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双城记2022 > 9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9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每个人在上学的时候,对工作都会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想象和希望。

    有的人希望工作中充满激情,鹏程万里。

    有的人希望朝九晚五,安安稳稳,前不前途的无所谓,只要不太累、稳定就好。

    有的人则是觉得工作上能混一天是一天,混不下去了换一个地方继续混。

    有的人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觉得自己不适合职场,决定做自由职业者,或者自己创业。

    大千世界,不一而足。

    但绝大多数人实际从事工作后的样子,和原本在学校里想象的工作的样子,差距还是蛮大的。

    就比如张伟,没想到第一份从事的工作,最大的任务是卖壮阳药。

    也没想到来到江源支援,最后的任务居然是带病人们跳广场舞。

    想起每天晚上老妈饭后在小区里翩翩起舞的样子,觉得后辈的人生总是不由自主的沿着先辈的足迹前行。

    昨天晚上老妈还打电话问张伟什么时候回去,张伟一边看电视一边心不在焉的说快了吧。

    病人的数量开始减少,轻症患者比如路歌一批批的出院,后续援助医生的到来,现在连沈诚和林若薇都开始闲的在办公室里玩手机了。

    突然想起从网上看的一位打中印自卫反击战的士兵说过的话,本来以为这一仗会很艰苦,没想到这么轻松的就打完了。

    人生经常总是猜中了开头,却没有猜中结局。

    第二天张伟睡眼惺忪的到办公室,正准备戴口罩去跳舞,却发现大家都在收拾东西。

    原来一早接到江源市应急指挥办公室的电话,说经过研究决定,他们第一批援助的医生准备撤离江源,回家团聚。

    大家都很兴奋,叽叽喳喳的议论个不停,有的说要直接回家的,有的说要直接去旅游的,还有的说要去见男/女朋友的。

    院里面举办了简短的仪式,代理院长做了热情洋溢的发言,说感谢大家的无私奉献。市里面和省里面都有领导参加,并一一发言。

    现场的气氛很热烈,掌声此起彼伏,张伟却没怎么听。

    想起了一个月前来江源时接待他们的王院长,现在已经不在了,不由得有些感慨。

    大家坐上大巴车离开,没想到两边有民众在夹道欢迎,前面有警车开道,两边有摩托车护送。

    沈诚曹萌萌他们打开窗户冲着人群挥手致意,张伟则有点赧然。

    他觉得自己当不起这份荣誉。

    能当的起的王院长他们,可惜却也看不到了。

    等飞机降落在东海,看到欢迎的人群和过水门的仪式时,张伟感觉整个人都震撼了。

    他没想到,他只是付出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居然获得了社会这么大的认可。

    旁边沈诚他们很激动,老张也是情绪高涨,说当年从前线回国也没这待遇。

    林若薇却只是安静的坐着,脸上微微露出笑意,红扑扑的脸颊却也显示出了她内心的激动。

    张伟下飞机后,跟他妈妈打了个电话,说回国下飞机了,但是需要在东海呆一个星期,医院有点事情。他妈妈说好,人回来了就行,问钱够花不,张伟说够花。

    张伟他们需要在医院呆两个星期,观察下情况,看看肺部可有啥后遗症,身体可有不良反应啥的,其实完全没必要,但是医院不放心,或者怕担责任。而且这两个星期的观察期,不安排工作。

    感觉从未有过如此轻松的日子。

    张伟特意从网上买了一个switch,第二天就到了。张伟的作息时间基本上是一觉睡到中午,然后下午和沈诚两个人玩switch,吃完晚饭后和众人一起打打牌,聊聊天,然后睡觉。

