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正德1506 > 第三章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第三章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北宋王安石作《伤仲永》一文,可叹神童沦为农民,蹉跎一生。而这一刻让李老汉忍不住联想到陆羽,幼时多聪慧的孩子,如今竟然沦落到摆摊为生,不禁让老汉叹息伤感。

    弘治十四年春,老汉告别修远县,前行去杭州老家,没想到回来后,神童陆羽已然泯然众人,不免难过。

    老汉的余生愿望便是培养一位读书的种子,那怕不是自己的孩子,好不容易遇到天赋异禀的陆羽,自然不想错过。

    于是老汉派遣小六前往陆羽家,表示愿意资助陆羽的束脩,老汉以为陆羽已经放弃科考读书,准备行商坐贾。其实陆羽自有打算,只不过老汉离开贵阳府后,信息出了偏差。

    …

    “小六,今日怎么有空,先说好哪,那本书是不借的。”

    吊脚楼旁的一方,是靠近溪边的草庐,溪曰猫跳河,庐曰“卯时庐”,前身的陆羽刻字石板上,后来的陆羽也不知其中何意,索性就留着了。

    两间屋子都在陆羽的小院内,临着溪水,不过冬天是冷冷的。

    “陆羽哥,我不借书,你不给我念,我也看不懂的。”

    小六学着陆羽的模样,拿过半片草席,坐在一方小矮堆,瞥见案上那本三国,眼神中溢着渴望。

    陆羽对待贩夫走卒皆是谦和,小六又和陆羽熟稔,自然敢如此。

    正月已经到了尾巴,小楼子里清清冷冷的,小六原本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陆羽大哥骨子里可傲的很,这可难为坏自己。

    “月初给你们讲三国,今日我要读书,恐怕没时间。”小六,你是有什么事吗?恐怕不是来看我读书的。陆羽心道。

    “不是来…来读三国的,是我家老爷派我来的,又夸了陆羽哥你一顿,不过说的和之前不大一样,我也听不太懂。”

    小六左右扯呼,不道目的,倒像是来和陆羽闲侃的。这些小心思,陆羽自然看出来,也没有多问,小六性子急躁,过会儿还是忍不住的。

    “陆大哥,你就不想知道李老爷派我来干嘛的吗?”小六这才反应过来,瞧见陆羽淡定地笑着,缓缓翻着质地粗糙的书卷,和李老爷家相较,藏书的竹楼中最差的线装本都没法比。

    明代刻印图书,质量确实较好,明初刻本在字体上仍然延续元代赵体。出版本与宋元版本在风格上无大差别,文字内容也较为准确。明时期刊刻而可与送修补者,品质不亚于宋元。

    且看陆羽所阅读的《春秋》经义却不是元代赵体,乃是仿宋体,倒不是市面上流行的行楷,这可让陆羽不禁奇怪。许是贵州司距首都京师偏远的原因。

    陆羽对行楷书法颇有研究,在原本的世界里,浮躁的社会中,仍能坚持天练上一小时左右的毛笔字,也是难得。

    “说吧,憋坏身体可是讨不到娘子的。”陆羽瞧着小六半天扭扭捏捏的模样,倒是有趣,忍不住调侃一句。

    “陆羽大哥,我才十岁,不急不急,倒是哥哥…”小六不知道想起来好玩的事情,还是忍不住笑道。小六子是李鄯的奶妈,曹氏所养的孙儿,曹氏便是老管事曹阳的姨母,原也是依靠李老汉的父辈过活的。

    “是这样,李老爷派我来是传话的,来的还有一封信,半道上还差点被杨虎儿那臭蛋子抢看,多亏咱快。”杨虎儿乃是县里的主薄的小儿。

    小六子平日里在李老汉家,老汉虽对待外人彬彬有礼,但对小六子这些安童却称不上好喜,李老汉素来喜赖读书的。

    但到了陆羽家,也放飞了自我,孩子的玩闹心翻了出来,倒不是放纵,只叽叽喳喳地道个不停。

    接着撕开柔顺的封口,果真是上好的纸张。陆羽笑道:“好,我知道了,喝点蜜茶,上回你说肚子痛,带些回去,管用。”

    “陆羽哥,你给个准信啊。”小六子被陆羽拉到后厨,截了一小罐子的蜜茶,原是陆羽调配的,虽比不得修远县城区,有名的杨记蜜茶,但小六子心里大为感动。

    然后嘴上也没有忘记自家老爷的话,前些天就这样被陆羽大哥忽悠走的,后知后觉的,害的挨了老爷一顿臭骂。

    陆羽眼看推脱不过,只得同小六到外面屋里的炕边坐着,抓了把西瓜子,陆羽不好这口,小六却是喜欢的。陆羽是把小六当做前世的孩子对待,却忘了这个时代十岁已经不小。

    “陆羽哥,你交个底,我家老爷人很好,最喜欢你这样的读书人,我听曹管事说,你要是成了李老爷的义子,就能去城里读书,住大房子。”小六子没有看过信,不识的字,道着零零碎碎的话,基本的是听李老汉寨子中妇人仆奴闲聊的。

    陆羽道:“小六,我问你,你觉得住大房子好还是小草庐好?”

