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崇祯:呐,这个就叫做盛世 > 第三十七章 崇祯一号铳

第三十七章 崇祯一号铳

    来人赫然就是那个在外金水桥遇见的锦衣卫。

    这人因为当时不肯听朱由检的话,直接被当场开除了。

    “草民李若琏参见陛下!”

    一见面,李若琏就给朱由检行了个大礼。

    朱由检见到这个当初令他心烦的锦衣卫,又看了看宋应星,将火铳递给李若琏道:“那就开始吧。”

    李若琏听到这话,连忙接过火铳,又取过火药,操作了起来。

    宋应星见二人似乎是认识的,就给朱由检说起了和李若琏相识的过程。

    有一天,宋应星在大街上见到李若琏在卖刀,又见他身材高大,生的颇为威武,就给了他一两银子。

    李若琏却用这一两银子,买了一些饼,但自己并不吃。

    细问之下,原来李若琏是要将这些饼带回家给自己老娘吃。

    宋应星见此,不由得想起了自己亲娘,于是将他带在身边做事。

    朱由检听了这些话,心道这个故事怎么这么耳熟呢,点头微微一笑道:“自古忠臣必出孝子之家啊。”

    难道说,这李若琏被朕赶出锦衣卫队伍后,竟落魄到要卖祖上之物了?

    “砰”

    一声爆炸,接着是一股白烟升起。

    此时已经不是纠结这些事情的时候了。

    一个小太监已经将靶纸跑了过来,边跑边道:“中了,陛下,中了!”。

    朱由检近前一看,果然,一个圆洞正中靶心!

    “快将整个靶都拿过来!”朱由检急着想知道这个燧发枪的威力。

    说完,他竟是等不及了,自己就急忙往靶的方向跑去。

    王承恩等人对视一眼,也跟着跑了过去。

    这个靶,是一块约为五厘米厚的木板,只见一个大洞洞穿了整个木板,这无法看出起威力啊。

    “威力如何。”

    “皇上,臣已经用猪肉和护甲试过了,三十丈内,当可杀死着重甲的敌人;一百丈内,对着轻甲的人有伤害;一百六十丈内,可以杀死不着甲的人。”

    宋应星似乎被朱由检兴奋的情绪感染了,声音中也透露出压抑不住的激昂。

    朱由检快速的换算了下,大约分别是一百米、三百米、五百米。

    这个威力,距离黄火药的威力,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在明末,已经很可观了。

    “好,好!”朱由检停了下,又说了一声:“好!”

    “宋爱卿,你要朕怎么赏你?”

    宋应星脸色一正道:“皇上,臣只不过做了点微不足道的工作,赵士桢神器谱已有燧发枪的图谱,臣在设计中大量借鉴了其中思想;大明工匠只是不肯将好的火器拿出来,现在臣让工匠计件得银,质量上定能有所改善……;而且皇上也给了臣足够的提点。”

    这话倒是把朱由检说愣住了,在他的印象里,应该是贪污导致工匠没有好的材料,怎么就变成工匠不肯出力了?

    “先生,这工匠不肯拿好的火器出来,是何解?”

    宋应星点了点头道:“陛下,臣这些日子了解过,工匠分为三种,住坐、轮班、留存。轮班匠每三四年为官府服役三个月,住坐匠每月服役十天……轮班工匠一年出几钱银子,就可免徭役……至嘉靖年间,这已经成为一种赋税……”

    朱由检听宋应星絮叨了半天,终于是明白了,这大明工匠,明初是要定期来相关部门工作的;明中晚期,已经变成大部分工匠给钱就不用来了。

    而来的,大多是工匠里相对较差的那帮人……

    “现在兵仗局工匠月银多少?”

    宋应星默算了下道:“皇上,现在兵仗局一天约有二十到三十文工钱,一个月约有不到一两。”

    一个月一两银子,朱由检也不是第一天来大明了,默想了下,管事太监再贪污下,如果不将兵仗局里的好东西顺出去卖掉,一个工匠一家几口人,那真是难以生存了。

    “将工匠的平均工资提到二两银子,就从朕的内帑里发,一定要发到每一个匠人手中,但是如果再有工匠将兵仗局器物拿出去卖的话,朕可就要杀人了。”

    兵仗局作为二十四监之一,本来就是朱由检内帑出钱。

    “皇上,臣有个不情之请……”

    朱由检看了一眼宋应星,原来这位科学家也不是没有需求啊。

    “先生请说。”

    “臣一直忙于火铳研发,无暇管理这些匠户,能否请臣的大哥来管理,他……”

    刚学了韩非子的朱由检,正愁没法赏宋应星呢。

    “好说,那就先充任典簿吧,若是立功,定有重赏。”

    宋应星原以为会有点麻烦,没想到这名字还没报呢,朱由检就先答应了。

    这边,宋应星安稳住了,轮到李若琏了。

    此时验枪完成,这李若琏如何安排,却是一个问题。

    “朕记得,你似乎是不想杀那些书生,被下了那身锦衣卫的衣服吧?”

    李若琏不卑不亢道:“陛下,是草民自己不想当锦衣卫了。”

    锦衣卫,天子亲兵,就算是挂个名,也能得到一些孝敬,吃穿不愁,这李若琏竟然宁可卖祖物,也不肯当。

    “哦?你可知道,那些书生受人蛊惑,干预朝政?”

    “草民知道。”

    朱由检听到这话,微微皱起了眉头,看来这人不是什么都不懂,而是懂了。

    “既然知道,作为锦衣卫,就应该当好朕手里的刀,朕说砍哪就砍哪。这不是简单的杀戮,而是有着朕的目的。”

    李若琏微微叹了口气道:“草民也知道陛下所想,但草民怎可用无辜人的命去博取职位。”

    朱由检听到这话,想起了关羽名言,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

    没想到,这污浊的明末,竟然还有一个理想主义者。

    按照韩非子的理论,这样的人,赏和罚应当如何进行呢?

    罚,这李若琏是不怕,锦衣卫职位都能说不要就不要,那就试试赏吧。

    “朕看你这铳法,打的甚好,有意提你做腾骧左卫都指挥使,你意下如何?”

    说罢,朱由检双眼紧紧的看着李若琏,似乎想从他脸上看出点什么来。

    可惜,什么也看不出来。

    李若琏宠辱不惊道:“陛下,草民能入腾骧左卫就已经满足了,寸功未立,不敢骤居高位。”

    这个回答,让朱由检都有点怀疑人生了,昨晚刚看的韩非子,怎么出门就遇到个不配合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