    感觉又回到了大一刚入学那会。

    曹萌萌有时候下午也会跟张伟他们一起玩,虽然不太会,但是学的很耐心,每次打死一个小怪,也会跟张伟他们一起欢呼雀跃。

    林若薇下午一般很少露面,基本上都是房间里看书,有时候会跟萱萱视频通话,有时候一打打一两个小时。

    张伟本来还想着隔离后要不要回学校来着,哪知道在同学群里看到通知说暂时不用回学校,而且,很有可能这学期都不用回去了,一时间倒有点怅然若失的感觉。

    上学期的暑假,真的变成了人生中最后一个学生假期了。

    幸福的时光总是很短暂。

    在医院里的时间,感觉每一天都很漫长。而在这的14天,感觉一转眼就过去了。

    结束了集中观察期,大家各自分别。张伟则是直接回了家。当看到熟悉的小区门口和门口的大妈时,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进门免不了又是一番唠叨,说什么翅膀硬了都飞到国外过去了,这下好了,在国外呆了一两个月,再不回来,估计都要找个高丽姑娘了。所以还是抓紧时间相亲为好,隔壁老秦家姑娘就不错,胸大屁股大,一看就是好生养的。她跟她妈一起跳广场舞,都跳出感情出来了,这要是以后成了家,两家人以后也没啥矛盾。老王家的也不错,公务员,可惜人长的瘦,还天天节食来着,动不动就闹胃疼,以后娶进门也难养活。老李家的就更好了,人长的漂亮,自己也本事,在大公司干主管来着,一个据说有好几万,但估计眼光高,看不上张伟这二傻子。张伟他妈一边说一边批判张伟,感觉张伟这辈子已经完全没指望了,成家立业传宗接待是这辈子唯一的意义。

    絮絮叨叨了好几天,翻来覆去就那几句话。

    张伟惊讶于他妈转移话题的能力,不过再次坚定了一个信念。

    成年后尽量不要跟父母住一起。

    不然迟早会疯。

    张伟在家呆了十来天吧,实在受不了了。头两天去亲戚家转转,和朋友聚聚,还有点意思。只不过要编一段在济州岛呆一个多月经历,其实蛮辛苦的。而且那些亲戚朋友可不像他父母那样好糊弄,有的还去过济州岛,问的问题都很细节,甚至都能具体到哪家饭店哪个菜多少钱。张伟不由得有些头疼,晚上一边翻济州岛的旅游攻略,一边翻韩国的风土人情,一边在心里编故事。编的话还得记住,不然前后不一致,露了馅就不好了。不过他们家亲戚不会想到他去江源支援啥的,只会认为他在东海呆了一个多月了,然后编了一段去国外的旅游史。

    这年头在朋友圈旅游的人太多了。

    等该见的人都见了,就没什么期待了。再说除了几个退休老头老太太,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上班的上班,做生意的做生意,带小孩的带小孩,天天也见不到人。几个发小死党倒是有闲的,可是天天打游戏打牌也没啥意思,毕竟都二十五六的人了,该为未来考虑考虑了。

    学校估计是回不去了,开学遥遥无期。张伟父母看他天天在家晃着也着急,他爸的意思是让他继续去社区医院去,就算提前报到了,张伟一听就没劲。他妈意思是先买房,趁春节后,是淡季,房价有所下降。等房子一买,她也好张罗相亲的事,不然见面了没房子总归不好听。

    张伟感觉脑袋瞬间大了一圈,决定事不宜迟,第二天就走。他想了一圈,还是回东海吧。学校回不去,社区医院不想去,其他工作也不好找,还是回东海最合适。他提前给周主任打了电话,说了学校回不去的事,周主任还没等张伟说完就说他随时可以回去,可以干到9月份再去新单位上班,他的房间还给他保留着。张伟一听就是一愣,估计是林副主任说的他的事,然后连忙说谢谢。

    这下事情就简单了,在东海呆到6月,然后从网上下篇论文改改交上去就毕业了。等他什么时候在东海呆烦了,就回家乡去上班。

    在一个小医院里混日子,然后娶妻生子,给父母养老送终,一辈子就这样过去?

    大概吧,大部分人的生活应该都是这样的。做着不高不低的工作,拿着不多不少的收入,过着不好不坏的生活。

    那这次去东海是去做什么呢?学生时代的最终幕,还是对自己生活的最后挣扎?

    张伟跟父母说了一下,第二天就坐高铁走了。本来父母也没那么容易同意的,张伟说小医院人手少,人人都是第一线,现在忙的要死,大医院人手多,而且他那个科室相对来说比较闲,钱也多。反正想回去上班什么时候都能上,不如现在出去躲清闲。

    张伟父母其实没全信这个解释,以为他心野了,想出去玩。算了,出去就出去吧,反正过几个月也要回来。

    张伟在火车上恍惚了会,净想些有的没的,下了车才回过神来。

    回到自己的狗窝,两个月不见,也没见落多少灰,一来归功于张伟走之前把窗户都关严了,二来归功于东海这个城市,确实蛮干净的。

    简单的打扫了下,张伟突然有种开学回宿舍收拾的感觉,可惜只能再呆几个月了。张伟突然有些想念他在大学的那个窝了,也不知道过去这么长时间,现在里面成啥样了,室友的乌龟也不知道带走没有,如果没有带走的话,也不知道能不能幸存那么长时间。

