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修仙的沙子 > 第161章 寒门难出贵子(下)

第161章 寒门难出贵子(下)

    请林兄恕罪。

    “黄兄何罪之有?”

    “那日林兄以夷制夷,引宗门入巫医的妙计,为兄我听得心潮澎湃,不吐不快,那日贪杯喝多了,忍不住拿来和人吹嘘,酒醒后后悔不矣。”

    不待林书洋开口,补充道“林兄放心,为兄当场言明是林兄妙计,未经林兄同意道于他人,已实属不该,断不会行沽名钓誉据为己有之举。当时在场之人听闻后,都觉得此计甚妙!赞林兄胸中有锦绣,腹内藏乾坤,真大才子也!”

    林书洋尬笑回应“谬赞,谬赞。”

    若不是林忠良后来又找他父子长谈,避开外人掰开了揉碎了给一点点说清楚。林书洋此时可能还会觉得这是无心之失,甚至觉得此举或有帮他扬名之效。既然清楚是做局给自己挖坑,当然清楚这是发现自己被鼓吹得脑热递上去的奏章没反应,便引导舆论,想要硬拉下水的险恶用心。

    喝多了吹嘘,呵,信你个大头鬼。

    一丝不悦从眼底一闪而过,笑盈盈得回应“无妨,无妨,我们一起偶得,小弟只是帮着整理过。”

    郑宗泽捕捉到眼神变化,举盅和艺伎调情自酌,一副抽身而去事不关己的姿态。

    朱丕显听这略显生硬的回答,猜到他已被自家大人告诫过,此时戒心满满。

    今晚,只适合把酒言欢,舒缓紧张。

    黄波是个聪明人。林忠良就这一个宝贝儿子,怎可能完全放任不管,自己最近动作这么频繁,不可能没有耳闻,有这反应也在意料之中,试探确认而已。笑着引向其他,既然大家都想留着面皮,那便共同维系其乐融融的友好局面,喝酒,言欢,玩女人。如果只是寻乐子,年轻人还是很能玩一起,且很欢乐的。

    醉卧美人怀,黄波嘴中喃喃,艺伎贴近了想听听他说的是什么,可惜他嘟喃的是家乡话,听不懂也听不清。

    “投胎很重要啊,寒门学得比别人都好才能挣得被挑选的机会,干脏活累活才有出头的可能。可犯一次错却将一遭归零,万劫不复。甚至对国有大功,亦会被丢出来平愤做替罪羔羊,如那商(鞅)君。”

    “贵胄之后,打小听过见过,长大后各种功劳排着队等蹭,哪怕犯了错,自有长辈帮忙兜着,惊才绝艳?呵!这么多资源、关系、言传身教堆那踮脚,出人头地,不快才怪!”

    “人和人哪有那么大区别,哪有?!犯错多了,自然就知道如何才能做对事。寒门难出贵子?呵!敢给同等机会,吾必将贵不可言!”感觉要指天怒问的手被什么拖拽着,就像自己的仕途,虽努力奋进,苦于前路泥泞,步履维艰。

    艺伎抱着他的头往自己胸口紧了紧,将他撩起裙摆的手捧着暖和了下,重新压回裙摆下盖好,这样能暖和些。身体前后轻摇着,一边轻拍,一边轻哼哄睡的歌谣。

    虽然听不懂,不过男人么,不都这样。喝醉了总要口出狂言抒发雄心壮志,或者痛骂不公疏解胸中积郁。今天的局她算是看出来了,貌合神离,好在怀里的男人够聪明,喝醉了知道用家乡话说胡话,快些哄睡好让少说些醒后必然后悔的醉话,免得有万一听得懂的听了去,也算对得起他的“点花钱”了。

    黄波的酒量不仅不差,可以说是很好,很少会喝醉,其实他喝得也并不多,可就是莫名其妙喝醉了,听说还说了许多胡话。醒来后思来想去不得要领,不愿承认是自己胆小,甩掉担心被报复的担忧,当是最近没睡好闹得。不过昨晚倒是一夜到天亮,睡得还挺美。

