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崇祯嫁嫂 > 第十一章:卫队点卯

第十一章:卫队点卯

    近半个月来,信王俭在领悟变通。

    内里可想的还是很死板。

    比如,内宅的诸般事物当由正妃周氏做主。

    而正大殿所作议事,不可包含这些。

    “王承恩。”

    “在。”

    “引王妃于偏殿稍坐。”

    “喏。”

    总算他还顾及三分薄面,在周玉凤一脸诧异中,解释了句:“本王这尚还有桩捉急事,待会便过去同你商榷她该如何安置。”

    被他手指点过的方氏却面色淡然,仿佛并不惧怕。

    仅是方才当众施礼时有些僵。

    “主母奶奶,且随奴婢往这边走。”王承恩头回听主人唤自己全名,看来放自己出去做事不像玩笑,接手生意买卖啥的也不似随口一说而已。

    周玉凤当然是懵的,但又怕人讲自己少不更事,忙把满脸疑惑收藏起。

    随着他,领一行人去了偏殿。

    怎么会是一行人呢?

    不还有些莺莺燕燕么,每座王府里从不缺这些个。

    啥捉急事呢?

    “孟镇山。”

    “在。”

    “开始按册点卯。”

    “是。”

    王府属从中武将最高阶一般为千户。

    兵丁大多直接在班军筛选。

    由于待遇不错,许多军汉都削尖脑壳往里钻。

    尤其,勇士营的人,当听得风声,急切使钱通关节贿赂上司。

    若能选中派驻于王府,升官是铁定的,活钱也是大大滴。

    比时不时拖欠军饷和衣裳的军营强百倍哟。

    信王府中占大半的军校,就这么来的。

    好些个新提拔的把头和副把总。

    此方面,信王俭曾得一勋贵指点,其中关窍门早预知七八分。

    故,今天突然令孟镇山清查人员。

    几乎每位王爷,最最着重的就是自家卫队。

    事关性命!岂容儿戏?

    若想儿戏者,自可往京营中去。

    正在岗当值的基本没有错,也不存在冒名顶替。

    本阴婺张脸的信王鼻尖有了丝反光。

    成国公说了,要在措不及防的时候彻查一番。

    单拿空饷来讲,两成以下算好的,四成也属正常。

    若过半,须即刻把首领换了。

    再有治军不比其它,丝毫的偏差平时也不得容。

    否则,王府卫队必成一件烧钱的摆设。

    人家是着实整过军带过兵的,信王俭机缘巧合有幸听得一番指教。热血少年岁初就与心腹们商量好每年按季进行抽检的办法。

    打算逐渐淘汰羸弱留存精壮,最终物色个可靠听话的来做头目。

    造支能打卫队,凡藩王者皆知当为首要!

    再有,不是仅查人员那么简单。

    这种小儿科是人都能想到。

    还须检验武器、马匹、鞍具及附属装备和日常器具。

    按现代说法,连被褥、茶缸等生活用品都需方方正正、规规矩矩。

    接下,不当值的果然状况百出。

    记错名的,父顶子差的,籍贯模糊不清的,占半。

    而号称次日轮值却无法通知的也占半。

    最厉害,花名册上有近三百军校,能互证实际到过岗的,未及半数。

    心惊之下朱由检端起茶,盏盖儿咯咯作响。

    可想他此刻心情。

    “孟镇山。”

    “末将在。”

    这名挺拔俊朗的军官并非千户或试千户。

    乃一名把总,还副的。

    目前却成为假代信王府驻军首领的角色,信王跟前红人。

    为啥?

    颜值啊!

    你若长他那样,也可提拔,即使是大头兵也成。

    呵呵,这倒与如今以颜值论对错的毛病一致!

    一句话,长得像那么回事的永远比做得像那么回事的更吃香。

    废话不多讲,放下兰花瓷儿杯具。

    “略略一查问题如此的多,之前你可曾有留意?”

    “回信王千岁,末将虽于阶前听调,但实际无权正式调配非下属的王府其它军人。目前有限能做的,无非是安排实值,检查到岗及部分骡马车仗的管制。”

    “哦,如此看来错不在你。”

    哪错在哪哒,又该谁来承担此样责任呢?

    只能讲腐朽没落的帝国风气,及烂到根子里的军中陋规。

    不是他一家一户的事,而是大明军队已呈糜烂的大事。

    一时间又有谁能说清楚?

    不过这个孟镇山显然不似只凭长相那么简单,起码他知道如今最迫切的是需要统军之权,否则就是名样子货,一个别人嘴里的笑话而已。

    这种权力,不仅需要信王俭的私授,还须通过兵部。

    得有一份力压众人的文书告身。

    难!

    起码朱由检认为比较难,基本无短时间达成的可能。

    只有待之国,到自己一亩三分地后。

    通过实际掌控,与兵部相关人等慢慢墨迹。

    用先斩后奏的方式,才有可能安置上自己所信赖的人。

    或许,如今情形待不得之国就会起状况。

    如今这些,若想整顿。

    正常途径便是交待长史陆有为,上报宗人府相关,由礼部出面与兵部汇商。

    再由兵部出具修整办法,报请内阁。

    内阁再酌情批复,递送陛下。

    层层叠叠的一路走下来,快则半年迟则数载才出结果。

    信王显然没这么傻。

    他有的是办法让这名心腹快速掌握实权,只是要用到一些违背读书人价值观的手段。

    另外还有,便是他虽受封信王已五六年了。

    府中驻扎手持兵器的军士,却统共还不到数月。

    若是万一小动作被人捅到皇帝老哥那,就怕情况会变比如今还糟也有可能。

    他得权衡利弊!

    “确实怨不得你,而且你所管辖的职权范围内所抽查成效突出,有赏。”一抹鬓角过后,大声滴说,“凡今日当值合规守矩者,每人添发熟肉八两。”

    “谢信王千岁。”

    孟镇山回应了门口喊,门口喊完两端廊桥上的喊。

    连续的,此起彼伏的唱喏声,把后苑旷野中啄食的鸟雀儿惊飞一片。

    也把偏殿中已呆得不耐的女人们都吓得一激灵。

    这才反应过来,王爷确实日理万机,而自己几个似乎还有在添乱的嫌疑。

    “来日你那自有重赏,用心做事。去吧。”

    “喏。”

    紧随在身后,一直到偏殿门槛边的孟镇山,端正行过军礼后转身去了。

    雄赳赳气昂昂滴。

    莺莺燕燕们,拥着周玉凤及方氏两个,朝入来的信王俭各自蹲扭出婀娜身姿。

    口中齐云:“参见殿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