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诡异天后 > 第十四章 护国令

第十四章 护国令

    《镇灵阴阳录》第九章人物篇,这上面是历代镇灵师记录下来的驱魔界各个出类拔萃的人物,而身为当代镇灵师的宋词,自然也在书上留下了自己早年见闻的圈中大佬。

    而崔三爷这三个字却是写在了当代驱魔界领军人物的第五名,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崔三爷这个名字一听就是一个男人,其实不然,这只是一个称呼,而担得起这个称呼的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女人。

    要说现在中国的驱魔人圈子中哪几个势力比较强大,那东北出马弟子绝对要占据一个席位。出马仙是原始宗教萨满教的延续,简单来说就是有几种修炼有成的精怪出山,为了济世救人,在普通人中选择具有仙缘的人成为出马弟子,然后通过上身的方式借弟子的身体行善渡人。

    出马弟子拜的一般是“狐柳白灰黄”这五个仙家,而他们的本体则是狐狸,蛇,刺猬,老鼠,黄鼠狼,东北的出马弟子有好几万人,但是没有一个固定的门派,他们大都是散修,如果说有那一个人能够代表整个东北出马弟子,那整个中国的驱魔人都会异口同声的说出三个字,崔三爷。

    崔三爷原名叫崔婉婷,她的干爷爷就是一个拜黄大仙的出马弟子,而她的外公则是一个拜柳三太爷的出马弟子。

    要说这崔三爷小时候的命并不好,母亲生她的时候难产,她刚一生出来母亲就死了。丢下了她和父亲,还有两个姐姐,她的祖上一直是东北乡村的普通农民,据说她父亲曾经在外面闯荡,也曾经赚到了不少钱,可是后来没有几年,家里又落魄了起来,她的父亲背上了巨额外债,最后被债主逼迫跳了楼。

    那一年她只有十几岁,后来遇到了一个老头收留了她,被她认作了干爷爷,几个月后又莫名其妙的出现了另一个老头,说是她的外公,要说这两个人可不得了,明着是走四方的赤脚医生,实际上却是东北圈子里出了名的两大出马弟子。

    收养崔三爷的第二年,她干爷爷出去给人看病,回来的时候走夜路摔断了腿,从此不能在出马,而也就是那一年,她干爷爷和外公竟然都梦到了自己的保家仙给自己托梦,说这个小女孩有仙缘,要她做自己的出马弟子。

    这一下可不得了,黄大仙和柳三太爷同时看上了这个小丫头,两个出马仙借助她干爷爷和外公的身子吵了个天昏地暗,最后还动起了手来。这干爷爷因为瘸了腿,自然不是外公的对手,可是这黄大仙却不乐意把崔婉婷让给柳三太爷,于是就在当天晚上,趁着柳三太爷不注意,竟然偷偷的把自己本体的后腿骨给崔婉婷融合了。

    这些可是气坏了柳三太爷,要知道,一个出马仙就只有一块仙骨,那是浑身仙气的精华,这黄大仙把自己的仙骨都给了崔婉婷,就等于说已经拿出了自己最好的东西来笼络人心。

    柳三太爷因为这个事儿懊恼了好一阵子,后来他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一咬牙,竟然把自己的一节尾骨也给了崔婉婷。从此以后这,小姑娘的身体就像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奇妙的变化,不仅百毒不侵,而且寻常的邪祟连他身体方圆百米都无法靠近。

    她二十岁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名动一方的出马弟子,二十五岁的时候更是被全国驱魔人所熟悉,二十七岁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全国公认的东北出马弟子第一人,毕竟寻常的出马弟子连一块仙骨也没有,而她却拥有两块。

    后来可能是因为她是一个男人婆的脾气,也从来都没有谈过恋爱,所以人们就送了他一个崔三爷的称号。那为什么要叫三爷呢?因为她虽然厉害,却总是自居在她的干爷爷和外公之下,用她的话来说就是,我的本事都是爷爷和外公教的,所以在我们家,我只能排老三。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我竟然能够和大名鼎鼎的崔三爷相遇在这山上,而且她还救了我,这让我一时之间竟然有些不知所措。