    于是,他又多了个小妾,郑宗泽买下来送他的。

    艺伎只知道自己被赎身,被纳为了小妾,她也感觉挺意外的。

    自己已年岁偏高,敷了浓妆都掩盖不住眼角的鱼尾纹,昨天脸上还有颗因为熬夜冒出来的红痘痘,涂了厚粉都没遮住。昨晚陪侍的几人里,自己的姿色只能算吊车尾。和黄大官人之前酒宴上见过,男人的眼神她见得多了,并不来电。

    合作纯属第一次,纯纯的商业合作,都不带一点点那种调调,就这么给自己赎身了?看上哪了?我改还不行么。。。啊呸,我再改良改良,加强加强,优化优化。

    因为着实和之前了解的为爱赎身差异有些大,让艺伎很是纠结。难道是看上自己屁股大好生养?或者年纪大了会照顾人,所以觉得生了小孩会照顾得好?要不再想想?幸福来得太突然,感觉有点不适应啊。

    黄波当然是笑纳了这份赠礼。他没想明白,哪只眼睛看出自己喜欢这年老色衰的艺伎了?好像自己也没表现出喜欢啊,就因为那艺伎在自己半醉半醒的时候坚决帮自己挡酒?

    那酒碰撒到拱在艺伎怀里的自己后背上,被冰了下,往里再拱了拱就被误以为喜欢了?

    亦或是送一个艺伎以补偿被换走的李叫春?

    亦或是。。。哦,懂了。能说什么呢,办事呗。

    呵呵,低人一等的无奈啊。被送了人家不要的玩意,还得表现得感恩戴德,像是收到了个宝贝。而往上送的,只会送自己能找到最好的,甚至舍不得自用的好东西。

    之后几天,领受了“好处”的黄波投桃报李,频繁出现在各种酒局,另一个说法随着慢慢流传开来“林公子坦言不敢居功,以夷制夷的妙计还汇集了年轻一代优秀臣子的共同智慧,由黄波参与共同发起,朱丕显帮忙完善,甚至五皇子都给了建议。”

    郑王又派御医去看望老丞相。不愧是皇室御医,才两副药,丞相府内都没闻到煎煮的药香,只因为多聊了两句从小太监那听到的“传言”。老丞相第二天便活蹦乱跳得参加早朝去了。

    朝上,郑王让太监宣读了林书洋那封被压了许久的“热心匿名臣子”奏章,让一起议一议。

    虽然都早已知道内容。聪明,消息灵通的或已大致猜到做局人心思。表现上,却一个个演得像初闻此事,有沉思的,有兴奋得交头接耳讨论的,有演技浮夸故作惊讶的。

    不就有枣没枣打一杆,投入小,万一成了回报大的事么。难点不在派谁去做这可能送死的探路小卒,也不在明面上“打赢了还主动向蛮夷示好,跌份,会让中原诸国误以为是我们打输了,在求和。”

    没看见事涉几个小公子,连丞相都称病躲避,非郑王派人相请都不肯露脸么。大佬们都不想这会儿参活这事。

    不过既然郑王把这事丢出来议,说明有这心思,不能完全不给面子,各派的低级官员试探着出来发表意见。经过短暂的要不要讨论,很快焦灼在使臣人选上。鸿胪寺官员刚开始还觉得是自己分内事,以为这种吃力不讨好甚至有风险的事该不会有人抢了吧。开口说了几句,被前一秒还吵翻天的几派官员联手怼得认清事实,乖巧得躲一边画圈圈去了,又没他们什么事。

    最终,任命黄波为正使,鸿胪寺一懂草原话的小官为副使,出使大汗处。不等开春化雪,即刻出发。

    这结果当然有林忠良派官员跳出来撺掇的功劳,他们提议黄波为正使,别人自然知道这其中有报复的意思,可朝堂上自始至终,几个老大人都闭着眼睛假寐,不闻不问,老丞相甚至还睡出口水来。

    那寒门出生的黄波可不就顺理成章得奉旨出使,冒雪踏上九死一生的出使之旅。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