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家父唐太宗 > 045 凉州不能有失

045 凉州不能有失

    “还有就是,孙伏伽曾经劝谏过陛下!”

    可以看的出来,魏征对于孙伏伽很是看重。

    原因只有一个,他们是一类人,都是敢于对着帝王进谏言的人。

    而且魏征和孙伏伽,骨子里面都有写一种文人的傲气。

    他们都把匡扶社稷,作为自己毕生追求。

    “朕不记得了。”

    李世民摇了摇头。

    他每天面对那么多臣子,处理那么多政务,收到的谏言也是不少。

    大多数臣子,李世民能够记住。

    可是一些不入流的小角色,李世民又怎么可能全部的铭记于胸?

    “儿臣倒是想起来!”

    李承乾突然开口。

    “太上皇从太极宫搬去大安宫的时候,就是这个孙伏伽说过父皇举止有欠妥当。”

    李渊搬家,李承乾是全程参与的。

    “这个孙伏伽说父皇的行为是不孝,恐为天下人非议。”

    说到这一句,李承乾降低了音量,他这是怕惹来李世民的不开心。

    抬头偷窥了一下高高在上的李世民,李承乾不由得放心了。

    还好!

    李世民脸色未变,说明他并没有生气。

    “朕也想起来了!”

    李世民猛的一拍大腿。

    当初为了显示自己善于纳谏,李世民还特意对孙伏伽进行了一番褒奖。

    李世民才登基不久,自然是要做样子给大臣们看的。

    要是别人说了几句谏言,李世民就恼怒。那么以后谁还敢说真话?

    又有谁,还心甘情愿给李世民死心塌地的卖命?

    “就让这个孙伏伽去一趟凉州,他实在是再合适的人选不过了!”

    到现在,李世民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魏征会强烈举荐孙伏伽。

    孙伏伽在李渊当皇帝的时候,可谓是人微言轻。

    他没有进入到权力上层,也就不被人看重。

    进而没有加入到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夺嫡之争中,也没有站队任何一方。

    孙伏伽一个孤臣,游离于各方之外。

    就是因为他的中立,所以在天下人眼里,他才能最大可能的保持公正。

    孙伏伽去了凉州,调查的结果也才会让人信服。

    而宇文士及,就不一样了。

    宇文士及是李世民的人,这个天下皆知。

    宇文士及关于凉州的奏章,多少就会带得有政治色彩。

    毕竟他做的,就是李世民想让他做的。

    还有就是,孙伏伽可是说过李世民坏话的。

    因为他对于李世民的劝谏,朝臣们都会以为他是一个刚直不阿、嫉恶如仇的人。

    这样一个人去到凉州,也是会最大可能不被其他因素左右,最大可能让朝臣们信服调查结果。

    “儿臣以为,孙伏伽是忠是奸,我们毕竟不敢确定。”

    李承乾一向觉得,看人不能只看表面。

    老祖宗的话,人心隔肚皮,这是恒古不变的真理。

    “若是孙伏伽去了凉州,和宇文士及的调查前后不一,只怕会伤了朝廷公信力。”

    “所以,最好是向孙伏伽提点一二,让他能够助朝廷一臂之力。”

    李承乾也想了很多。

    长乐王李幼良要是真的资敌叛国还好,那么孙伏伽和宇文士及的结论就会一致。

    要是李幼良一案另有隐情,而孙伏伽和宇文士及的奏章又自相矛盾。

    这样就是打了朝廷的脸,降低了朝廷公信力。

    这种情形对于今日太极宫大殿里面的人来说,都是不可接受的。

    因为,这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用孙伏伽和宇文士及去凉州,是要把长乐王李幼良的罪恶公布于天下。

    而不是让人们以为,这是李世民在对李渊老臣们的****。

    “既然是臣举荐的孙伏伽,臣就会私底下找到他。”

    “臣会对他说出其中的利害得失,想来孙伏伽也会顾全大局,而不是让朝廷反受其乱。”

    魏征如是说到。

    在朝堂之上,举荐人和被举荐人,其实是一种相互成全的关系。

    举荐人可以落下一个慧眼识珠的美名,还可以提拔自己亲近、看重之人。

    而被举荐人得了便宜,就该对举荐他的人感恩戴德。

    不然,别人为什么要举荐你?

    这种行为,也是属于人情世故,更可以算得上是裙带关系的一种。

    魏晋以来门阀之所能够长期把持权力,就是因为在九品中正制里面,他们有着举荐人才的权力。

    门阀士家们,通过举荐人才,把自己亲属友人安插到了朝廷里面。

    最终的结果就是,所有官员都是门阀的人。

    至于有才华,但是又没有关系的。

    对不起!

    请你自己安安心心做个田宿郎,国家大事不是你改操心的!

    魏征这个人,他只是刚直,但他不是对于人情世故一窍不通。

    毕竟都是活了几十岁的人,又在官场沉浮了大半辈子。

    “你去告诉孙伏伽,就说要是凉州的事情办好了,朕就给他一个谏议大夫!”

    舍不得媳妇抓不住流氓,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

    李世民一向知道,要想马儿跑,就一定要给马儿喂草。

    当然李世民还有一句话没有明说。

    要是这个孙伏伽把凉州的事情给办砸了,那么就让他自己识曲一点,主动辞官归隐。

    这朝堂之上,将会再也没有他孙伏伽的立足之地!

    “臣,替孙伏伽拜谢陛下!”

    李世民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魏征焉能不明白?

    魏征这是给孙伏伽拜谢李世民,也是在给他自己拜谢李世民。

    “朕还会召宇文士及入宫,好好的交代他一番!”

    李世民相信,宇文士及足可以堪当大任。

    只不过,有些事情还是当面说清楚比较好。

    李世民这样做,也是为了确保长乐王李幼良一案,不会捅出娄子来。

    此刻在太极宫大殿里面的人,他们都是重臣,都是一时人杰。

    重臣们,也是看得更加深远!

    他们都知道,李世民如此重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李世民刚刚登基过后的渭水之盟,是他这一辈子最大的耻辱。

    对于这个奇耻大辱,李世民一直都记得!

    凉州,对于反攻突厥人来说,战略位置实在太重要了。

    李世民不允许,凉州落入突厥人的手中!

    ……

    又是一日大朝会,李世民公布了对宇文士及的认命,也宣布了派出孙伏伽前往凉州的消息。

    一时间,不少心思细腻的大臣,都品出了一丝别样滋味。

    凉州,一定出法事了!

    凉州,马上要变天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