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崇祯:呐,这个就叫做盛世 > 第三十五章 当世儒宗

第三十五章 当世儒宗

    “请陛下勤理国事!勿爱奇技淫巧!学习尧舜禹汤!为圣人君!”

    田尔耕更准备开口谢罪,外金水桥就迎来了此起彼伏的叫喊声。

    朱由检听到这叫喊声,心里只有mmp要说。

    这是在教朕做事啊。

    接着,朱由检又想到,自己的行踪怎么会被这些人知道的,难道朕从那个门,几点出发,他们都知道的一清二楚吗?

    宫里有坏人啊,总有刁民要害朕。

    “田尔耕,你听到了吗?这就是你管的锦衣卫?朕不嫌弃你是魏阉的人,你就这么报答朕的?”朱由检不由大怒道。

    田尔耕一脸茫然,他完全不知道这些书生什么时候串联起来的,也不知道他们为何会堵在这里。

    “陛下,臣知罪。”竟然有人在他眼皮子低下反对皇帝,还串联了如此多的人,他这个锦衣卫指挥使竟一无所知,他感觉自己确实是失职了。

    “给你两个月时间,搞清楚,谁出钱给东林党,东林党都有哪些人,他们要干什么。”

    “是,陛下。”

    朱由检此刻不由得想起了徐光启,这个穿越者必用的万能人才。

    说到徐光启,就不得不说传教士,他朱由检可不信传教士是来做慈善的,来传播文明的。

    “还有,搞清楚传教士的总部在哪?他们如何赚钱?赚了钱又是怎样接触老百姓,官员的?又是如何穿州过省?在各地都在做什么?这些,通通都要搞清楚。”

    “臣遵命。”

    “你记住,两个月内,朕得不到想要的答案,你就等着被清算吧,朕对没用的人,向来不会有好脸色,这一点,你最好记住,努力让自己称为一个有用的人。”

    田尔耕脸上闪现出一丝狠厉道:“臣记下了。”

    王承恩听到朱由检这话,瞬间感觉到一阵寒意,他很想朱由检有用,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努力。

    若是朱由检知道了,肯定会说,朕万一玩脱了,你陪朕去死,就是最大的用处了。

    “现在,带上这一千锦衣卫,将这几百书生驱赶了,驱赶不动的,就地处决。”

    烦躁,压抑,是朱由检的主要情绪,没当皇帝之前,皇宫仿佛一个黑黢黢的深渊,好像随时能吞掉他。

    等他当了皇帝,没想到这个深渊变成了大明天下。

    朕,还是大明皇帝吗?竟对潜在的敌人一无所知。

    田尔耕站起身,走出几步,拔出刀,情绪里透出止不住的兴奋道:“儿郎们,皇上命我们驱赶这些人。”

    这一千锦衣卫拿着刀朝着书生门冲了过去,只有一个锦衣卫在那里不动。

    朱由检看到这一幕,若有所思。

    “你过来。”

    那锦衣卫快步走到朱由检的轿子旁。

    “你为何不去冲杀那些人?不用听命令吗?”

    “小人认为,那些读书人都是我大明的元气,他们能冒死谏言皇上,不能受此刀兵。”

    那锦衣卫身量高大,不卑不亢,虽然只是锦衣卫最底层,但是竟然有种正气凌然的样子。

    朱由检笑着点了点头道:“你叫什么?”

    “小人叫李若琏。”

    李若琏?没听说。

    朱由检突然变脸,沉声喝道:“李若琏!你可知道你是什么身份?”

    李若琏顿时感觉呼吸有点困难,不知道这皇上为何突然变脸,他还是缓缓答道:“小人是锦衣卫。”

    朱由检的声音更冷了:“既然知道自己是锦衣卫,你就应该知道你是朕的刀,既然是朕的刀,为何不听朕的话,还敢有自己的想法?”

