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元墟 > 第二十三章 封禅之地

第二十三章 封禅之地

    九条龙尸漂浮在孤寂的宇宙中,拉着一口青铜巨棺。

    “各国的空间站可能都已经知道了并且看到了这个消息。”

    虽然是因为泰山秘境才引发九龙拉棺现身,但九条龙尸就横在宇宙中,无法封锁消息。

    “事关重大,请镇国女神协助调查。”

    虽然是协助调查的名义,但封万里有预感,泰山在不久后将会举世瞩目,各大隐世家族和门派的目光都将被吸引,必须要有大神通者方能坐镇。

    陈宁自然不会拒绝,身为华夏子民,有责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小符曦一听是和陈宁一起,自然也是欣然前往。

    泰山,为五岳之首,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之地。

    《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t,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

    “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史记·封禅书》

    封禅说白了就是一场祭祀活动,称为封禅大典。

    所谓的封就是在泰山山顶堆土为坛,祭祀天神,禅便是在泰山山下扫出一片净土,祭祀土神。

    帝王为加强自己的统治,不约而同的向百姓宣传“君权神授”的理念,为了使这种思想深入人心,便有了封椫泰山的活动。

    帝王前往泰山举行封禅大典也是象征着国家昌盛、天下太平,皇帝的声名远播,向天下彰显自己就是“天命所归”的天子。

    所以封禅活动实质上是强调“君权神授”的手段,帝皇代天用权,震慑天下。

    因为大多数皇帝认为自己的功劳没有达到封禅的标准。

    所以相传仅有六位帝王曾在泰山举行过封禅大典,无一不有着开疆拓土,天下太平,国泰昌盛等丰功伟绩。

    秦始皇,相传第一位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的皇帝。

    始皇帝一统六国,奠定了我华夏繁荣昌盛的基石,作为一统天下,还是第一位称皇帝的秦始皇,前去举行封禅大典确实理所应当。

    秦始皇以后,秦二世胡亥也曾前往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在空余的地方将自己的诏书以及跟从一起举行封禅大典的臣子性命都刻了上去,这次刻上去的字体是小篆,据说也是宰相李斯所写。

    到了汉朝,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都没有举行封禅大典。

    直到公元前113年,有人在汾银县发现了一个宝鼎,汉武帝找人看过此鼎,确认便是周鼎。

    所以人们便认为:宝鼎一出,便是祥瑞之兆。

    汉武帝便凭着这样的祥瑞之兆,举行泰山封禅大典。

    跟秦始皇的封禅大典不同,汉武帝刘彻可以说是将封禅大典举行的最完美,而且又最合乎天理的一位皇帝。

    西汉灭亡后,东汉建立,汉光帝刘秀便相仿前辈举行封禅大典。

    但实际上刘秀的封禅大典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与批评,毕竟刘秀建立的东汉政权实际上是西汉政权的延续,并不符合礼法。

    在之后600多年历史中,再无皇帝举行泰山封禅。

    一直到了唐朝,唐高宗李治,秉承父亲的遗志前往泰山举行封禅大典。

    但李治的父亲李世民为何不亲自去呢?

    要知道唐太宗李世民可是一位比唐高宗更加英明的君主。

    根据唐史的记载,李世民不想劳民伤财,耗费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前往泰山封禅。

    其实李世民之所以没泰山封禅还有一个理由:了解唐史的应该知道,李世民的皇位是通过发动玄武门之变得来,并非父亲传给他的。

    他的一生都背负着弑兄杀弟的罪名,而有资格举行封禅大典的帝王需要是“君权神授”,在这一点上,李世民还是心虚的。

    公元696年,武则天建立大周,取代唐朝;但是武则天并未前往泰山封禅,而是去了嵩山,封禅少室山。

    之后唐朝还有一位皇帝,前往泰山封禅,此人便是开创了“开元之治”的唐玄宗李隆基。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但他并没有机会封禅泰山便去世了。

    之后赵匡胤的弟弟宋太宗赵匡义想要前去泰山封禅,但也没能成行。

    宋真宗挫败辽军,达成澶渊之盟。

    为了向世人证明国家的繁盛便想要前往泰山封禅,但举行封禅需要祥瑞之兆。

    一时间有没有,宋真宗便说晚上的时候神人托梦,给了自己三卷天书。

    宋真宗便将此说成是祥瑞之兆,前往泰山封禅。

    宋真宗后,再无皇帝前往泰山封禅。

    有人说是宋真宗好大喜功,拉低了封禅的标准,使得这一项原本神圣且具有重大意义的仪式失去了其应有的庄圣感和唯一性。

    使得后世皇帝不愿再前往泰山封禅。

    到了明清时期,在都城建立了与之对应的天坛和递坛,相应的祭祀活动便不必前往泰山。

    但泰山封禅在华夏历史上仍具有重大意义。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陈宁等人站在泰山顶上也忍不住感叹。

    泰山,素来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等美称,当你真正登临它的时候才能感受到它的巍峨雄浑,气势磅礴。

    “好漂亮的日出啊。”小符曦也是开心的一蹦一跳的拉着陈宁雀跃道。

    “这下面便是泰山秘境。”封万里恭敬的向小符曦拱手道。

    但此时的小符曦心思完全在日出上,他注定得不到回应。

    “不着于这一时,让她看会日出吧。”看着开心快乐的小符曦,想到这两个月自己都没有时间陪她,陈宁也不忍心扫她的兴,轻轻的将她抱上肩头等待着日出。

    对此封万里也不敢在说什么,只能在一旁静静等待。

    美好的瞬间总是短暂的,火红的太阳如一团燃烧的火球般慢慢升起,不一会就爬上了山头,将天边的云彩映成火红色。

    看着周围许多成双成对,浪漫相拥的情侣,小符曦也不禁有样学样,将头靠在了陈宁肩上。

    “走吧,你看看所谓的封禅之地。”

    看完日出,陈宁正色道。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