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回村之山水田园 > 第一百六十一章上新闻了(第二章)

第一百六十一章上新闻了(第二章)

    八月六号

    这天上午九点

    一串公务车就径直朝七里坪驶来,有经验的人就知道,这肯定是领导的车队。

    村民们看到后,都跑到广场边上看热闹。

    “县领导来了!”

    “这是哪位领导?排场还挺大的嘛。”

    “去去去,别在这里瞎说,这是县里的县官呢。”就在这时,村长张国华站了出来。

    张牧和鲁厂长看到这边的动静,也赶紧跑了过来。

    “不是说,领导要十点才到吗?”

    张牧两人都面面相觑,没想到领导还给他们来了个突然袭击。

    不过两人也没啥担心的,面色从容站在边上,准备迎接领导的到来。

    等领导下了车,姜主任就向他介绍当地的村委成员和张牧两人。

    “领导,这位就是张牧,牧农公司的总经理,这位是鲁玉忠,牧农食品厂的厂长。”

    “领导您好,欢迎您到我们公司指导工作。”张牧和鲁玉中赶紧向领导问好。

    看到张牧的一瞬间,领导也没想到张牧看起来这么年轻,就跟刚大学毕业的学生一样。

    “呵呵,咱们相互学习,你们公司可是咱们云山县电商企业的先进代表……”

    领导笑着和两人握了握手,心里忍不住感慨张牧的年轻有为!

    客套了一番,张牧就带着领导们进入厂区参观。

    知道领导今天要来,今天厂里打扫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原本拥挤不堪的场地也变得井然有序起来。

    “领导,您看这就是我们的生产的云山特产灰粽,目前我们每天的产量都在一万五千个左右,日销量也达到了12万元。”

    目前厂里生产的最多的就是粽子这个产品。

    “不错,没想到你们公司才成立短短一个月的时间,粽子的销量已经达到了如此大的规模。”听到张牧的介绍,县领导也忍不住点头。

    作为县里的领导,他可是非常清楚云山县几家粽子生产企业的销售情况。

    其中做得最多的一家,目前日销量也不过两三千个,还不及这里的一个零头。

    想到这里,县领导更加坚定了扶持电商发展的决心。

    “大家都尝尝我们的生产的粽子,大家可以放心的吃,我们生产的粽子采用的全都是本地的新鲜原材料。”

    “是吗?”县领导接过粽子,不过还是有些不太敢相信。

    毕竟作为一家企业,采购便宜的原材料才是赚到更多的利润。

    张牧就知道大家肯定会对此产生疑问。

    笑了笑就让鲁厂长拿来食品厂的采购底单。

    “领导,您看这是我们最近这个月的采购清单,所有食材的生产日期上面都有记录。”

    领导将信将疑的接过采购记录,仔细的看了两页后,总算相信了不少。

    随后大家一边吃着牧农公司生产的粽子,一边继续参观。

    “大家看,这就是我们今早刚进的排骨原料,这些全都是昨天半夜才从市里的屠宰场采购的新鲜排骨。”

    当大家来到排骨切割车间的时候,看到鲜红的排骨后,一个个都点了点头。

    有生活经验的人一看就知道,这就是新鲜排骨,冷冻的颜色都大为不同。

    从生产车间里出来。

    张牧又带着大家来到了二楼的会议室。

    在这里,张牧向领导汇报了公司七月份所取得的成绩,也向领导介绍了公司未来的发展计划。

    领导参观完牧农公食品厂后非常的满意,

    在离开之前当面叮嘱姜主任,让他一定要为牧农公司的发展保驾护航,

    要是有什么解决不了的,还可以到县里去找他帮忙。

    …………

    当晚六点半。

    领导考察牧农公司的事情,就登上了云山当地的新闻。

    “今天是八月六日,星期四,……欢迎大家收看今天的云山新闻。”

    “今天新闻的主要内容有,1,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云山县医疗救援队誓师出征,支援疫情严重的XX地区。2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城东区七里坪村积极发展电商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今天上午九点,县领导和各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一起来到了城东区的七里坪村参观考察该村的电商产业发展情况。”

    “在大力发展电商产业的号召下,七里坪村以张牧、张黔为代表的村民们努力发展电商产业,带领村民们一起脱贫致富。”

    “牧农电商有限公司成立于今年七月,至今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已经创造了1360万元的销售记录,帮助全县数千户果农们,成功的将滞销的水果卖得到了全国各地,为果农们增收数百万元。”

    “小牧,小牧在家吗?”

