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回村之山水田园 > 第四百二十四章1000万亩?

第四百二十四章1000万亩?

    西南药业

    这是一家成立于上世纪70年的代的老牌药企。

    和大部分的国企一样,

    在2000年的时候,它也进行了改制,成为了国资控股的股份制企业。

    改制后,该公司研发了几种中药配方的感冒药,

    几种新药在市场上销量都挺不错,

    刚开始几年这家公司每年都能赚到上千万的利润,因此也活的有滋有味。

    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再加上管理僵化,瘫腐严重,

    最近几年,这家公司最终还是走向了衰落。

    尤其是这两年,因为病毒的原因,该公司的药品销量骤降,

    就在两个月前,这家公司终于宣告停产。

    因此最近省城的领导,正四处为这家公司拉投资,希望这家药企能够起死回生,重组成功。

    领导介绍完后,就看着张牧道:

    “张董,目前这家药企的总资产为38亿,负债为35亿,如果贵公司愿意接手的话,只需要支付股东们3亿的现金而已。”

    “领导收购的事情咱们待会儿再说,就不知这家公司现在的研发能力怎么样?”张牧微微一笑,岔开话题问道。

    听到张牧没接话,领导虽然有些失望但也没在意,呵呵一笑后就继续介绍起来。

    曾经这家公司也阔过,

    2010年的时候,这家公司的年销售额就达到了15亿元,当年共实现利润1亿8千多万。

    就在那几年,他们不仅在全省建了三家分厂,还扩大了在省城的药物研发实验室。

    虽然这几年西南药业的日子不好过,

    但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现在这家实验室的规模,虽然比巅峰时期稍有不如。

    但它依旧是全省最大的药物研发实验室之一。

    现在该实验,一共拥有博士及以上学历的研究员38人,其中有好几位都是从国外着名大学留学归来的高级人才。

    除了博士之外,公司的实验室还有大量国内985高校的研究生。

    拥有这么多人才,这些年西南药业的实验室,也取得过不少重要的研究成果,

    比如其中一个降压药研发团队,就在国际着名的期刊《柳叶刀》上发表了好几篇论文。

    此外,该实验室在西南药业的老本行,中药配方药物方面也有不少成果。

    可惜,因为论资排辈太严重,

    这家实验室最近两年也流失了不少优秀的人才,否则它的实力还会更强。

    听完领导的介绍,张牧也颇为心动,

    不过在决定收购之前,他还是准备再了解了解这家企业。

    “领导,西南药业的员工们现在是什么情况?不会等我们收购后,员工都跑光了吧?”

    “呵呵,张董您就放心吧,现在大环境不好,大家哪敢辞职,只要你们动作够快,到时肯定能接受到一个完整的公司。”

    领导轻轻一笑就道。

    这下张牧终于放心下来,

    随后就和领导约定,最多三天就会派投资小组过去考察。

    ……

    西南药业的事情谈妥,领导又向张牧说道。

    “对了张董,贵公司的高产大豆如此优秀,不知咱们能不能加强合作,一起推广这种高产大豆?”

    合作?

    张牧顿时一愣?

    心想黔省这样的地形,八山一水一分田,在这样的地方推广高产一号真的好么?

    不过转念一想,最近两年因为外部环境恶化,许多地方都退林还耕,即便是云山当地,也在号召大家种玉米,

    因此,种玉米还真不如种高产一号大豆的经济效益高呢。

    两权相害取其轻,既然都要种粮食,那还不如种更赚钱的高产一号。

    想明白了领导的打算后,张牧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领导,和政府合作当然没有问题,不知领导有什么章程?”

    看到张牧答应合作,领导也非常的高兴。

    轻轻一笑后,就向张牧介绍自己的初步计划来。

    “张董,明年我们准备和贵公司合作,在全省推广100万亩高产一号大豆,后年我们准备将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万亩…………”

    100万亩?1000万亩?

    张牧有些懵,完全没想到领导的胃口会这么大。

    可惜公司哪有那么多种子,于是他只无奈的提醒领导道:

    “领导,明年我们的大豆种子全都有了计划,如果说二三十万亩的话,我们咬咬牙还能挤出来,但这一百万亩,我们是真的没有办法了。”

    说完张牧无奈看着领导。

    听到张牧的话,领导也愣住了,没想到自己的计划居然会遇到这样的事情。

    “张董,您就真的不能再想想办法?您今年不是种了十万亩大豆吗?”

    张牧顿时苦笑,然后开始向领导介绍这些大豆种子的去向。

    别看牧农集团今年和各地合作种植了十万亩大豆。

    但这十万亩的总产量也不过6900万斤而已。

    就打其中三分之二能当做种子来种子,那也只有4600万斤,

    这些种子也只能种植大约500万亩的土地。

    扣除掉公司在巴国的200万亩,

    再扣除和西疆、北疆农垦两大公司合作的200万亩,

    那留给其他地方就只剩下了一百万亩。

    最重要的事,这剩下的一百万亩,除了公司自己使用外,就必须优先考虑黑山省的种植户。

    因为双方可是签过协议的,黑山省拥有高产一号种子的优先购买权和使用权。

    “那行吧,三十万亩就三十万亩,张董,那咱们就这么说定了啊,后续咱们再慢慢的研究……”

    领导一看牧农这边,确实是拿不出多余的种子来了,也没在逼迫。

    张牧顿时苦笑,领导倒是说的轻松,

    但张牧估计要拼了老命,才能挤出30万亩的种子来。

    而且,这还不知该如何向黑山省那边交代呢。

    …………

    于是等领导刚一离开

    张牧立马就打电话给了黄建锋。

    “喂,黄总,现在咱们大豆种子筛选的咋样啦?出种率大概有多少?刚才领导过来,说想要和咱们合作种植100万亩,我好说歹说,才将种植面积缩减到了30万亩。”

    说到这里,张牧不由苦笑了起来。

    “哈哈,老板您放心吧,咱们这边的筛选非常顺利,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出种率大概能达到百分之八十五左右……”

    听到这里,还没等黄建锋继续说下去,张牧立马就惊呼道:

    “什么?有这么高?”

    百分之八十五?

    这不是说,今年大豆几乎都能做种子了?

    这也太恐怖了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