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崇祯:呐,这个就叫做盛世 > 第三十二章 任命兵器提督

第三十二章 任命兵器提督

    说着说着,朱由检和宋应星已经用过饭,一路走到了皇宫北门外的兵仗局。

    严格说起来,大明京师一共有两个制造军械的系统,一个是工部的军器局;

    另一个是宦官管辖的三个部分,兵仗局是制造军用器械,宫中零用铁器的机构;盔甲厂负责制造盔甲;安民厂,或者说原王恭厂,负责制造火药。

    “先生,若是让你改造火药配方,你有什么想法?”

    此时的宋应星已经被任命为,统管兵仗局、盔甲厂及安民厂的兵器提督了,这三个地方都是司礼监管辖,这甚至都不需要经过任何文官,只需要朱由检一句话,就能任意任命。

    “依臣所见,当注重数据,臣曾经亲自播种水稻,在水稻长直三十天后,拔起分别栽种在二十亩、二十五亩、三十亩地里,经过半年的观察,发现二十五亩最为合适,既不浪费土地,亩产还高……”

    “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通过各种实验,尽可能的将更多的情况考虑到,同时借鉴其他行业的方法经验,其实很多时候,很多事情,都大有可为,提高效率……”

    “就皇上所说的火药配方,臣以为,可以将各种不同的火药原料,按照不同的比例分别试验其爆炸威力,一步步找出威力最大的那一种。”

    朱由检听了,点了点头道:“先生,依照此方法,确实可以找出最佳的配方。”

    这本身也不是什么难事。

    “那先生以为,当如何研发制造朕所说的燧发枪呢?”

    宋应星此时已经将兵仗局制造枪支的过程,看过一遍了。

    “皇上,臣以为,首先可以试验钢铁在不同退火、淬火条件时的韧性、脆性等性能……”

    朱由检一度都以为自己听错了,这热处理,不是西方人的吗?

    而实际上,宋应星在《天工开物》卷十《锤锻》中就明确记载了渗碳炼制钢针,把冷加工制成的针放入锅中“慢火炒熬”,即为现代的退火,消除内应力……

    “皇上……皇上……你在听吗?”

    宋应星进入工作状态后,就像变了另外一个人。

    “臣还以为,人力效率低下,应当引入畜力、水力来捶打枪管,只需要用一种传动装置,这种装置实际上在农业、制糖业等方面都已经应用的很广泛了,臣可以设计出一套……”

    这些东西,朱由检当然都知道,不仅知道畜力、水力,还知道蒸汽力、内燃力、电力、核力……

    但要说设计一套传动装置,并且保持效率的话,朱由检显然是没这方面经验,也做不到的。

    “至于圣上所说的膛线,臣以为,此事,也可以设计一套转动装置,用畜力让其自动运转,效率上绝不成问题……”

    “质量上,只要陛下能把质量和工匠的工钱联系起来,再对每件武器做跟踪管理,这都不成问题……”

    ……

    朱由检不由得感慨,这宋应星不愧是大明工业顶尖人物,对工业中的方方面面都了如指掌,这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全才。

    整整一上午,朱由检就在宋应星的念经中度过……

    不过他虽然不想听,因为听的脑仁有点疼,但还是很开心,看来燧发枪,稳了。

    中午午饭后,朱由检又将宋应星留下来吃午饭。

    “先生,朕听了你说这么多,但还有一点不足之处。”

    “哦?皇上所说的,臣的不足之处是什么?”

    宋应星一直就很佩服这位新皇能写出招贤令那种纵看古今的雄文,这一上午都是他自己在讲,此时也十分遗憾没有听到新皇的高见。

    “比如说,这个世界有气,而且气和气之间,有区别……再比如,朕认为,这火药爆炸,就是因为有固定形体的固体,变成无固定形体的气体。”

    宋应星听到这话,陷入了沉思,他本身是张载信徒,而张载的气,是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

    这个气是世界本源的意思,万物皆为气,包括人在内。

    很显然和朱由检所说的气,不是一个气。

    朱由检继续侃侃而谈:“如果我们将老鼠、蜡烛、老鼠和蜡烛分别放在一个相同大小的罐子里密封……”

    “再设想,我们将罐子里装满水,再倒过来……这样我们就能证明这个气不仅存在,而且有气压。”

    “如果我们将气体加热,就像孔明灯那样,那孔明灯内的气体气压就会降低,这样就能解释它为何能飞……”

    “那么我们就能解释为何火药爆炸,会有那么大的威力,这全是因为爆炸后产生了大量的气体,而这大量的气体无处排泄,只好将子弹推动……”

    “但是我们还需要明白,这什么和什么反应会产生大量的气体,这种反应的原理是什么,这样我们才能制造威力更大的枪械……”

    “同时,如果我们将水烧开,然后将这个水蒸气密封起来,让它推动机械装置,能产生多大的力,是否比畜力更大呢?”

    又是整整一下午,这回是朱由检侃侃而谈,这一番奇思妙想,暂不论对错,就说这种思维方式已经是折服了宋应星。

    难怪这位陛下敢对天下喊出尘归尘土归土的口号。

    朱由检最后总结道:“比总结经验,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弄清楚其中的原理,所以朕以为,在你的试验-数据-总结-试验的基础上,我们还要猜想其原理。然后验证这个原理,如果验证有误,那没什么,说明猜错了,就这样,一直猜想到这个原理,通过试验研究下都是正确的为止……”

    “宋先生,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朱由检这一席话,把宋应星说的都有点懵了,直到朱由检离开,他还呆立在原处。

    “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他在脑海里思考起这万事万物的原理,泛起了无穷的猜想,是啊,猜错了,再猜就是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