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融资

    “喂,张婶,人我见过了,挺好的,非常满意,在大医院当护士,又漂亮又能干”

    “人对我什么意见?没意见,都谈到结婚的事了”说到这,二宝语气微微有些不确定。

    “女方讲了,准备好钱就能结婚了”

    “谢谢张婶啊,等我们办事的时候一定请张婶喝喜酒”

    “到时候介绍人不用给礼钱了”何二宝拿着电话眉飞色舞,特意强调不用给礼钱这几个字。

    电话那头,张婶几次想插话,终究没插成。本来想暗示他什么来着,听他跟打了鸡血一样,也不好打击他。

    这哪是打了鸡血,这明显浑身上下都是鸡血。

    其实二宝这小伙子吧,张婶也是从小看着长大的。小伙子(年龄可能超了点,姑且这么叫吧)从小就憨厚,成绩不好,上个技校就出来打工挣钱了,挣的钱全给家里,自己一点没留。把弟弟供着大学读完,又把钱给弟弟买房结了婚,可是自己却耽误了下来。二宝上面一个姐姐下面一个弟弟都结婚了,现在就他一个人剩了下来。二宝他妈没少托人帮忙,可是他们家他自己那个条件,稍微好一点的,人家都不愿意。条件太差的,二宝也看不上。

    自己家这个外甥女,也是从小看着长大的。模样在镇上,也是算俊的。从小就不安分,上高中就开始谈恋爱。在卫校中专毕业了,一开始是回镇上的卫生院上班的。本来卫生院里面的一个医生看上她了,都准备到她家提亲了,结果她自己不愿意,不顾家里人的反对,悄悄的把工作辞了,一个人跑到上海找工作。哎,镇卫生院还是带编制的工作,可惜了。

    这眼看着马上快35的人了,也没个对象,还是一个人,家里人都急坏了,可是她自己说宁缺毋滥,也没办法。昨天一见完面,侄女就打电话说完全不合适,一点不靠谱。

    哎,算了,二宝这边,就先不跟他说实话了。感觉二宝这人有一根呆筋,一股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劲。

    这俩人,一个呆一个倔,万一成了呢?

    当初张娟她爸追她妈的时候,不也从湖北追到上海,两个人一起打工了两年多,才追到到的么?嘿嘿。

    想着想着,张婶自顾自的笑了起来。

    上海的一处普通住宅小区,看外形大概是上世纪90年代的房子。但是外墙重新粉刷过,所以不显得多么陈旧。在二宝家乡,这种住宅大概卖4000左右一平。而在上海,则直接在后面加了个0,卖40000。

    所以对许多大城市的50、60后来说,真的是干一辈子不如买套房子。

    此时,二宝正坐在小区里一套普通住宅的客厅沙发上,手里端着一杯茶水,一边吹着气一边抿了一口。屋里的陈设很大众,装修有些陈旧,明显有些年头了。

    坐在何二宝对面的是一个头发已经有些稀疏的中年人,约摸五十多岁的样子,正在慢条斯理的品着手里的茶。眉目间跟二宝倒是有几分相似。

    “三叔,这个我们家的情况你也知道,我弟结婚把家里的钱和我的钱全用完了,现在我要结婚,家里实在是一点钱拿不出来了”二宝脸上一脸憨厚的笑容。

    “当初您结婚的时候,您房子还是我爸他们几个帮忙盖的,砖头还是把我家院墙拆了凑的。”

    “要不您先借我点钱应应急,等我结婚了就还你”二宝脸色诚恳。

    三叔不疾不徐的呡了口水,看了二宝一眼,缓缓道:

    “二宝呀,你三叔我来上海已经二十多年了,家乡的老房子早就不住了,现在应该被你们家拿来养鸡了吧?”说完看了一眼二宝,二宝脸色一囧,因为三叔的房子,早被他们拆掉了,不过不是养鸡,而是养猪了。

    “结婚这种事情,是大事,应该早做打算。你都快40岁的人了,连结婚的钱都拿不出来,要自己反省反省。”看二宝要讲话,三叔摆摆手,制止了他,说道:

    “行了,看在你叫我一声叔的份上,我从我的养老钱里给你拿一点,4万,不算少了吧?”

