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祭祖

    冷月夜问:“那家里面晴雪阿姨是姐姐还是妹妹?”

    “是妹妹哦,包括爷爷的也是,如果月夜有一个哥哥的话,那他就是第一个同辈里不依靠年龄的长辈猫了。”

    冷月夜小脸垮了下来:“啊?我一定会照顾好他的!”

    乐未央笑着摸了摸儿子的头,“先让他不再警惕你吧~( ̄▽ ̄)。”

    接下来的几天,冷月夜在妈妈的指导下慢慢和小猫拉拢着关系,冷凌也很配和的演出。双线作战的他在另一条线上没有进展,这边倒是快攻略完了。

    时间来到十月二十三号,农历的重阳节,冷家人早早的开始了祭祖的准备。

    挪车,清理空位这些昨天就搞定了,今天要做的是准备桌椅,香案和贡品。

    桌椅是给今天来祭祖的人用的。哪里来?当然是运输车拉来的一半物资里了。折叠压缩后虽然不大,但展开铺满了整个空地。为此还专门搭了个防护空间出来,相当于以前的棚子。

    香案是祠堂和祭祀时用的,今天来的冷家人都是先上香,再入座,交流交流感情。人齐了再去祭祖。

    贡品虽然不多,但诚意要足,而且要大小两份,一份统一祭祀时用,一份给来祭祀的人分一分。点心到饭菜几乎都是冷老爷子一大早上起来做的然后放在特制的保温箱里的。没有整个的鸡鸭鱼肉,也没有牛羊供奉,但从糕点到菜品无不精致。

    重阳节与除夕、清明、盂兰盆节(中元节,也叫鬼节)三节一起并为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一些地区并不重视中元重阳的祭祖,另一些则隆重等同除夕、清明,甚至发展出了特色。

    冷家作为传承百年的大家族,传统节日的祭祖定然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每次都很盛大。只是由于搬迁和出城难的原因,这几年都是轮流派一脉的人先来打扫祠堂,到节日那天再统一过来而已,什么都尽量极简化了。可当几百辆飞车远远的飞驰而来停在祠堂门口时,那种壮观还是令人惊叹不已。

    从车上下来的几乎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或是中年人,少有带着孩子的,但他们几乎每个人都能代表一户或几户人家,一些人冷宁见了都得喊爷爷,更多的都喊叔叔婶婶,严肃程度刷刷的。但看他们吃着茶水点心,彼此高谈阔论谈笑风生,冷老爷子不时的招待两句,然后又是一阵笑声时,又感觉他们回到了真挚的少年时代。

    冷凌在高墙上望着他们,也不禁感叹:“这也是属于他们的节日啊。”

    等到九点过后,接近正午,一群人拿上鲜花和铁锹,徒步走向祖坟,但像他们这么大规模的这一片都少有。冷无痕林济生两个男人抬着桌案走在前面,冷家的妇孺则拎着食盒跟在冷老爷子后边,包括冷无霜也没有穿装甲,就普通的跟在身后。今天她就是一名单纯的后辈,而不是有责任的军人战士。

    百十来人稀稀拉拉的组成一长队,三五成群的走着。路上还能看见零散的拖家带口的来上坟的人,若是旧识还会打个招呼。路上气氛也是轻松且随意的,但在接近祖坟的路上,他们也的确逐渐安静下来。

    到了祖坟也不是直接祭拜,而是先用铁锹把祖宗坟头上的杂草清理干净了,周边的环境也清理好了,有碑的墓碑也擦干净才是正式开始。即使是没人打理的,他们也不嫌麻烦的帮忙清理一遍。

    冷氏祖地中心,香案摆好,贡品摆上,人们按照司仪喊的顺序依次上前叩首,上香,这次没有人再说话,哪怕只是小孩子也在这肃穆的气氛中感受到长辈的认真与尊重。

    在注目礼中,统一的祭祀按序完成,他们也就分散开来,拿着鲜花,去供奉自家那一脉的先祖。看到没有鲜花的,也有人会算一算祖上的渊源,然后送上一支。出城的规定或许限制了他们能携带的东西,但也正因如此,一束花反而代表了他们的心意。

    冷家那一脉的墓地,冷老爷子正带着孩子们认着先人。

    “这是你高祖的……这是你曾祖的……这新立的是你爷奶的,好好记,等我走了你还要带着孩子来呢。”

    “爸,你别这样说……”冷无痕苦笑着回应。

    冷宁瞪眼:“我说错了吗?多少次了,还记不清,我要是入土了你还没拜对地方看我怎么收拾你!”

    冷无霜在一旁打圆场,冷樱则看着墓碑哭。

    小月夜则看着碑上的数字,认真的识别着“2068……07……05……2068……07……12”

    他拉了拉母亲的衣袖,小声的问到“妈妈,是去年吗?”

    母亲沉默的点点头。

    “我没印象……”冷月夜皱眉思索着。

    乐未央把他抱起来,蹭了蹭他脑袋说:“你还小,记不得了。一会别问爷爷这个问题,关于奶奶的也不行,懂吗?”

    冷月夜不太理解,但他明白这样问不好,还是用力点头。

    “真乖。”

    “来来来,把花放好,先给咱爷奶和列祖列宗磕一个”面向有碑的坟包和更多无碑的坟包,一家人拜了四拜。

    “然后给你们爷奶磕一个。”一个大的合葬碑,一家人再拜了四拜。

    “再给你妈磕一个。”这次冷老爷子没拜,而是站在墓碑旁看着他们磕。这次就只有一个小小的墓碑而已了。

    看一众人拜完,冷宁说道:“好了,一会等别人拜完了就可以了回了。拿上香案,桌子上的贡品留在这,多留几双‘筷子’,都来吃,免得不够分的。”

    冷无霜姐弟俩答应着“好。”冷樱也默默收起眼泪,一言不发的跟在她哥后面。

    祭祀很快,没有烧纸等活动,大多数人也只是跟去世的人念叨两句就走了。偶尔有坐在那不走的或跪着不起的,也只是留两个熟识的人在外面候着,并不打扰他们。不烧纸烧信,想说的说不出口也不奇怪。

    阳光随时间推移渐渐西斜,来祭祀的人也一批批的离开,当送走最后一个人,时间已经是下午三点了。正是重阳最适合祭祀的世界结束的时候。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