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越门

    李重丘的到来,让整个谈话气氛瞬间紧张了起来,虽然李沐表面上对他这个大哥装出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其实内心还是有几分尊崇的。

    “快宣!”,燕王心里也是怀着几分忐忑,北燕和西京两国往来贸易,互通有无,使者也是来往频繁。可是近些年,北燕通往西京的商队和使团,屡次遭到劫杀。当然,西京前往北燕的商旅,也没好到哪去,两国之间的贸易以及使团互通之路,充满了艰辛。

    燕王心里一直怀疑这帮蛰伏在大漠里的匪徒,必然跟启阳帝国脱不了干系,苦于没有证据,屡次派出的调查队,也是有去无回。无奈,燕王只能派出燕国一柱李重丘,亲自出马,希望把事情调查个水落石出!

    不多时,李重丘疾步走入燕王寝宫,跟随着李重丘进来的,还有提前回到燕地并短暂休息了一下的呼延燚。不过此时呼延燚依然比较虚弱,步伐自然慢了些许。

    “儿臣参见父王!”,见到燕王,李重丘伏地便拜,从宫廷礼仪方面来讲,李沐跟他老哥李重丘比起来,简直就是个乡野村夫了。

    “外臣拜见燕王陛下。”呼延燚家在关中,属于西京国的臣民。当年西京国主亲笔敕封呼延燚的父亲呼延豹为大京刀王,御笔丹书,就供养在呼延豹所执掌的问刀门后殿。

    呼延燚身为西京国问刀门的继任门主,对燕王自称外臣,也是理所当然。

    “快快请起!这位是?”,显然,燕王对呼延燚的身份很好奇。

    “父王,此人名叫呼延燚,西京国人氏,儿臣抵达大漠时,见沙漠中升腾起一颗信号烟花,破觉怪异,待儿臣赶到时,这位义士正在跟那帮匪徒血战!”李重丘对呼延燚颇为敬重。

    “哦?看义士的气色有些倦怠,想必也是从刀枪丛里捡了条命出来,不知道呼延小郎君,为何会跟沙漠里的那帮匪徒交手?”虽然呼延燚刚才在大漠里跟喇嘛和马军拼命搏杀,险些丢掉性命,但是燕王身为一国之君,看人时,必然会带着一丝疑虑,毕竟大漠茫茫,呼延燚出现在那里,跟匪徒交手,就非常值得让人怀疑。

    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情境,又在李重丘大军合围之际,正好看到与匪徒奋力厮杀的呼延燚,这么多巧合,也不由得不让人生疑。

    “父王多虑了,方才儿臣跟这位呼延义士,已经细谈过,此人乃西京国第一大门派问刀门的少门主,儿臣麾下的信候营有呼延义士的画像,呼延义士就是问刀门的继任门主。”,李重丘把呼延燚的身世了解了个底儿掉,李重丘口中的信候营,专门刺探各国情报,当然,各国江湖门派的情报,他们也不会放过。

    既然是信候营的情报,自然不会错。燕王对西京国问刀门也是多有耳闻,问刀门历代门主皆是天下刀王,麾下门徒数千,江湖中声名远播。

    如果不是呼延燚骑着马在烈日炎炎的大漠里走了半天,腹中饥渴,再加上一堆马军车轮战般的厮杀,呼延燚也不会让喇嘛占了上风,差点命丧大漠。

    “给呼延门主赐座。”外客来访,又是刚经了一番厮杀,燕王自然不会怠慢。

    呼延燚也不谦让,他心里想着反正自己今天确实疲累,坐着总比站着舒坦些。看到小太监搬来了椅子,呼延燚给燕王施了一礼,轻身坐了下来。

    “我儿,现在情况如何?”燕王最关心的当然还是大漠劫杀背后的秘密。

    “哎!”,李重丘叹了口气,“为首的匪徒是个喇嘛,他带着的数十马军,已经悉数被儿臣击溃,当儿臣快追到匪首喇嘛时,不料想从夜色里冲出来几个黑衣人,他们每人掷下数颗烟幕弹,趁着混沌,一起遁去了。不过儿臣并非一无所获,”李重丘说着从怀里摸出来一个黑色碎片,“这是烟幕弹爆炸后的残片,从残片上看,儿臣似乎认得这烟幕弹的来历!”

    “是斗越门!”,李重丘和呼延燚异口同声地喊了出来,喊完,二人相视一笑,颇有惺惺相惜之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