    “三叔,能不能多拿点?我结婚了就还你”二宝急了,他原本的心理预期是10万朝上的。

    “结婚就还?你拿什么还?你现在一年挣多少钱,以后成家了,花钱的地方就更多了。”三叔颇为不屑的看了二宝一眼,接着说道:

    “就这4万块钱,还是我自己攒的私房钱,你婶婶都不知道。要是让她知道了,连4千都没有,你信不信?”

    “你三叔也就这么大本事了,也只能帮你到这了,剩下的钱,你自己再想想办法吧”三叔说完,叹了口气,自顾自的喝着茶,不再看二宝。

    二宝又坐了会,又磨了会,三叔就是不松口。感觉实在没啥希望了,准备起身走了。

    临出门的时候,看到三婶打麻将回来了,打了个招呼。三婶面无表情的邀请他留下吃晚饭,二宝忙说不了,晚上跟朋友约好了,就先走了。

    第二天早晨,九点正,在上海的一处高级会展中心里,一个展台上,一个衬衫男手拿着话筒,开了闭麦,正在同旁边的工作人员交谈着。

    展台下放了几排白色的塑料椅,大概四五十个座位,已经坐了不少人,但是没有坐满。听众们大多自顾自的玩手机,或者与身边的熟人交流着。

    衬衫男眼见时间差不多了,发出的邀请函里,来的人只有一半不到,而且几位重要的人物都没来,心里暗暗有些浮躁,不过面上却没有表现出来。到台下走了一圈,一排排挨个点头示意算打了招呼,又跟几个重要的客户寒暄几句,回到台上,话筒开麦,吐字清晰的道:

    “女士们先生们,感谢各位嘉宾的到来,大家上午好。”说完朝台下鞠了一躬。台下响起疏疏落落的掌声算作回应。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周哓桐,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2020年,我回到国内,和几位同学一起,创立了尚都智能家居公司”说着,展台上的PPT不停切换,一会是他在多伦多学习的照片,一会是几位主要员工的照片和履历,一会是几位创始人在公司里的合照。

    “我们公司的主打产品是面向都市高端人群的房屋智能家居产品。包括智能开关、智能窗帘、智能扫地机、智能灯光、智能安防、智能身体健康检测等。”台上的PPT在不停的切换,显示着他们公司的产品。间或旁边一位穿职业装的女士,手里拿着产品,向台下的嘉宾展示。

    “这是我们公司的一款智能窗帘和智能灯光组合,白天,会自动把窗帘打开,让你们的室内充满阳光。到了太阳落山,又会自动把窗帘收起来,保护您的隐私。而这些功能,您都可以通过手机APP控制。哪怕你远在万里之遥的美洲,也能实时控制您家里的窗帘”周晓桐继续进行产品展示。

    台下的观众里,大部分人都在静静的认真听。也有少数人依然自顾自的玩手机,偶尔朝台上瞟一眼。

    其中一个身穿淡紫色连衣裙的女子正在和旁边穿深黑职业套装的女子聊着天。

    “王姐,您怎么也来了?”紫衣女子一脸热情的问道。

    “过来听听,看看这家公司做什么的”叫王姐的女子脸色淡漠道。

    “王姐平时日理万机,手里都是大项目,怎么也来这种小公司凑热闹”紫衣女子一脸笑容。

    “通过朋友认识的,收了张邀请函,过来捧捧场吧”

    “感觉如何?”