    李若琏听到朱由检的利喝,感觉自己一心为国为皇上的心,顿时冷了下来,突然间有点无所适从。

    “现在朕给你两个选择,一,去提一个跪在外金水桥的人头来;二,这个锦衣卫,你也别干了,朕不需要指挥不动的刀。”

    李若琏难以置信的看着朱由检的轿子,他万万没想到,这个还没正式当皇帝的明君,竟然会给他下这样的命令,而他,正是在魏阉倒台后,风向大变的情况下,田尔耕召进来迎合皇上,改变锦衣卫风气的。

    他之所以来当锦衣卫,也是因为他觉得朱由检是个明君。

    这一刻,李若琏破防了,他如遭雷击的定在当场,好一会,才满脸含泪的给朱由检磕了三个响头,将锦衣卫的佩刀放在一边,然后将锦衣卫的衣服脱下,叠好,落寞的离开了。

    朱由检看着李若琏离开,心中不由得感叹,这真是个忠直之人啊,可惜,忠直虽好,但却不为他所用。

    贪官可以以利许之,好名的人可以以名许之。

    有自己价值观,并一直坚守的人,朱由检该如何用呢?

    并没有发生想象中的流血事件,那些读书人看着一千号锦衣卫提刀就砍了过来,还没进前,就纷纷跑了。

    破靴阵,平时在地方上闹一闹,那些官员会忌惮,现在在皇上面前跪这么久,已经是很了不得的了。

    这时,田尔耕回来了,还带回来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儒者。

    为何说是儒者呢,这是因为这位老先生浑身上下都透出一股儒者气质,一眼就让人看着腹有诗书。

    朱由检也不由得重视起来。

    “草民刘宗周拜见陛下!”

    刘宗周?不认识。

    “这位老先生请起,不知有何见教?”

    刘宗周一身正气道:“陛下,草民在山野间讲学,人或誉为当世儒宗,然草民自知过誉了。”

    好嘛,见朱由检表现的好像不认识自己的样子,竟直接向他表面自己当世儒宗的地位,这是要让自己的话更有分量啊。

    “老先生既是公认的当世儒宗,必有它的道理。老先生,你来,不会就是来对朕说这个的吧。”

    “陛下,草民请陛下超然远览,以尧舜之学,行尧舜之道。”

    虽然刘宗周是跪着的,但人家跪着的那气度,那抑扬顿挫,简直了,任谁看过去,都有一种当代文天祥的感觉。

    朱由检听到这话,心道又一个来教朕做事的人,关键还是个迂腐的儒家人,关键是人家背后站的,可能是大半个儒家群体,大半个读书人群体。

    虽然很想现在就将这人拿下,但是朱由检想了想,现在,恐怕还不到时候,他只能说:“老先生之言,振聋发聩啊,朕是有心重振大明,但不知道怎么当尧舜之君,老先生能否出山辅佐朕?”

    刘宗周脸上一喜道:“陛下,臣,敢不从命。”

    朱由检也是没想到这人就这么打蛇随棍上了,不过这也难不住朱由检。

    “建奴起于辽东,朕日日忧心,不知儒宗下承尧舜之学,如果是尧舜面对这种情况,会如何办?”

    刘宗周听到朱由检问他建奴的事,他哪有什么看法?

    支支吾吾半天,刘宗周说道:“圣上,刑名之术,近于功利,人主应以仁义为本。”

    朱由检笑了,他轻飘飘的说道:“儒宗啊,朕仁义为本,建奴就能放下武器,回归大明的怀抱了吗?这样也甚好,国泰民安,朕就这派儒宗为大明使者,去说服建奴,若能建功,儒宗说什么,朕必言听计从。”

    听说朱由检要派他去见建奴,刘宗周吓出一身冷汗,颤颤巍巍的样子,哪还有儒宗的风范。

    “陛下,这……乃是小吏应该做的事……”

    朱由检听到这话,摇了摇头道:“刘儒宗,你应该不是刚才那伙人一起的,今天,朕就放了你,望你好自为之。”

    说罢,朱由检放下了帘子。

    “起轿!”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