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黄帝的后裔们 > 第四十七章 箫的诞生

第四十七章 箫的诞生

    “怎么惩罚你呢?”节并围着家松转了两圈,“对了,罚你为我们制作几只骨笛,否则你就留下来。”

    “对,节并妹妹说得对。”几个年轻女孩看到身材魁梧、仪表堂堂的家松,从心底里也产生了好感。

    “没有这样欺负人的。”霏儿在人群里问明白事情的原委,从人群中走出,来到节并面前。

    “是霏儿姐姐来了,那么你说说,你哥哥私自吹奏炎居大帝赏赐我们寨子的骨笛,应该怎样惩罚呢?”

    “骨笛是我们中原的乐器,本来就是供人们演奏娱乐用的。家松哥刚刚演奏的是中原乐曲《凤求凰》,伏羲氏第一代先祖创作的,寓意着咱们山寨马上会有凤凰飞出,是个吉兆,因此家松哥不应该被惩罚,反而应该奖励。”霏儿反驳节并。

    “好了,好了,不要争了。惩罚家松我看就不必了,不过,你要是能为我们寨子制作几只这种乐器是最好了。”姜岭知道三个女人一台戏,眼前的两个女人就很烦了,一会儿要是节并的姐妹们一起帮腔说话,还不得把人吵死,于是赶紧打圆场。

    “好吧,听大哥的,我试试看。”家松也抓紧时间应承下来,害怕节并与霏儿打嘴仗,霏儿会吃亏。

    热闹的篝火晚会后,霏儿他们俩人回到草屋。

    “哥哥,你什么时候会制作乐器了?”霏儿还为刚才节并的发难闷闷不乐。

    “我以前跟着我叔叔学过骨笛的制作,只是当时只是打打下手。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我想办法弄几只骨笛出来,咱们就抓紧离开这里。”

    “说的简单,我们连它基本的东西都没有搞明白,怎么制作?”

    “这个你就不懂了,我来告诉你。骨笛的管身多用仙鹤的翅膀骨制作,一般全长是我的两只手掌的宽度、管径有我拇指粗细,管内中空无簧哨,上下两端管口皆为通孔,在管的下端开有八个按音孔。制作时,先将翅膀骨上的肉剔刮干净,锯掉两端骨节,磨平上下管口,除去骨髓。两端管口呈椭圆形,上口较大,下口较小。从下口往上,每隔食指和中指在骨管上平展的宽度,钻一个按音孔,开按音孔的工艺十分重要,如果掌握不好,就前功尽弃。制作十只骨笛,也可能只有一只勉强合格。”

    “哦,竟然是这样。”霏儿满脸惊讶。

    第二天早晨,家松找总管领取制作骨笛的鹤的尺骨。

    “这里哪有仙鹤啊?野鸡、雄鹰倒是很多。我一会儿领你去山坳那边的大坑看看。”总管也有些为难。

    家松跟着总管来到一个大坑旁,里面有不少骨头与一些杂物。家松找了半天,这些骨头大的大、小的小,都不能用来制作骨笛,非常失望。

    他回到草屋,躺倒在床上。

    “哥哥,找不到制作骨笛的材料,我们就不制作了,那个节并还能把你吃了?”霏儿安慰家松道。

    “我已经答应了,如果制作不出,会让大家笑话的。”

    “那有什么啊,又不是我们的原因,他们这里没有合适的材料,如果有的话,他们早就制作出了。”

    午饭后,家松陪着霏儿到小溪边散步。

    远处忽然传来滴滴的哨音,两个人循着声音看过去,是对面山坡上两个放羊的小孩发出的。其中一个小孩子嘴边吊着一根小竹竿,正在起劲的吹。虽然是单音阶,但是给家松大大的启示。

    “我找到制作骨笛的材料了!”家松高兴的对霏儿说道。

    “是什么?”霏儿不解地问道。

    “竹子,竹子是中空的,与仙鹤的翅骨多么相像啊。”

    家松奔到对面山坡,高兴的抱着一大堆竹子回到草房。

    他先选取长度与他两只手掌宽度长短一致的竹管,小心翼翼地用骨头磨制的骨针慢慢打孔,一下午的时间,打出了三个孔。他先试着吹了一下,倒是能够发出声音,但是非常刺耳难听。

    霏儿不禁有些失望。

    秋天山里的夜晚有些寒冷,家松临睡之前点了一小堆火取暖。干木柴很快点燃,两人坐在火堆前说着悄悄话,霏儿顺手把几根竹棍也扔进火里,因为鲜竹子很湿,没有立刻引燃,而是冒起一缕青烟,两人呛得很难受,家松迅速把竹子从火里面取出扔到了一边。

    烤完火,两人和衣而卧睡到天亮。

    家松起床后,一心惦记着制作笛子的事,还是到那些竹子堆里选取合适的材料。他无意中拿起昨天被火堆烧烤过的竹管,发现比昨天轻了不少,而且用手指轻轻敲击,还有清脆的声响,于是他决定试试这根竹管。烤过的竹管,比鲜的好打孔,没用多长时间,打出了三个孔,用嘴一吹,竟然发出比骨笛还要好听的声音。

    家松趁热打铁,在竹管上打出了八个孔,在草屋外试着吹奏乐曲,引来一群小鸟落到屋顶叽叽喳喳鸣叫。它的声音比骨笛更加悠远绵长,一声声如泣如诉,涤荡着人们的灵魂。

    霏儿幸福的哭了,因为她是第一个听到用箫演奏的听众。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