    正说着,楼外传来一声蛙鸣,短促有力,冬蛰的日子本没有过完的,只不过这只青蛙起的早了,少不了要挨饿。

    小六道:“当然是大房子,大屋子好好的啊,曹爷爷捎着我,去年去城里,好漂亮的,要是能住在那里就好了,不过曹管家说就算把我卖了十个,也买不到一处。”小六微微怂了脸,好苦恼的样子。

    听完小六的话,陆羽忍不住笑了笑,哪有那么夸张。但其实在明代,倡优、奴仆属于贱民,从身份上说处于社会的最底层。

    这一社会群体的收入,每月每人连一两都没有,甚至在江南地区,有些主家克扣得更为骇人。

    曹管事说的虽然夸大,有几分唬骗小六的意思,但绝对没有陆羽所想的那般正常。

    “小六,人要树立志向,不然和咸鱼有何区别?”

    “喔,我知道了,陆羽哥,那但是为什么要和咸鱼比,好奇怪,那…”

    “这个嘛,说来话长。”

    然后陆羽又和小六扯开话匣子,想着东聊西拉地说话。

    小六子学的机灵了,不搭理陆羽的的口中好玩的话,虽然心里好奇,硬生生地憋住不问。

    眼看躲不过,陆羽笑道:“我改日去你家老爷的寨子,登门拜访,小六,你就放心,我案上有笔信,待会儿拿回给你家老爷就行了。”

    三两天前,陆羽和孩童在过马桥下边讲三国故事的时候,听小六提过一嘴,大抵猜了出来,没料到李老汉今日便让小六来。不过对于陆羽来说,都是一样的,结果不会改变的。

    可巧今日也非正经日期,陆羽原就以为小六的玩笑话,没有当真,左右却有做了心里准备。

    小六心中为的是陆羽大哥在自己个儿拉不下面子,需当面答应李老爷,却又眼看着陆羽目若秋波,怔怔发呆,盯着院子里的一只绿藻青蛙。

    “陆羽哥,田鸡有什么好看的?”小六不觉得这有意思,还不如讲三国呢。

    “小六,你瞧见没,这么冷的天气下,这只田鸡活蹦乱跳的,一点也没有萎靡之气。”陆羽忍不住小步跑到前室,身后小六一脸迷惑地跟着上去。

    只见陆羽拿过毛笔,点缀三两次,一只栩栩如生的青蛙便跃然纸上,由于纸质的原因,倒像是爬在荒草上的,反倒是多出了野味,更显真实。

    画毕,陆羽不知对着谁说:“我既然选择了这条路,自然是要靠自己的。”

    陆羽的性子说是坚强,不如说是执拗,对县里等等纨绔子弟是不屑一顾的,饶是心静如水,但傲骨是有的。

    这置气不是无中生有的,自从陆羽在过马桥摆摊,总有些舞勺的孩子故作姿态,嘲弄几句,算不上恶意,但毕竟这面前的商贩可是曾经的“别人家的孩子”,如今沦为贩夫,岂不妙趣哉。

    小六便说道:“我要不把它抓起来,田鸡也蛮补的。”小六想起刚认识陆羽的时候,就是被美味吸引的,好久都没有吃过陆羽哥的手艺,还是好想念的。

    “陆羽哥,你怎么不说话?”

    小六挠了挠头,眼见陆羽从案下抽出一块盒子,拂上画纸内面予以浆糊,贴在了一旁的木墙上。

    陆羽道:“我在想好玩的事情。”一边说着一边拿手碾了碾画纸的四周,以便能凑合地牢固些。

    话不多时,半空中惊响一声轰鸣,惊得小六抖了半身。院子里的青蛙却置若罔闻,呱呱鸣叫,有如轻钟,似若鸣笛,仿佛宣誓着蛙的理想和尊严。

    陆羽倒是没有想那么多,只不过触景生情,因此提画自勉,不坠心中所往。

    不一时,微微细雨,绵绵直落。

    小六道:“陆羽哥,我回去给老爷报信啦,明天下工了来找你玩。”小六出来已过哺时,冬日里天黑的早,在陆羽家停了小半时辰,是该回的,不然要被曹管事批评了。

    于是陆羽起身道前室门口,拿过靠门框的绿油纸伞,说道:“带着吧,别又放你老爷家,李老爷不缺这一把伞。”

    小六又想推辞,瞧着雨大了起来,从陆羽家到李老爷的寨子,也有一段路,便接过伞。之前总是忘记还伞,这次务必要记得,小六心中暗暗发誓。

    不言小六回复之事,须臾片刻,陆羽便又坐上案前,提起毛笔…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