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凤笛江山情 > 第六十一章 萨尔浒之战--莽断

第六十一章 萨尔浒之战--莽断

    军队行至吉林崖已是申时,此时天色渐晚,杜松将整支军队驻扎在山坡上,为的是占据高处能俯瞰地面便于侦查敌军军情。可他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似乎忘了一件事,一件以往打战时不会遇到的事,那便是这天天气非常不好,即便站在山坡上朝敌营方向望去也望不到什么,除了纷纷飘落的雪,还是纷纷飘落的雪。

    杜松站在悬崖边朝四处望了望,灰暗的天空就像他的心情一般,沉重,沮丧。他望着天空叹了口气,不禁回忆起了他这些年来的军旅生涯。杜松年少从军,自小耍得一手好刀法,一口大金刀耍得虎虎生风,也曾以此担任过万历贴身金刀侍卫,后因万历提拔上战场,战场上的他,喜欢抡起袖子露出黑黝黝的两条大胳膊,舞起大金刀令敌人闻风丧胆,所向披靡,鲜有败绩,故人送外号“杜太师”。不过此人虽作战勇武,但却不见得是名合格的元帅,此次用他出征,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种无奈,因为一来关内起义越来越多,明军两线作战,一将难求,二来熟悉辽东作战的将领不多,此次分兵进军又需多位能干的辽东将帅,这样一来杜松便由一位出色的将领被提拔成了元帅。

    望着前面灰蒙蒙的一切,杜松踌躇不决,若进攻,则找不到目标;若撤退,一来颜面无存,二来风险也极大。他陷入两难的境地,在悬崖边上徘徊着。

    “报杜帅,我军发现敌军大致地点!”正在他一筹莫展之际,柴国栋前来通报。

    杜松听了又惊又喜,忙问。

    “在何处?”

    “回杜帅,就在这吉林崖南,铁背山脚下!”

    “人数多少?”

    “额...”柴国栋停了停。

    “多少?!”

    “回元帅,因雪太大,无法完全看清,只是看见些许星火,并伴有兵器马蹄声,故判断是敌军所在!”

    杜松听到这里摸了摸络腮胡来回踱步思索再三,一副老年稳重的样子,不一会他便道。

    “贼奴居山脚我居山腰,如今我们居高临下,若以箭射之则必能达,传我令,见星火处,万箭齐发!”

    “遵命!”

    柴国栋下去后不久,便见山腰上,风雪中箭弩齐发,如飞蝗至,随着几阵攻击下去,杜松忽见山脚下星火俱灭,兵马俱静,远远望去又只剩下呼呼的风雪声。

    杜松望了望不明情况,为探明缘由,他又下令。

    “点火,以火箭击之,我倒要看看他们在搞什么鬼!”

    听杜松下这道命令,一旁正挽弓射箭的大龙和助他的那名士兵都愣住了。

    而一旁的柴国栋听了似乎也吓坏了,忙提醒道。

    “杜帅万万不可,如今我军在暗敌军便无法进攻,若引火击之,则我军转明,如此一来暴露我军位置,敌人由暗击明,则我军无反攻之机也!”

    杜松怒道:“你知道甚,如今我就是无法看清敌方形式便是要点燃照明顺便引燃烧之,如此一举两得之计甚秒,你懂什么!”

    柴国栋皱起眉头继续劝道:“杜帅万万不可啊!倘若我军转明,即成贼奴之明靶,只能生生被射杀啊!”

    杜松脸一横:“柴参将,你要明白你的职责所在,冲锋陷阵才是你的责任,再说了,我既任元帅,战略一切都得听我指挥,你这是要犯上吗!?”

    柴国栋急了,忙跪在地:“杜帅,点火并非小误,实乃无可挽回的灭顶之灾,若非如此,我又岂敢顶撞元帅,望元帅三思,此火切不可点啊!”