    估计不能了吧,毕竟不是忍者神龟。

    第二天到科室,大家小小的吃惊了下,但听说学校回不去,立马就明白了,然后接着各忙各的。张伟溜达了一圈,终于知道为啥周主任答应的那么痛快了。

    忙,比年前忙多了。

    虽然第一批援助的人回来了,但是后面又走了几个,东海又是国际型大都市,首当其冲,压力相当大。

    虽然医院多,但是人口基数大,加之流动人口大,自然病人就更多了。他们胸外科,也算一线科室,自然首当其冲。现在院里搞了个联合值班制度,他们科室的医生,还要轮流去门诊坐诊,人手自然就更紧张了。用沈诚的话说,天天从上班忙到下班,都忙的脚不着地,搞得跟打仗一样。能按时下班就应该庆幸,三天两头的加班更是家常便饭。

    得,本来是出来散散心的,哪知道又冲到第一线了。

    张伟心底感叹了下命运弄人,跟周主任报道了后,立马投入到工作中了。

    工作的内容还是打杂跑腿,巡视病区、填写病例、整理仓库、做做文案啥的,被老张戏称为总预备队。

    毕竟共同经历了一些事情,可能感情都变深了吧。大家见到他都蛮亲切的打招呼,曹萌萌拿了零食给他吃,张伟看包装袋都蛮贵的,推辞了几下就收下了。林若薇也在工作中难得的冲他笑了下,如花朵绽放。

    张老师继续拿个茶杯到处晃,逢人就说两句。医院里就这样,无论你有多忙,总有不忙的,不过快60的老同志,领导都不好说他。用他自己的话说,还有几个月就退休了,能来上班就不错了。

    碰到张伟,继续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大概是因为只有张伟愿意听他絮叨个没完。一如既往的说介绍对象的事,把他知道的医院里单身的没结婚的都说了个遍,问张伟可有中意的,打着包票说,只要张伟有意思,他去跟女方说,保证成。

    张伟连声推辞。张老师见张伟都没意思,鬼使神差的说了句“那个啥你们科室林若薇不是离了么,现在也单着,你可以追她......哎,别嫌弃人家离过婚,现在社会开放了,没结婚同居生娃的都多。而且结婚是看人,只要人合适,过往经历不算啥......我当时也有个战友,找的就是离婚带娃的。人家小伙子长的还帅,给他介绍一堆大姑娘,都对不上眼。后来他妈急了,给他介绍了个离婚的,本来是想挤兑他,哪知道,哎,就看上了。当然了,那女的确实漂亮,家里条件也好,并且结婚后的女的,确实比大姑娘成熟些,会照顾人。张老师说到这里,居然还舔了舔嘴唇,露出回忆的神色,被张伟暗暗鄙夷了下。张老师似乎没听到张伟的心声,接着自顾自说道,有的男的,就适合找比自己大一点的女的,俗话说,女大三,抱金砖么。你看我那战友,这么多年不也过的好好的么,夫妻两个和和睦睦的。后来又生了个儿子,现在孙子都上幼儿园了,长的白白胖胖。人呐,就这么一辈子,关键是自己喜欢”张老师絮絮叨叨的说着,也不管张伟的反应。张伟头上冷汗都出来了,幸亏是中午,科室里没人,不然以后真没法见林若薇了。

    张老师见张伟没回应,又转换话题,说起了工作的事。说什么他快退了,正好空了个位置出来,见张伟不错,准备跟领导说说,不行就让张伟顶上吧,反正他那个岗位就是个看仪器的,是个人都能干,张伟虽说成绩不咋地,好歹也是正规本科毕业,顶上肯定没问题。反正要招个人,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甜的原则,不如让张伟顶上。

    张伟苦笑,我算哪门子自己人,医院里一堆职工子弟还排队等着这个位置呢。不过这些话跟别人不用说,大家心里都有数,就算一开始不明白,呆半年,也该明白了。张老师嘛,呵呵,说了也白说。可能在部队上呆久了的人,脑回路都变直了吧。

    他只是来实习的,见见梦中人,见见大城市的烟花而已。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