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道起玄微 > 第十六章:论道谈玄

第十六章:论道谈玄

    玄微道宗,问道七峰,一处碧园凉亭之内,李道一与几位同门正在品茶论玄。

    毫无疑问,这几人均是门中长老的弟子,因着自家师父的关系,均住与真传洞府之内,与李道一算是半个邻居。

    玄微山广大,方圆足有上万里,奇穴灵峰自是不少,不过,门中对门人弟子之居所,亦是有明确之规定。

    凡外门弟子,居于求道十二峰,其洞府为丙等洞府。而负责教授考核,等诸多事宜的外门执事,则由门中上辈弟子中,服食筑基丹筑基的弟子担任。

    内门弟子,则居于入道九峰之内,其洞府为乙等洞府。而负责教授考核,和诸多事宜的内门执事,则由上辈弟子中,破境无望的真传弟子担任。

    而真传弟子,则居于问道七峰,其洞府则为甲等洞府。由门中长老,直接负责。

    而十大弟子,与门中长老,则独居一峰,总揽宗门全局。

    至于掌教真君等门中大能,居于门中福地,一向神龙见首不见尾,平日潜心天道,一心苦修,非门中大事,不会轻出,门中一般弟子,休说是见上一面,便是听都末曾听过。

    而当代弟子中,只有两人因入门较早,以成真传,余者还未有人成就真传之位。

    故而,偌大的问道七峰之内,便只有他们几人居于此处,一来二去,便自然相熟起来,平日修道之余,也时常聚上一聚。

    “李师弟,张师叔此番丹成八转,震动宗门,我等先在此恭喜师弟了。”

    对此,李道一也只得挨个回了一礼,开口笑道:“多谢几位师兄了。”

    他能入门,乃是由张太和所荐,入门之后,张太和也对他照拂颇多,而张太和门下,又并无弟子传人。

    此种情况下,他纵然并非张太和门下弟子,但与外人看来,也与其门下弟子无异了。

    对此,李道一自然也是喜闻乐见,有门中长老为其靠山,自然比他独自一人修行,要来得容易许多。

    几人皆是练气九层的修为,闲谈之余,自然便谈到了如今摆在面前的头等大事,玉液华池。

    中等身材,个字不高的庄坤贤闻言,当先发言道:“嘿嘿,家师知晓一处华池,曾与我言说其品质尚可,待我练气圆满之后,自会告知与我,让我前往筑基。”

    “我家那老头也曾与我说起此事,叫我只管安心修行,玉液华池之事,无须担心。”

    说话之人名叫周福来,生得白白胖胖,颇好口腹之欲,他口中老头,自然便是他师父。

    “家师当年筑基所用华池品质颇高,如今又经过百余年时间蕴养,家师有言,足堪一用了,故而,为兄筑基所用华池,也算是有了着落。”

    此位发言之人姓陈名烈。身形高大,面容刚毅,人如其名,性格豪爽,脾气火暴,一点就着。

    场中一共五人,已有三人表示玉液华池已然有了着落,剩余二人相互望了一眼,皆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无奈之色。

    最终,还是李道一先开口道:“太和师伯早已告知与我,他老人家当年所用华池消耗太大,三百年之内,已然无法再用,故而,此番筑基所用华池,须贫道自家想办法了。”

    李怀章身材修长,面容俊美,论长相,乃是几人之最,平素一向以此为傲。

    此刻却也苦着一张脸,无奈道:“我之情况与李师弟差之不多,此番怕是也须自家想办法了。”

    说罢,又仿佛想到了什么,叹了口气道:“可惜,门中华池尚有五年方才开启,如若不然,也不必如此被动。”

    玄微道宗乃是玄门大宗,门中所掌玉液华池自然不少。

    但玄微门规有定,玉液华池须门中新进弟子入门十五年后,方才统一开启。

    介时,门中会在诸多华池之中,挑出十二尊品质上佳之华池,用于门中弟子筑基。

    除此时间,便是门中长老,也不得私用,违者,按门规处置。

    而如今,满打满算,收徒法会也不过才过了十年时间,距门中玉液华池开启尚有五年之久,他二人显然等不了。

    其实,十五年时间也并非太久,甚至略短。

    玄微道宗每过一百五十余年,便会大开山门,收八至十岁的适龄弟子入门。

    入门之后,传其基本吐纳之法,教其识文断字,并授其三千玄门,之后再传其修行法门。

    而十五年后,这些弟子至多也不过二十三五岁左右,凭心而论,能在此年岁筑基者,放眼大千,也绝对是天才弟子了。

    可这几人却是有所不同,除李道一外,他们皆是门中长老游历之时所收,论及入门时间,皆要比新进弟子早上许多。

    他们想要筑基,最直接者,便是由自家师长赐下玉液华池,便如庄坤贤,周福来和陈烈一般。

    再不其然,自家游历天下,说白了,就是碰运气,运气好,寻得绝佳上品的玉液华池,自然皆大欢喜,运气不好,一无所得,徒耗时日。

    又或者,耗上几年时间,待门中玉液华池玉启,不过,如此也有风险,门中玉液华池共只开十二之数,但争夺之人何其多也,谁也不敢保证一定就能争到。

    除此以外,便只能由自家师长出面,向门中讨要了,不过此中代价么,便是金丹真人,也极为肉痛,同样,此条规矩,也适用于门中所有弟子。

    李道一叹了口气道:“罢了,车到山前必有路,左右不过刚刚突破练气九层,尚有一些时日。”

    说罢,话题一转,道:“几位师兄可知论道法会?”

    李怀章闻言,也放下了手中茶盏,点头道:“如此盛会,又岂能不知,说来,再有半年,便是法会开始之期了。”

    东洲境内,大小门派不计其数,而每一代弟子入门之后不久,便有一场论道法会。

    届时,不论何门何派,便是无名散修,凡未筑基者,皆可参与,旨在交流修道心得,也算是各派展示实力的一种方法。

    而此次法会,便恰巧轮到了玄微宗为法会东主。

    在法会之上,有文武二斗之说,武斗自不必提,而文斗之法,则以推解玄文而定。

    自开天辟地以来,山川地表经过亿万载自然演化,日晒风蚀之后,在其上形成广大深远的经纬图形。

    其中暗含的天地玄机,经过上古道德之士演算整理之后,才逐渐形成这修道者所独有的典籍文字。

    传说上古之时,修道者仅仅依靠参悟玄文,便能进窥大道,白日飞升。

    尽管这只是传言,但也足以说明玄文是大道之基,若是通解此文,则仙道在望。

    古时修士修道,皆是先修玄文,再修道法。

    不过,以此法修道,缓慢无比不说,是否有所成就,还完全取决于在玄文上的天资如何。

    所以,自宗门世家逐渐崛起后,便不在遵循此一路数,盖因彼辈初学之时,便有长辈师门提点。

    不但自己能少走歪路,而且也根本不必去细细琢磨玄文。等到有朝一日,功行渐增,再回头补读玄文,那自是高屋建瓴,举手为之了。

    不过,类似玄微这种万载名门,门人弟子入门之后,还是须先学玄文,再修道法,但也再不如古时那般严格,大多修习三两年后,便会传其道法。

    而如令,在论道法会上,比斗推解玄文,已经成为宗门世家之间,衡量自身家门高低底蕴的手段之一,再不复昔日修道之用。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