    傍晚,张牧刚吃完饭,正在院子里消食呢,就听到大伯的声音从院外传来。

    “大伯,您这是咋了?”张牧赶紧来到大门口,看到跑的气喘吁吁大伯,连忙问道。

    看到张牧后,张国华就停了下来,满脸欣喜的道:

    “呵呵,小牧,你还不知道吧?今天你又上新闻了,不仅是你,小黔也上了呢。”

    “是吗?大伯,先进屋坐。”张牧虽然有些惊讶,但很快就恢复过来。

    因为今天中午,领导们来考察的时候记者可是全程在场,记者们扛着长枪短炮的阵势可不小。

    “哟,是大伯来了,小沐沐,快叫大外公进屋坐。”听到外面的动静,二姐和小沐沐也走了出来。

    小家伙乖巧的叫了一声大外公,二姐也给大伯到了一杯茶。

    “谢谢。”大伯笑着接过茶杯,然后朝二姐点了点头。

    “大伯你们刚才在说啥呢?”二姐坐在对面好奇的向大伯问道。

    大伯呵呵一笑,就将张牧上新闻的事情说了出来。

    现在村里已经很少有人家看电视了,更别说当地的新闻。

    而且要是没有闭路电视,根本就看不了当地的电视台。

    所以村里大部分人家都还不知道,张牧和张黔上新闻的事情。

    “什么,小牧上新闻了!”

    二姐听到后,顿时惊讶不已。

    听到二姐的惊呼声,陈玉琴也从后院走了进来。

    “咋了?小丽你这是在叫啥呢?”

    “妈,大伯说小牧上新闻了。”张丽抬头看着陈玉琴说道。

    听到女儿的话,陈玉琴也震惊,对她这样农村的妇女来说,上新闻那可是了不得大事情。

    于是她赶紧打开电视,准备收看当地的新闻。

    可惜家里电视是网络电视,哪里找得到地方台的节目。

    最后还是大伯教他们关注了当地电视台的公众号,才看到了今天的节目片段。

    “呵呵,儿子你真的上新闻了呢。”

    看完新闻后,陈玉琴满脸笑容的看着张牧。

    “妈,这只是咱们云山县的新闻而已。”张牧有些尴尬,觉得这根本就不算什么。

    现在可不是以前,电视的观众比之十年前,估计少了百分之六七十不止。

    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大家一有空闲不是在刷短视频,就是在刷短视频。

    哪还有那个兴趣去看剧情狗血的电视剧。

    再加上电视机厂家自己作死,各种套路让人应接不暇。

    不仅是种类繁多的广告,还有操作的复杂程度,也让很多潜在的观众都望而却步。

    等大伯走后,陈玉琴悄悄地向张牧问道:

    “儿子,你们公司上个月真的赚了一千多万?”

    听到自家老妈这话,张牧顿时哭笑不得。

    于是他连忙解释道:“妈,那是销售额,还没除去成本呢。”

    二姐也笑了起来。

    看到老妈和二姐对自己上个月的利润都很好奇,

    因此张牧也没隐瞒,将利润如实的告诉了她们。

    “一百三十多万?”

    听到他一个月就赚了这么多,陈玉琴两人都震惊的目瞪口呆。

    一百多万啊!这得是多少钱。

    尤其是陈玉琴,她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呢,

    不要说一百多万了,就是十多万,她都没见到过。

    “妈,这算啥,上次我不是和你说了吗?那些厉害的主播,一次直播就能赚几千万,甚至几个亿,和他们相比,我这可差远了。”张牧摇摇头道。

    “呵呵,你这孩子,心还这么大呢,一个月能赚这么多已经不错了。”陈玉琴笑着摇摇头。

    “没事,姐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他们那样的大主播!”二姐朝他挥了挥拳头,鼓励的说道。

    张牧微微一笑,知道二姐安慰自己的成分居多。

    不过他并不在意,因为有金手指在手,他有信心能走的更远。

    对他来说,做自媒体仅仅是锦上添花而已,

    即便自媒体这条路没有成功,他依然有信心能闯出一片广阔的新天地。

    “妈妈,外婆,咱们什么时候去村口玩呀?”

    就在这时,小家伙终于忍不住了,一脸渴望的看着两人。

    看到小家伙这可怜的模样,三人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呵呵,沐沐忍不住了?那咱们关上门就走。”陈玉琴笑着捏了捏小外孙的脸蛋。

    “来,妈妈牵着你的手。”二姐牵着小家伙就往外面走去。

    听到大家要出去玩,

    趴在门口的两只狗子立马爬了起来。

    它俩激动地站在门口摇头晃脑,准备跟着大家一起出发。

    “天快要黑了,待会儿不能到处乱跑知道吗?”

    关好门,张牧就摸了摸它们的脑袋叮嘱道。

    两只狗子似乎也听懂了主人的话,点点头后就朝他呜呜的叫了起来。

    看到两只狗子如此聪明可爱,张牧的脸上也不由露出了笑容。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