    “那个......崔三爷,刚刚我有眼不识泰山,不知道是你,言语间多有得罪,还请你见谅。”我吞咽了一口口水,就在刚刚,我还叫她姐姐,要知道,崔三爷在驱魔人圈子中的地位那可是堪比茅山掌教的存在,我这么没大没小,要是传出去,大家还不得嗤之以鼻说我没大没小。

    但是这崔三爷好像并不是什么喜欢摆谱的人,他挥了挥手说,那些名号什么的都是圈子里的朋友捧出来的,没什么了不起,你要是喜欢叫我姐姐,那就叫我姐姐好了,我还可以假装年轻。

    她虽然这么说,可是我哪里敢这么做,连忙赔笑。崔三爷问了我的来历,我只说是重庆磁器口阴阳店铺的学徒。她得知了我的身份后连说了两句怪不得,我也不知道她什么意思,也不好意思主动去问。她又检查了一番我手臂上的伤口,之前有些脱臼,她给接回来了,其他的都是些皮外伤,没有什么大问题。

    她又问我怎么会坐上去广安的车,我丝毫没有隐瞒,把师傅接到广安的单子可是走不开,然后叫我去的事情叙述了一遍,崔三爷也没有再继续打听下去,她告诉我,她也是来广安做一件事情,正好路过这里,既然我的伤没有什么大问题,那她也要去干自己的事情了。

    她这话明显就是说要和我各奔东西,我当然是不敢继续跟着她的,况且我也要出处理广安的事情,完了之后还要去BJ参加阴阳大会。我正准备就坡下驴和崔三爷道别,她却指了指我的身后,我回过头,才看到在那个石头的边上还有一个背包,那正是我的包,崔三爷说她见到我的时候我已经跟着车站滚下了山崖。

    当时汽车玻璃窗碎成了几大块,而那个包包正好就卡在我的脸和一块锋利的玻璃中间,如果没有那个包包,估计我的脸已经被玻璃切成了五花肉,听到这里,我背后一麻一阵后怕,小跑了两步过去把包包捡起来背好。话说这背包质量还真的不赖,经历了一场车祸之后,竟然一点损坏都没有。

    “老妹儿!你搁这条路一直往前走。”崔三爷指着我右手边的一条小路说道:“走半个小时左右就能看到一条大马路,你在马路牙子边儿上打个车,二十块钱就能到广安汽车站。”

    “三爷,那你呢?”我点了点头,看着崔三爷。

    她没有说话,只是朝着给我指的反方向大摇大摆的走了,一边走,一边传来了她的笑声:“哈哈,你快走吧。俺要去的地方,车去不了!”

    看着崔三爷的背影消失在视线的尽头,我也没有再做停留,顺着她指示的方向迈开了脚步。

    而与此同时,在重庆磁器口,阴阳店铺的大门敞开着,宋词坐在一个玻璃柜台的后面,柜台里面放着一些古玩。店铺里依旧没有客人,他独自在摇椅上端着茶杯,看着门口来往的行人。

    “老板!买个碗!”一个稚嫩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宋词顺着声音的源头看去,门口正站着一个摇着拨浪鼓的小男孩。

    宋词看了他一眼,笑了笑:“小朋友,买东西让你家大人来,一个人不要到处乱跑。”

    “就是我家大人让我来这里买个碗!”小男孩穿着一个红色衣服,脸上粉嘟嘟的,看起来有七八岁的样子。

    “那你得去超市。”宋词指了指自己面前的玻璃柜:“我这里的碗可都是古玩,你家总不能用古董碗来吃饭嘛。”

    “那得分吃什么饭!”小男孩儿摇了摇手里的拨浪鼓:“要是吃寻常饭,自然是要去超市买寻常碗,可是如果吃的是阴阳饭呢?”

