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江湖之仗剑江湖 > 第三十一章 城门闹剧

第三十一章 城门闹剧

    胡天盘坐在床上,收功起身。

    一品步入先天,有两个条件;一是领悟真意,二是使内力化作真元。

    在上三品时,越早领悟真意,再将内力化作真气更加容易。

    因为真意来自于神魂的觉醒,在驱使内力时,会逐渐同化内力,将其变作能够容纳神魂之力的真元。

    先天二字,并非随意命名。

    武者入了先天境,便不再算是凡人,而是修天道的真人。

    神魂之力的觉醒,令武者可以沟通天地,强大者甚至可以呼风唤雨,宛如仙神下凡。

    不过,这等人基本不会面世,除非有天灾降世,朝廷才会允许现世救灾。

    神魂之力的觉醒,并不局限于武者,便是一个普通人也可能觉醒神魂之力;只不过强大的神魂之力,需要强健的体魄承载。

    若是体魄不够,就会如胡霸一般,意识陷入混沌,行事纯凭本能。

    而武者想要觉醒神魂之力,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勘破心中迷障,使神魂顿悟从而诞生属于自己的真意觉醒。

    其次便是胡天的办法,博览群书,知而行之。

    读书可以养神,在这个世界并不是一句空话。

    胡天读书数年,又一连十余日请教庞慎经典,被庞慎解疑答惑;从而借先人之知,成为自己的行。

    同为三花之一的梅花剑派,走的便是这条路子,故而被江湖称之为梅花学院。

    据胡天所知,梅花剑派代代皆出大学生,去年的探花郎也是来自于梅花剑派,被江湖人称梅花郎。

    其三,便是制造人为执念,然后再强行勘破执念;不过这个方法被正道斥之为邪道,因为用这种方法突破的人,大都有着性格缺陷,极易成魔。

    至于胡霸的觉醒,只能归纳于天生神魂强大,并不在普通武者的思考范围内。

    离开房间,胡天刚刚走下楼,却恰好遇到了一位西域人。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西域人操着古怪的口音,一脸气愤地从胡天身边走过上了楼。

    胡天坐下要了些酒菜,随后叫住小二道:“刚刚那位西域人怎么了?”

    大秦境内说的域外,一般指的是西域诸国以及漠北部落;至于南边的南蛮,因为建邦于深山之中,鲜少有人外出;而西边则是一片大海,海上有小国,但很少会有人过来,大多数是大秦的商人西下入海。

    小二躬身说道:“那人是位商人,每年都会带着西域特产来到这里售卖;不过今年诸国使团觐见,有着都护府的护卫,便顺带着运送了大量的西域之物。”

    “除了贡品,还有许多东西被沿路售卖;故而近日里,来自西域的东西价格都低了不少。那位商人想来是未料到此事,恐怕是折了本喽。”

    “都护府。”

    胡天喃喃自语一声,随后回过神来见小二还站在,便挥手道:“行了,你去忙吧。”

    “客官有事可随时叫我。”

    小二说了声,便招呼其他客人去了。

    “发榜了,城外发榜了!”

    就在胡天吃喝时,一名大汉跑进来大喊,随后原本还在吃喝闲聊的众人,顿时停了下来。

    “小二,结账。”

    紧接着,一群人结完账,便飞快地跑了出去。

    不明所以的胡天,再次叫住小二问道:“他们这是做什么去了?”

    见胡天疑惑,小二回道:“客官,他们是去揭榜去了。”

    “揭什么榜?”

    小二道:“客官可知道卢家?”

    “略知一二。”胡天道。

    “这榜便是卢家发的。”

    小二为胡天解释道:“在这江阴城,卢家第一,衙门第二;故而这江阴城遍地都与卢家有关,但唯有一样事是与卢家无关,那便是江湖黑道。”

    “江阴城水陆皆通,吸引了天下商人汇聚,而这等财富自然引得他人眼热,故而在这来往江阴城的路上,便汇聚了诸多山贼水匪。”

    “这些人劫财害命,作为江阴城首富,卢家自然也是身受其害。为此,每当有商队出事时,卢家便会发布悬赏榜单,让江湖侠客们揭榜擒贼。”

    小二三言两语地将事情道来,顿时引起了胡天的兴趣,于是掏出数钱银子放在桌上,道:“这是赏你的。”

    “多谢客官赏赐。”

    小二将银钱收拢进袖子,便告声退去。

    江阴城外,胡天缓缓走来,便看到城门口放置了一个硕大的告示牌,上面全是各种匪徒的肖像。

    “有趣。”

    胡天抬头看向上面的悬赏令,其中有个绰号叫江阴虎,引起了胡天的注意。

    “江阴虎,年三十八,一品内力境,藏于江阴城十里外矮虎山内;其罪一:掠夺卢家商队千两财物;其罪二:擅杀卢家商队成员十七人。赏金:八百两!”

    “一品境,能值八百两,倒也是难得。”

    胡天暗自估算了一番,十两银子能够令一家三口维持一年的生计,八百两足够一家人过一辈子了。

    当然,这里的估算是不含吃食的,因为吃食都是靠自己种的。

    “你不能进!”

    “为什么?”

    城门处,一位长相彪悍,身高九尺的黑炭大汉正与守城门的官兵对峙。

    眼见黑炭大汉怒目以视,拦在他前面的官兵吞咽口水道:“朝廷律法有令,凡江湖人士入城皆需属地路引。”

    “什么江湖人士,我是读书人。”

    黑炭大汉的大声,吸引了不少路过的人。

    但是听到大汉的话,所有人都不由地目瞪口呆,旋即一个不可置信回荡在脑海中。

    眼见人聚集起来,官兵也是壮起胆子,大声道:“携带武器者,就是江湖人士。”

    “胡说。”

    黑炭大汉的粗壮嗓门,把官兵给吓了一跳。

    只见他提起手中巨剑道:“这是剑,圣人言:君子佩剑,以彰其德;我带着剑,怎么就不是书生了。”

    “你这剑跟门板似的,岂能混为一谈。”

    这官兵还是有些急智,不枉幼时读过几年私塾。

    “这位…兄弟。”

    胡天脑海中划过好几个称呼,最后勉强称呼道:“你若有功名在身,去衙门补一道文书就是了,何必为难士卒。”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