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三宝修真记 > 第17章 修真百日速成大法

第17章 修真百日速成大法

    可此时他还是有很多事想不通。

    翠花妹妹到底去哪儿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不过看青山道人衣衫并未沾染血迹,应是未遭他毒手。难道是从那处峭壁跳下去了?想到这儿唐三宝心下一紧,觉得依照翠花妹子的脾气这种可能性很大,不免神色一黯。

    那么高的峭壁,跳下去还不摔成肉泥喂老鳖……

    可是平白无故青山道人为何要对翠花妹子下毒手?而且看来是蓄谋已久的,这显然不是临时起意想吃人肉能够解释的。

    况且他也不信这青山道人真的敢吃人肉。

    青山道人也显然来过石室,遭遇过角虎兽,那他来这石室又是做什么?

    一连串的问题涌上脑海,唐三宝一个都想不通,索性不想,闭目养神。许是真的累了,竟有些昏然欲睡,却觉得有什么东西在舔他脸,隐隐还有一阵阵腥气传入鼻翼。

    唐三宝惊叫一声跳起来,发现是那头角虎兽正伸出长长的舌头对着他。见唐三宝醒了,便不再动,只是用温顺的眼神望着,片刻又扭头向寒潭走去,走了一步又停下,还是回头望着唐三宝。

    唐三宝心下一动,莫非这角虎兽想叫我过去看看?唐山宝下意识跟了一步,果然,角虎兽回头又继续走一步,唐三宝就又跟上一步,角虎兽才一直走到寒潭边上,冲着寒潭低鸣。

    原来这畜生是想叫自己喝些水解渴,倒也有心了。唐三宝便走到谭边,俯身用手掬了两捧水到嘴边。

    忽地发现幽碧的寒潭内似有一物正闪闪发着微光。

    唐三宝伸手探了一下并未发现异样,就跳下寒潭。潭水冰凉刺骨好在不深,唐三宝矮身将那东西拾起来,竟是一方狭长的白玉盒子,长约尺许,密封的严严实实。

    唐三宝费了好大劲也没打开盖子,用寒潭水洗去上面的苔藓脏污才发现,竟还有一个圆盘状的小机关,上面有机钮对应圆盘上的八个方位。

    边上一行小字写着“天地错乱,阴阳离合”八个字,当是谜面了。

    两仪四象八卦之说杏花村的醉和尚倒是教过他一些。

    唐三宝想了想,乾为天,乾位对西北;坤为地,坤位对西南,“错乱”二字当是对向调换一下,即东南和东北。山水有分阴阳之说,山配艮,水配坎,方位分别为东北和正北。至于离合,当互为冲销,不需理它们。

    这样看来,机钮的方位应为东南、东北、东北和正北。可这样两个“东北”方位连续出现,自是不对。那么就再“错乱”下去,将“天地错乱”中的东南和东北再对调,即为东北、东南、东北和正北。

    打定主意唐三宝按照这个方位旋转机钮,果然,“咔”的一声脆响,盒盖应声弹开。

    一番操作猛如虎好在功成,唐三宝暗暗给自己点了个赞,心道自己真是个小天才。

    不过后来一次他才又偶然发现,经年累月在寒潭水的浸泡之下,这盒子的机关早已失效,随便转到任何四个方位盒盖都会弹开……

    唐三宝凝目向盒子中看去,却发现里面竟放着一个小瓶子,莹白如玉,摸上去凉凉的,却彷如有丝丝氤氲萦绕其上。

    形状肚大颈短口小,瓶肚只有四分之一个手掌那么大,瓶口用盖子塞着。

    唐三宝研究了一会儿没发现什么奇异妙处,只是在瓶底发现三个字:如意瓶。

    如意瓶?

    唐三宝尝试着对瓶子说了一声:“来艘大船!”

    等了一会儿,并无任何变化。

    想着可能这石洞放不下那么大的东西,这次换个小的。

    “来盘烧鸡!”

    等了一会,仍是鸡毛都没见到一根。

    嗯,这次可能是开启的姿势不对。

    唐三宝这次郑重其事将小瓶子放在地上,再毕恭毕敬拜了三拜,才道:“如意如意,如我心意!来一盘烧鸡!——狗日的没用的东西,浪费小爷感情。”

    唐三宝一脚把瓶子踢出老远,那瓶子撞击到石头地面发出“咔咔”脆响,竟没摔碎。

    唐三宝想了一会,还是走过去把瓶子捡起来擦了擦,心想既然被主人收到这么精致的盒子里,说不准是有什么好处自己还没发现,不如先留着以观后效。

    收好瓶子,又看看那盒子,取出放置瓶子的底座,下面竟还卷放着一本古色古香的书卷,莫非是这如意瓶的使用说明书?

