事堂中,大唐帝国的宰相卢杞正在翻阅百官的奏章,卢杞其实并不喜欢这些奏章,但是他无论如何都要过目一遍,他希望把那些对他不利的奏章找出来,匿掉。

    今日的奏章中,竟然未发现对自己不利的内容,这很不正常。卢杞往常在翻阅时总是能或多或少的发现几本。

    “难道是本相已经得到了天下百官的认可?”卢杞自言自语道。

    他站起身准备伸个懒腰,这时一本奏章从他的身上掉了下去。

    “哦,这里还有一本,老卢啊,猜猜会不会是与你有关的?”

    卢杞又自己回答道:“管他呢,有关就匿掉,无关就放回。”

    “说的好,高见实在是高见。”

    说完他抬手打开了那本奏章,当他看到奏章的内容时,他脸上开始阴晴不定,时而满脸兴奋时而面露难色。

    最后他将奏章一合,对门外叫道:“来人啊,把殿中侍御史严绶给本相叫过来!”

    没多久,严绶就站在了卢杞的案前,他弓着腰等着卢杞说话。

    “严绶,这弹章是你写的?”

    “回相公,是我所写。”严绶拱拱手回答道。

    卢杞啪的一声把那奏章摔在了地上怒道:“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污蔑四朝元老三朝帝师!”

    “相公容禀,下官弹章中所写均是来自当地官员的举报,不曾污蔑。”

    “哦?如果是这样,那本相倒是要夸赞你一下了,敢于直言勇于弹劾。”卢杞突然换了一副嘴脸说道。

    严绶被卢杞的表现弄的一头雾水他看向卢杞问道:“相公,可有什么问题?”

    “没有,你做的很好,特别好。本相要好好谢谢你这本弹章。”卢杞满脸微笑道。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