    “柴将军,这里元帅为大,我们做大将的都没说话,你一个参将在这里凭什么指手画脚,元帅此计甚妙,你休再多言!”杜松身后,一个小眼将军喝道。

    “张将军说的没错,我们做军人的当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此刻歼敌为重,兵贵神速,当速速以火攻之,以免错失良机!”那张将军身旁,一个微胖将军发言到。

    “杜帅,柴将军所言不错,不可点火,若一意孤行,我等将万劫不复!”柴国栋身旁,那名王将军也跪下说到。

    “都别再吵啦!以火攻之乃上策,我意以绝无需多言,来人,点火,以火箭射之!”

    “是!”一旁便有士兵吩咐了下去。

    “不可啊元帅,如此一来便是自寻死路啊!”柴国栋仍欲力谏。

    杜松一脸不耐烦了。

    “柴国栋,我已经给了你面子,你若再执迷不悟休怪我以军法论处!”

    “柴将军,这黑块头不听劝,我等再力谏也无用,他若寻死便让他去,我等可不愿陪他,依我看,此刻不如寻机逃之,否则留与此便是枉送了性命!”柴国栋身旁的王将军小声劝到。

    柴国栋想了想觉得有理便不再谏言。

    此刻火把点起,众军士引火射敌,不一会儿箭矢所落之处一片火海,杜松看了看甚是得意,竟兀自忘形起来。

    正得意间,随着一声闷响,身旁一名士兵中箭倒地,还没等他反应过来,接着箭便如骤雨而至,噼噼啪啪射在岩石上,射在地面上,士兵们也一个接一个中箭而倒。

    “到底是怎么回事?”杜松气急败坏的责问到。

    可此刻没有一个人回答他,士兵们争相逃命,将士们也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不许跑,都给我回来!”杜松手握那大金刀试图阻止着逃跑的士兵。

    他砍翻了一个又一个逃跑的人,却没有拉回一个,也正在他无计可施之际,一支漆黑的箭刺破黑夜,带着呼呼的风声飞来,结实的插进了他那厚实的后背,箭簇刺穿前胸带着几丝鲜血出现在他眼前,杜松绝望的望着这支从暗处飞来的箭,他缓缓转过身,但紧接着,十几支飞箭如雨点般打在他胸膛上,将他硬生生的射成了个筛子。

    “死贼奴,我日你祖宗!”

    这是他留在这世间的最后一句话。随着金刀落在雪上,杜松双膝跪着而亡。一辈子的戎马生涯,一辈子的风光无限,只因一朝未居其位便饮恨九泉!

    吉林崖被攻破后众将士树倒猢狲散,但狡猾的金军却没打算放过他们,因为他们信奉一个理念:斩草除根!

    借着杜松点燃的导向灯,金兵从某处杀出,而听到他们的杀喊声的明军此刻才知之前的那所谓的星火兵马声不过是他们布下的诱饵,其真正的主力根本屯在铁背山顶,而他们,才是真正的利用居高临下的优势并以暗击明。此刻明军败逃,金军骑兵借着地形优势一路冲下,以猛虎下山之势将溃散之军逐个击杀。

    这些靠两条腿跑的明军哪里跑得过四条腿的战马,一个个便如移动的活靶子一一被杀,其中也包括之前拥护杜松的那两名将军,而柴国栋和那位与他站在一边的王将军,也被金兵追上,虽经过一番苦战,但也仍不幸马革裹尸。原约一万人马的杜松部基本被屠殆尽,只剩一路背着大龙的那名士兵他们俩。

    那士兵凭着出色的脚下功夫一路出逃,硬生生的将金兵抛在脑后。

    “诶我说兄弟,你怎么跑得比马还快?”

    那士兵笑道:“这个有机会再说,先跑赢那些跟屁虫吧!”

    他们身后,仍是十几骑对他们穷追不舍的金兵。领头的便是之前在赵梦麟手上救回大贝勒的四贝勒,此人弓马娴熟,武艺高强并能文能武,是几名贝勒当中唯一一位识字的贝勒,极受努尔哈赤喜爱,此刻他见前方士兵脚下生风非寻常人便请命追之。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