    “嗯,这两年做智能家居产品的公司很多......这家公司的产品,似乎缺乏新意”王姐斟酌着用词,缓缓道。

    “我也这么觉得,他们公司的产品,淘宝上到处都是。不就是做了个APP给连起来了嘛?”紫衣女子顺着王姐的意思往下说。

    台上的主讲人,似乎听到了台下嘉宾的谈话,在展示了几个智能家居的产品后,语气一转说道:

    “为了给客户提供一站式的装修家居体验,本公司特意推出一站式的整装服务,也就是说,从毛坯房开始,本公司从验收、量房、设计,到后面的出图、选材、进场装修,到后期的家具和智能家电安装,本公司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整个阶段,本公司将会在房间里装上摄像头,无论您身在何方,只要通过手机APP,就可以实时监测您房间的装修进度,全程跟踪,无死角的监管。”

    “到了后期选用软装和家具的阶段,本公司将提供全球代购服务。广东的红木家具、施华洛世奇的水晶吊灯、波斯的地毯,您的需求,就是我们最大的服务的宗旨。”

    紫衣女子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这是什么智能产品卖不掉,开始转行干装修了么?这公司够接地气的啊”

    王姐脸上也露出了玩味的笑容:

    “现在竞争确实很激烈,没什么核心技术或者亮点的公司确是很难生存。”

    “要不然先走吧,后面估计也么什么看的了”随着主讲人关于产品和主营业务的讲解告一段段落,又换了个人上来讲公司的发展历程和创业团队介绍。

    “好吧。”王姐也没了听下去的兴致。

    “姐接下来打算去哪?”紫衣女子问道。

    “没什么事,天有点早,不怎么想回公司。”

    “这旁边新开了个女子养生坊,主打脸部护理和保养,特舒服。上次开业,我托朋友充了张会员卡,要不然带姐去体验下”紫衣女子一脸的讨好笑容。

    “那行啊,去体验下”王姐脸上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

    “那好嘞,姐坐我的车吧,就这旁边,一会再把姐送回来也不远。”紫衣女子一脸讨好的说道。

    随着两人的离去,展台的上的讲解也慢慢的进入到了尾声。

    周哓桐正在台下跟几位嘉宾聊天,说产品、说项目,大家都挺开心的。只是一聊到融资的时候,几个人就都打起了哈哈,转到别的话题上,闭口不言,搞得周晓桐很是尴尬。

    展示结束了,慢慢的人都散了,几位员工正在收拾展台。

    周晓桐跟一位30来岁的女子在一旁聊天。

    “明天的融资洽谈会有说一定来的么?”周哓桐问。

    “没有。王总中间就走了,刘总跟赵总说有可能会过来,黄总直接说自己投了一个相同类型的公司,不好再投别家。李总直接说......”30岁的女子欲言又止。

    “说什么?”

    “说我们公司没有核心竞争力,不看好我们公司未来的发展”女子终于说了出来,如释重负。

    “唉...”周晓桐深深的叹了口气。

    20年从加拿大留学回来,把家里多余的房子卖了做启动资金,和几位同学一起开了这家智能家居公司。

    在学校周晓桐一直很活跃,不能说算学校里的风云人物,但是基本上也算是知名人物,跟各个院系的TOP学生基本上都能搭得上话。

    经过前期的市场调研,他们觉得国内的房屋存量市场很大,家居产品的升级换代还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几个老同学越说越兴奋,就一起开了这家公司。本以为凭借自己的管理能力加上家里的现金加上父辈的人脉,很快就能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可是等到公司真正开起来,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做智能家居,智能硬件的研发是个无底洞,投多少钱进去都不够,于是只能买市场上的成品。

    智能APP控制终端+云联网,研发门槛直接都是以亿单位的。没办法,只能找个小公司买现成的解决方案。

    只是这样一来,所谓的面向高端人群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基本上就变成了一个笑话。

    公司的产品,基本上变成淘宝货的组装店了。

    基本上就是换个壳子跟LOGO。

    高端的家居市场,根本打不进去。

    那些大老板,都有自己的人脉圈子,都是直接买大公司的私人订制。

    低端的话,人家又嫌贵。

    网店上几百块钱的东西,加个APP,凭什么收我几千?

