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须弥山下 > 第一章 易之起源

第一章 易之起源

    《春秋命历序》曰:“天地开辟,万物浑浑,无知无识;阴阳所凭。”荒荒地轴,浩浩天枢,从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到共工怒触不周山的远古之壮烈,到黄炎二帝的争霸逐鹿,到屈原的《天问》中对洪宇的迷思,再到袁天罡与李淳风合著《推背图》中对未来的向往,再到而今细致入微与宏观无比相结合的天文物理,人类从未放下过对自身存在、对自然现象、对生老病死、对文化历史的迷惑与解释,这种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从未停止,乃至于对好奇本身的好奇也没有离开人类所研究的范围。

    易,中国古代象形字之一。甲骨文上的“易”字,如双手手持盛满液体的容器向另一容器倾注,两只容器一高一低,形成绵延不绝的传输之势。而在古代封建社会里,这种倾注的动作往往出现于地位尊贵者向他人的赏赐行为中,此时地位较低者须双手将容器举过头顶,有膝盖跪地之态,颇为肃穆而庄严,常常与宗教仪式相关联。故而其后的“易”又逐渐引申出赏赐、恩与之意。而由于这种倾注液体的行为使得两只容器内的液体发生显而易见的变化,易字又被赋予了变化、改变之意。

    变化,由远古时期古人对水涨水落、风冷风热,由天阴天晴、叶盛叶枯的把握而得以发展、总结,如今现存的二十四节气便是对天象变化规律总结的产物。古人以专用的“易”字代指自然界数之不尽、其形难极的各种变化。上古有两部关于这种变化根本性总结的经典,一部是《易经》,另一部是《无名》。《易经》始由上古之神伏羲观日出日落、阴生阳长而开辟,其以实线表阳,虚线表阴,奠定了变化中最根本的两个因素。伏羲渡灭后,伏羲族人珍藏伏羲所作《易经》而加以注释,此版易经只注不改,极力追求保存伏羲所作易经原貌,名曰中古《易经》。后又经后人多次发展,中古易经中部分内容由于战乱及天灾有所缺失,缺失部分又由不知名作者加以增补删减,逐渐发展出《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三部并名为下古《易经》。而为便于分辨,伏羲所作《易经》通常被为上古《易经》。其后人所作三部易经中《连山》《归藏》不幸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无名》传说始由造物之神女娲,至于其创始缘由,如今已无从知晓,《易经》虽已残缺,《周易》尚存于世;而《无名》无从溯源,其踪难觅,不知下落。

    故事开始于一个名为南蟾部洲的大陆上,话说位于妙安国的芥子大学的一堂课上。老师正于课堂上讲述关于河图洛书的有关内容,台下的学生们正聚精会神地看着老师的PPT课件。这是一位已经上了些年纪的女老师,虽然其教授的只是区域特色农业的大学选修课,但她的这门课与同课程的授课老师相比却涉及极广,蕴含极深,常常引人入胜,仿佛令人置身其中。其深厚的知识储备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同学们似乎忘记了手中的网络游戏和短视频,这一堂课与以往都非常不同,这是这门选修课的最后一堂,老师出乎意料地没有讲授关于区域特色农业的内容,她神色凝重地讲述着PPT上极为简单的两幅图,整堂课没有再多余的其他内容。

    “天一生水,地六乘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下课铃响了,最后一堂课上,这位神秘且充满底蕴的老师松了口气,缓缓说出以上几个字,这最后一句话铿锵有力,话音重重地落在了空旷教室的地板上,传来阵阵回响。

    说时迟那时快,老师话音刚落,一位顽皮学生听了这几个字后,忽然从昨晚通宵打游戏的疲倦中猛地惊醒,仿佛是古老梦境的铜锁被咔嗒一声旋转开启。他模模糊糊地看了眼黑板,但又似有电流过触般随即继续昏睡不醒。也正是这时,震裂冲击的感觉忽然从整间教室弥散开来,教室里又倏地传来一阵极不寻常的爆炸般巨大声响……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