    唐三宝取出展开一看,封面上八个殷红的篆字映入眼帘:

    赤阴魔功

    毁天灭地

    口气真大,莫不是也与那如意瓶一般,都是没用的银样镴枪头?

    唐三宝不屑地翻开书页。

    虽然未上过私塾,但昔年在杏花村醉和尚曾教过他一些启蒙的学问,在大船和荒岛之上翠花也多会恨铁不成钢地教他一些,加上靠着自己机警连猜带蒙,书上的字唐三宝倒是认得大概。

    薄薄的几页书居然还有扉页,上面写着八个字:

    “修真百日速成大法”。

    唐三宝不解其意,继续翻下一页。

    就见第一页上写的是:

    若想毁天灭地,必先学会自保!——这,差的有点远吧?

    再看后面写的就是如何审时度势,如何根据敌人实力强弱、战局发展形式来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法,当然最后一招就是:打不过就跑。

    虽然大部分都是些似是而非的废话,但是有一点倒是写的很细,就是如何分辨敌人实力强弱。

    按书中说,当今天下修真共分八大宗门,分别为道、佛、武、儒、魔、鬼、妖、巫,前四种为正道,后四种为邪道,每宗门又分九层境界,殊途同归,突破九层境界都可抵近天道,据说还可以飞升成仙。

    书中扼要列举了每个宗门每层境界的实战表现和辨别方法,又说这区分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区分,也偶尔有人混合修炼的,虽不为人推崇,也能取长补短,相辅相成。

    不过这对于此时的唐三宝而言无疑对牛弹琴,完全不知所云,只是觉得其中的法门万般玄妙,着实吸引人。

    唐三宝不由心想,如果修真能达到这般妙处,可是比做个普通人有趣太多了,简直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就比如道家的御剑飞行术,一日何止千里,如果会这一招我还等什么大船带我回陆地,“嗖”地一下不就回到杏花村了么。

    还有什么御风术,御兽术,炼魂术,幻形术等等玄之又玄。对了,还有一个阴阳合欢双修术,看着更玄妙,暂时没看懂。

    不过已经足以心动了,不如我唐三宝也修着玩玩,可是这真如何修法他却一头雾水。

    不过这一章让唐三宝更感兴趣的是,还详细介绍了一个逃命的轻功步法,叫《幻空步》。

    再看第二章,也写着一句摘要:大道至简,万招万式,不如一招制敌。

    然后就写了一些如何根据敌人的变化和战场变化,利用天时地利人和一招制敌的方法。

    简单来说,就是类似于高明刺客的方法,主打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攻人不备,杀人无形。比如晴天利用光线掩护杀敌,雨天利用雨水掩护杀敌,夜晚利用夜色掩护杀敌,等等写的十分详尽,也颇有些创意。

    嗯!这倒是有几分道理,不过跟我唐三宝说得着么,我又不去做刺客。

    这一章让唐三宝感兴趣的是,末尾还详细介绍了一个一招制敌的功法,叫做《九步杀》,一共就只有九招。

    再往后翻,第三章则列了一些阵法,唐三宝数了一下,共有十种,看着就深奥难懂,唐三宝此时也没心思研究。

    尽管这些东西厉不厉害还不清楚,不过即便再厉害也还不至于到“毁天灭地”的功效,难道后面还有什么更高深的功法?

    果然还有最后一页,唐三宝翻开看时,上面同样写了八个字:

    如意如意,毁天灭地。

    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唐三宝一阵泄气,太监着实让人生气!

    不过左右无事,唐三宝便跟着书中所写,练起了《幻空步》和《九步杀》,想着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说不准能凭借这两招出其不意制服青山妖道。

    否则被困在这石室中,早晚也是死。

    唐三宝有了这层动力练得就更加勤奋,渴了就喝一口寒潭水,饿了就再喝一口寒潭水……

    直到第三天饿的实在受不住,才终于忍不住带着角虎兽壮胆走出山洞。却惊奇地发现,不知何时那个青山妖道已经不见了。

    (认真写书,看的好别忘了收藏,顺便求推荐,求评论,感谢支持!)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