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水浒之韦扬隐传 > 第二十四章 韦扬隐议救陈明远 遇不平千丈坑救人

第二十四章 韦扬隐议救陈明远 遇不平千丈坑救人

    话说韦扬隐带着鲁智深,任原,颜树德从沧州已经加速的赶回了梁山泊后,季晓宇笑道:“兄长,小妹要向你引荐三位好汉。”

    韦扬隐捋须一笑,说道:“二妹要引荐谁?”

    季晓宇指着一个青年道:“这位好汉姓路,双名新宇,是北岳武林高手胡百元的弟子,胡百元与林教头的师父陕西铁臂膀周侗是师兄弟,只因生平最讲义气,爱打抱不平,更兼快人快语似风一般,故世人皆唤他做圣凌风。

    赞诗说那路新宇道:

    重义如山称圣贤,只拜关公不拜仙。

    跃马逐鹿何人阻,重生凌风问苍天。

    韦扬隐知道路新宇是梁山五虎将之一,呵呵一笑,说道:“韦某早年在两浙的时候就听说过路兄弟的大名,今日一见路兄弟,如同曹公得张辽,孙权得甘宁也。”

    路新宇拜道:“小弟也知道哥哥大闹东京,杀了高俅奸贼的儿子,真是大快人心呐。”

    韦扬隐看见路新宇身旁有两个女子,问道:“这两位妹妹是何人?”

    吴用说道:“路兄弟旁边的这位女子姓何,双名雅宁,是路兄弟的侄女,只因平生喜静,故也得个水幽兰的雅号,小生和季头领,娄军师让她在梁山西边设立眼线酒店,专门接纳来投的豪杰,另一个女子姓王,双名子怡,京东密州人氏,只因密州乡村对女子压迫,因此就率领村中十几个女子上了梁山,只因她性刚,故四邻都唤她作雌罗刹,她和雅宁妹妹一样,都是西山酒店头领。”

    韦扬隐知道路新宇三人都是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于是就设立马军四营,路新宇为统领,副将暂且不设。

    此时,娄小雨说道:“对了,兄长,我还未介绍两人。”

    韦扬隐问道:“是哪两人?”

    娄小雨道:“一个是玉金匠薛许越,另一个是神笔手臧好。”

    韦扬隐前世也知道这两个也是梁山上应星魁,薛许越是比金大坚的玉石雕刻能力,臧好是有着萧让的书法。

    韦扬隐就让臧好为专掌行文走檄调兵遣将头领,薛许越负责掌管制造一切兵符印信。

    韦扬隐问道:“各位兄弟,我去沧州会见柴大官人的时候,梁山发生了何事?”

    季晓宇抱拳道:“兄长,小妹在代理寨主的时候,江宁建康府沈涛兄弟上了梁山,其中说陈明远兄长和建康府兵马都统制沈冉被陷害,即将问斩,娄军师让臧,薛二位兄弟假造一篇回文让沈兄弟回建康府,待他们押送陈都头他们的时候,趁机劫了囚车。”

    韦扬隐摸了摸娄小雨的秀发,说道:“小雨的智谋可是越来越高了。”

    娄小雨有些害羞,用羽扇打开了韦扬隐的咸猪手,羞涩的笑道:“兄长可是越没正形了。”

    众头领看出了韦扬隐对娄小雨有意,只不过却未曾挑破。

    韦扬隐问道:“雨菲,如何在押送途中劫囚车?”

    娄小雨道:“若从江宁府地界出来,必从真州过,既出真州,便有两条路可走。”

    田雅珠问道:“不知是哪两路?”

