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着陆在清朝 > 第十一章节 抛砖引玉

第十一章节 抛砖引玉

    已经入睡的洪承畴,接到皇太极的旨意,无奈的起身,心里埋怨:伴君自古无功劳,只有疲劳。

    深冬的盛京,滴水成冰,皮肤露在外面一会儿,就会被冻的失去知觉,道路也被冻的坚硬。洪承畴的马车行驶路面,噔噔作响。

    来到大点殿外,太监前去通报,随后迈步走进皇太极的书房,

    屋内顿时暖和起来,地龙的热量由脚底传达过来,紧缩的身体也舒展起来。

    洪承畴脱去外面的貂皮大衣,

    这时皇太极示意太监给洪承畴端来一杯热茶。

    几口下去,内外皆去了寒气。

    喝茶的时候,洪承畴用余光观察着皇太极。

    洪大人,你是带兵打过仗的,带兵最重要的是什么?

    皇太极问的突然,也问的奇怪,这让洪承畴不知如何接话,忽看见书案上有属相行军地图,就有了答案。

    除去将勇兵精,最重要的就是会用地利,若要会用地利,为将者必要知晓山川地貌!

    嗯!

    那你看看吧,皇太极一抬手,太监把书案上地图放到洪承畴面前。

    洪承畴拿起,一张一张仔细查看,

    “这些行军地图是哪位将军所做,有这样详细的地图标注,未发兵,胜算也有了一半。

    可臣不记得我大清哪位将军会这等本事”。

    “你不信,朕也敢相信,这是四贝勒随手画给福临玩的”

    “什么,随手?”洪承畴有些意外。

    在古代地图是保密的,行军地图只有兵部才会收藏。

    得知是叶布舒,洪承畴只能感叹,一个皇讲太极已经是不可多得的雄主,不想这又出了一个天生异能的四皇子,大清气运之盛,不可限亮。

    “唉,这对大明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他心里默念。

    洪承畴虽然与叶布舒,接触不多,但印象却极好,温和而谦逊,位高而不骄,年少而不轻浮,是一个汉人眼里标准的君子模样。对他们这些投降过来的汉臣,也是格外有礼,洪承畴甚至觉的四皇子的谈吐和气质更像一个汉人君子。不由的想想了燥而多疑少年皇帝崇桢。

    洪承畴又联想到自己,现在皇太极虽看重自己,但皇太极的儿子和宗室,却多是看不起。

    一但皇太极不在了,自己怕是难以立足在这清廷了,下场难料。

    如果四皇子能....,自己和这些投降过来的汉兵汉将,也就有了一份依靠。

    一瞬间,一个念头在洪承畴脑中冒了出来。

    双手施礼。

    “皇上不必担忧,老臣去试一试,一测真伪,二测成色。”

    皇太极点点头。

    三天后,叶布舒接到了洪承畴的请帖,说是邀请他一起品茶,

    正好叶布舒也想和这个历史上知名的人物聊聊天,找机会问问他,传说中的大玉儿(孝庄)“睡服”他这事是真是假。

    便对着门口的汉助清吩咐到:

    “取我母亲送来的狐狸皮大敞来,包好,装在锦盒里,随我去拜见洪大人。”

    “哪个洪大人,竟然要送等礼物,这可是仁妃送过来的!”

    “洪承畴”

    汉助清听完说:

    “是个人物,值得一送”

    说完就准备去了。叶布舒看着这个家伙,心想:洪承畴就是这个汉助清的高级版。

    第二天下午,吃过午饭,叶布舒带着侍卫巴特尔和汉助清乘着马车去洪承畴家中。

    马上就要过年了,路边来往的人也不少,不少人把自己在山上打到的猎物,皮毛和兽肉。从河海里捕到的大鱼出来售卖,好让自己在过年时有几个闲钱!

    因为有阳光,叶布舒也觉得不太冷。

    不久来到了洪承畴的府邸,

    洪府并不太大,中式的大门与满清贵族的比,有些明显的不同,

    叶布舒笑了笑,

    汉助清看他发笑,便问了一句

    “主子为何发笑”

    “人都有脾气,这门就是洪大人最后的倔强。

    “洪大人家有脾气的门,就叫《洪门》吧”

    汉助清还想张嘴,叶布舒一瞪眼,:“还青帮呢再多嘴,我就把你送给洪大人。”

    刚进大门,洪承畴就出屋迎接:“四贝勒辅国将军光临,洪某脸上有光啊!”

    “洪大人,万不可如此调笑晚辈!”

    “调笑二字事可不敢当,洪承畴也是赶忙打住话题”,

    迎进大厅,见里面已有三人在坐,原来是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智顺王尚可喜。

    “老臣向四贝勒告罪,老臣擅自作主,也请了三位同僚一同品尝,勿要怪罪”,

    叶布舒听罢回应:

    “哪里,所谓客随主便,洪大人做主便是,再者我也早与三位请教军务”

    “只是唯一件事,请三王勿怪,”

    说完,示意汉助清取出锦盒,拿出狐裘,只见这狐裘通体雪白,色泽光亮,

    “上次见洪大人貂袍有些旧了,便准备了一点心意。其它三位可就没有了。

    说完哈哈一笑。

    洪承畴在三顺王面前,顿觉脸上有光。

    三顺王看到一起搭话:

    “洪大人有福了,这上好的东西,可是少见啊,来穿上试试,”

    三个粗老爷们,说是无心,也是有心,一起给洪承穿上,

    几个人一起恭维:果然是好物件,我等只有羡慕了。

    “这是仁妃娘娘为四贝勒准备的,我家主子敬重洪大人,故而送相送,

    汉肋清,这几句话,可谓给的恰到好处,

    又把氛围抬高了一些,三顺王顿是一楞,

    洪承畴赶忙要脱下来,

    “仁妃娘娘送给四贝勒的一片心意,我怎好夺来,不妥不妥”。

    叶圸舒对着汉助清轻声骂道:

    “用你多嘴”

    转头对洪承畴说倒:

    “我母亲也一向也知洪大人的才学,如知我送与洪大人,必然也是同意的,洪大人莫要推辞了”

    这时在三顺王也跟着劝说:四贝勒一片心意,收了吧。

    “那好吧,老臣就多谢仁妃娘娘和四贝勒抬爱了”。

    有前面这一出,大厅里的氛也活跃起来,

    喝了一盏茶,洪承畴话入正题,

    “约几位来,确有一事,皇上有意绘制天下舆图,交给的老臣,可老臣却不知从何入手”。

    “前几天得一幅旧朝舆图,不知是何人所做,也不知正解与否”,

    “特请各位,指正”

    接着,几个下人,把一幅巨大的地图缓缓拉开,整一面墙大小,叶布舒走上前面仔细瞧了起来,

    这幅图放在现代,就是个抽像画,

    拿起笔,在上面勾勾画画,半个时辰后,上面多了好多,山川,河流,从东北兴安岭,库页岛,到南边交趾、缅甸。高原的XZ全部补了上去,他还想再多画点,想了想,这个年代,再多了怕没人相信,就这样吧。

    “洪大人,照这个样子再细细描去,便可交差了。”

    四个老家伙,暗中一惊。看叶布舒的眼神中多了一份敬畏和难以置信。

    四贝勒学贯古今臣等赔服。在他们眼里,认为叶不舒一定是读书万卷,才有如此知识。

    这要是放在大明科举,怎么也得是个三甲之才。

    几个人又接着喝茶,聊天,叶布舒看时间差不多了,就起身告辞离去,

    四人送走叶布舒后,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