    说到这里,小男孩儿的声音压低了几个声调,他的眼睛看着宋词,嘴角露出了一个微笑,宋词也眯着眼看着他,手中的茶杯在送到嘴边的时候又停了下来。上下打量了一番面前这个小孩子,这仔细端详之下,还就真的发现了有些端倪。

    小男孩摇了摇手里的拨浪鼓,从怀里摸出了一张长方形的信封,他吧唧了一下嘴巴说:“今年的岳池灯戏要开始了,我家大人邀请你去看戏,顺便有些事情要找你们商议,这次去的人不少,我家大人点名要你出席。”

    “阴阳贴?”看到小男孩拿出那个信封,宋词唰的一声就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恭恭敬敬的绕过玻璃柜,走到了小男孩的面前,他没有说话,只是微微弯腰,双手平摊出接过那个信封,抬头看了一眼面前依旧挂着笑脸的小男孩,宋词的嘴巴蠕动了一下,像是想要说什么,但是终究没有开口。

    小男孩轻描淡写的将阴阳贴交到了宋词的是手上,他转过身,说了一句“我们家大人很看好你,这次出现的麻烦有些难缠,你可不要让我们失望哦。”说完这句话,他就迈着步子离开了古玩店,直到小男孩的背影消失在了视线的尽头,宋词才直起腰杆,手中拿着这个半黑半白的信封,宋词像是在考虑着要不要拆开。

    这阴阳贴,又叫护国令。相传起源于周朝,那个时候妖物横行,为了保护国家,驱魔人便定下了这护国令,凡是有什么大妖物现身,或者国家遭到了大面积的鬼怪残害,就会由国师发出护国令,而接到护国令的驱魔人无论手上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都要先放下,而去为国效力。

    时至今日,妖物鬼怪早已经没有当年那么多,国家也再没有了国师这个职位,而这护国令也演变成了阴阳贴。阴阳贴和护国令同属一源,一百年前茅山道士曾经发出了第一批阴阳贴,共计六百余张,当时去的人都是名门大派的子弟,还有民间数一数二的驱魔高手。

    从那以后,护国令便正式被阴阳贴所取代,但是没有变化的还是那“若有战,召必回。”的誓言,驱魔人的圈子里更是以能够收到阴阳贴而感到光荣,因为有资格发帖的人,都是圈子里的泰斗,并且还需要征得茅山和广济寺的同意,只有这样,才有资格发出阴阳贴。

    宋词回忆了一番有关阴阳贴的来历,他思考了良久,还是决定拆开来看看,信封里面是一张雪白的卡片,上面用朱砂扭曲着写着宋词的名字,这是阴阳贴的标准字体,小篆演变而来的符文,不是驱魔圈子的人,很少有人能够认得这样的文字。

    在名字下面还有。三四行小字,当宋词看完这些字后再次抬头,他的眼中竟然凭空多了一丝苍凉,他顿了顿,自言自语:“岳池,广安,没想到啊,真的是造物弄人。”他又重重的叹了口气,小心翼翼的收起阴阳贴,关上了店铺的大门。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宋词收拾了自己的东西,买了一张连夜赶往四川广安的车票,走的时候还打了个电话,告诉之间自己接下的一个单子,说临时有急事,让事主那边自己再找一个风水先生,一开始事主那边还发脾气,说这时间这么赶,上哪里去重新找一个。还说是不是宋词自己本事不到家,临阵退缩不敢去了。

    宋词也没有啰嗦什么,退了事主三倍的定金才堵住他们的嘴巴。锁好店铺的门,他就提着一个手提箱离开了,本来阴阳贴上面约定的时间是三天以后,他完全不用这么着急赶过去。但是在他的心里,其实还有着一件比阴阳贴还要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他唯一的徒弟我,现在就在广安。

    如果阴阳贴上记录的事情属实的话,那么现在的广安绝对是一个是非之地,身在其中的我也自然要面临着种种的意外,不仅仅是因为那些妖魔鬼怪,还有那些来自五湖四海的驱魔人,这人鱼龙混杂,其中不乏宋词的老对头,当年他行走江湖的时候可是得罪了不少人,他不希望因为自己而让他这个徒弟面临这些危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