    娄小雨答:“一则从滁州出,二则从扬州出。滁州一路,路途较近,只是不方便行走;扬州一路虽为遥远,却也方便。这江宁知府必不敢走险路。”

    石粮诚道:“军师所言极是,我多听闻这滁州地界多强人,非是强兵劲旅方可无事。”

    縻貹道:“既如此,俺们就去扬州道上埋伏些人马,专候陈大哥。”

    只见众头领中站出一人,道:“小弟刚上山不久,寸功未力,愿带领孩儿们前去埋伏。”

    你道此人是谁?此人姓朱,单讳一个成字,单州人氏,生的头尖脸长,弯眉大眼,虎鼻唇厚,长的又如烟熏太岁,火燎金刚,有万夫不当之勇,若想拿他,只怕反入深坑,恐有命进,无命出,因此都称他作千丈坑。上回之所以瞒其与另两位头领名姓,只为本回叙说其事。

    且说那京东西路有个单州,是个安宁的好去处。这单州城内有一对姐妹,虽是同姓,却无一脉之系。长的叫夏木儿,小的叫夏梦迪,单说这夏梦迪,生的十分俊俏,正是:包脸露娇羞,柳眉搭杏眼,纤腰袅娜,素体馨香;笑靥如花,声如黄莺,音到处便酥软人心。满城人都称其为秋海棠。又兼弹得一手好琴,唱功亦十分出色,凡有那富家子弟,愿出重金请夏梦迪弹唱一曲。有诗为证:

    张弦三转能代语,回眸一笑赛甘饴。

    秋棠绝色州中少,德艺双馨夏梦迪。

    再说夏木儿,因孤苦伶仃,夏梦迪邀她为伴,认作亲姐,二人相互依靠。这夏木儿却是爱财之女,每有人来请夏梦迪弹唱,必令其前去,梦迪不好推辞,只得前往,所得金钱,只取平日所需,余下尽都交与夏木儿。夏木儿拿了钱财,穿金戴银,无处不向人昭示本身乃富贵之女。但有那俊朗男子,必上前勾搭,惹得单州城内无一人不在背后戳其脊背。

    这单州城内有一男子,铁匠出身,打得一手好铁,身长不足六尺,姓李名磊,生的面貌峥嵘,周围人给他起了个诨号,唤作锻铁郎君。这李磊却是喜欢夏木儿的,被人知晓后一传十十传百,传到夏木儿耳里,二人街上相遇,夏木儿便讽道:“你这三寸丁倒也不瞧瞧自己是个甚么模样,真个是癞虾蟆欲食天鹅肉。”

    羞的李磊埋头便往家走。有诗道:

    炉中取剑称独魁,干将莫邪亦难追。

    璞石何必金玉外,锻铁郎君是李磊。

    城中街坊邻居在背后对夏木儿说三道四,被夏梦迪得知,便好心与夏木儿道:“姐姐,我们只是寻常人家百姓,比不得那富家子弟,更不应乱使钱财,且安守本分便是。”

    夏木儿只得道:“妹妹所言甚是。”

    梦迪又道:“更有那李铁匠,姐姐着实不该以貌取人,当街羞辱他。”

    夏木儿却道:“妹妹你是多事了,此乃我本身之事,你无须多说。”

    梦迪见状,只好作罢。却不晓,那夏木儿依旧如往常一般,丝毫不见收敛,梦迪见了,便不再与那些个富人弹唱,闭门不出,逐渐断了金钱来源,任你夏木儿怎生央求都无济于事。

    夏木儿见求夏梦迪不得,竟心生歹计,思道:“你无情,就休怪我无义!”

    便去寻她平日一要好的,名叫王大嫂,二人乃是一丘之貉。王大嫂道:“你欲怎地整治这秋海棠?”

    夏木儿冷笑道:“我欲毁她名节,折了这花儿,教她知些利害,那时再不依我,我有更毒的法儿慢慢与她受用,让她只恨爹娘给了这副女儿身,就是将其卖去青楼也由她不得。”

    就将毒计说与王大嫂听,王大嫂笑道:“只怕我二人日后不得好结果。”

    夏木儿就去找李磊,将计策告之,使其行事,又道:“待事成后,我便舍脸陪你几日。”

    李磊却苦道:“虽是我对你有意,却必不做这害人之事。”

    夏木儿骂道:“你这又丑又矮的鸟厮,真个是无福消受!”言罢离去,又自思道:“此人不成且换一人就是了。”

    却言这日,夏木儿与夏梦迪道:“妹妹,大嫂在家摆宴,邀我们一同去做客。”

    夏梦迪道:“且是大嫂有喜事?”