    公司的现金流,一天天的在减少,眼见到了发工资都困难的程度,几个创始人一合计,干脆从装修开始做起吧,虽然不挣钱,好歹能有现金流不是?至少能先把工资发出来不是?

    几个创始人,有的搞技术,有的搞装修,有的跑工地,周晓桐这一块,主要负责公司日常管理和现金流管理。这不搞个展示会,借用家里的资源,看可能拉来几个客户或者大老板投资啥的。

    这不,人家看在上一辈的面子上,装修的活勉强接了几个,投资的话是一个没拉着。

    再这样下去,自己这个智能家居公司,迟早要改名为装修公司。

    算了,总还是有收获的。

    周晓桐自己琢磨了会,转身对着30多岁的公司财务主管方小姐,其实一个部门也就她自己带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说道:

    “那几个意向签的单子一定要尽快发到公司群里,要及时跟进,争取早日签合同”

    “嗯,好的,我马上办”方小姐答应道。

    “另外,融资的事,暂时先不要跟别人说。如果有人问起来,就说正在洽谈中”周晓桐想了想,转身又说道。

    “嗯”方小姐答应道,脸上露出了然的神色。

    于此同时,上海浦东的金融中心CBD上,路歌正在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去年的成绩和今年的规划。

    路歌一边说,一边翻动着PPT,做着讲解。

    桌子对面,几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一边听,一边拿笔在纸上记录着什么。

    路歌说完,对面坐中间的领导,笑眯眯的说:

    “小路呀,你管理的几只基金,去年的表现都很好,为什么今年的收益预期下调的这么低呢?”

    路歌则马上回之以微笑:

    “吴总,是这样的,首先,去年的成长股和绩优股已经涨的比较多,市盈率也都比较高。今年,在美联储加息的大背景下,全球的资产价格都面临回调的压力。国外的经济形势,也都不是很乐观。此外,国内房地产市场有向下的趋势,国内的经济发展势头,很令人存疑。”

    “种种情况表明,随着01年以来互联网发展引起的新经济革命的红利结束,全球都在面临着经济发展趋缓、资产价格高企、债务负担加重、杠杆率过高等等情况”

    “所以未来的几年,国内风险资产价格的表现,估计不会特别好”路歌最后做了总结发言。

    其实他说的这些情况,领导也都知道。

    但是作为领导,该说的还是要说,该敲打的还是要敲打。

    作为下属,该应付的还是要应付。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吧。

    “还是要保持谨慎的乐观嘛,要对这个世界抱有信心”吴总则笑眯眯的说道。

    “还有,收益率归收益率,基金的规模还是要努力扩大,毕竟,管理费才是我们公司的利润来源”旁边的另一个副总,接口道。

    “赵总,去年的基金整体收益率还行,市场竞争比较激烈,新发的基金比较多,但是我们基金的规模,同往年相比,还是扩大了40%。今年的话,随着预期收益的变窄,按照历史经验来看,基金的规模估计会有所降低。”路歌想了想,回道。

    “整体的大环境不好,不代表每一支基金都不行。别人家的基金收益率下来了,我们家的没有下降,或者下降的比较少,这正好是我们的机会嘛。另外,也要想想拓宽基金销售的渠道,不能总是依靠现有的银行和支付软件导流,这不是自己把自己的路给堵死了嘛”赵总接道。

    “恩,我看隔壁东方基金已经开始用直播间开始带货卖基金了,销售额据说还不错,这个我们也可以尝试下么”

    “也可以尝试下拓宽基金的种类,南方基金那边已经在尝试扩大固定收益类基金的范围了,我们也要开始搞试点”

    会议室里,几位老总交替发言。

    路歌则报以苦笑,没有回答,看着窗外奔流不停的黄浦江,和晦涩不明的天空。

    外面街道上,一辆面包车一边开着一边用大喇叭播放着:

    “核酸采样,疫苗接种,随叫随停”

    “公共场合,请佩戴口罩,扫安康码。”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