    夏木儿又道:“这个不知,我们去就是了。”就与梦迪一同出门,往王大嫂家走去。那李磊在街上瞅见了,知势头不妙,忙去找本城内第一条好汉,正是那千丈坑朱成。

    夏木儿与夏梦迪同至王大嫂家,上了楼,梦迪先走进屋内,那夏木儿在后,把梦迪一推,却把屋门关上,梦迪不解,正欲推门时,只听身后有人道:“小娘子,快来与本大爷戏耍一番。”

    转身看去,却是当地有名的无赖,唤作吴四。梦迪惊吓,急去推门,却怎的也推不开,情急之下往窗边高声呼救,却被吴四一把抱住。此时朱成已得李磊通报,二人早已赶来,听得叫声,朱成忙纵身跃起,踩着槛框翻身从窗子进去,也是亏得这楼不高。待进来,见那吴四在床上正欲施暴,大吼一声:“淫贼休得无礼!”

    上前一把拽过,一脚踢翻在地。有诗赞朱成道:

    虎躯身凌立,罡气由天生。

    烟面声雄厚,出阵谁争衡。

    遇敌有机谋,匡危自心诚。

    奸邪坑千丈,豪杰勇朱成。

    那吴四待要挣扎,吃朱成又一脚踢中心窝,当时吐出血来。朱成左手提住肩胛,右手拎住腰胯,只一举,就扔出窗外,头在下,脚在上,倒撞跌死在街里。也是赶巧,时值李宗汤与阮小七二人驶着两辆马车,从济州回山,途经这里,李宗汤见那吴四从楼上摔将下来,忙停车下马,与阮小七道:“小七,且在这等候。”

    阮小七不解道:“李家哥哥,怎么回事?”

    李宗汤说道:“小七,我听这楼上有呼救之声,我亲自去看。”

    李宗汤亦纵身翻上楼去,见朱成便道:“何事大闹?”

    朱成瞅他一眼道:“我自杀淫贼,干你甚事。”

    又见屋门打开,李磊倒拖夏木儿与王大嫂二人进来,道:“犯人在此。”

    朱成便指着夏木儿骂道:“你这贼妇,在这单州城内臭名昭著,今番连你妹妹都要毒害,岂能饶你!”

    李宗汤自是猜出半分,便道:“我与好汉动手。”

    拔出尖刀就要下手,被朱成劈手夺过。夏木儿忙与李磊道:“李郎君救我则个。”

    李磊待要求情,早被朱成手起刀入搠死,又把王大嫂也杀了。李磊发作道:“交与官府便罢,你杀她干甚!”

    夏梦迪亦只是哭啼。朱成便道:“此等毒妇,你为她求情做甚?这单州城内谁人不知我朱成的性子,早知如此你便不要来寻我告之她的毒计。李铁匠真个是好眼光,喜上这等婆娘。”

    李磊羞愧不语。

    李宗汤见杀了二女,就道:“好汉如今杀了人,必要吃官司。”

    朱成道:“我自逃去,岂能因这等腌臜货色去吃官司。便是逃到他处,遇着奸人也要杀尽个。”李宗汤又道:“实不相瞒,我乃梁山泊上的武刀魔李宗汤,今从济州返山,路过此处,遇着好汉三生有幸,若不介意就请一同上山,替天行道。”

    朱成就道:“我也多听闻那里,是个好去处,如此便应了你去罢。”

    又与李磊、夏梦迪道:“你二人不如亦一同前往。”

    这两个也是罡煞之数,且夏梦迪没了依靠,李磊又恐为帮凶,俱都答应,便一同下楼,上了马车逃出城去。

    此事暂且说到这里,再说回众头领商议出兵埋伏之事。有分教:

    大桐山上,遇着四筹好汉。

    江宁府狱中,又多出一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