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道向西行 > 第五十八章 两国休兵

第五十八章 两国休兵

    王鼎铭的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他还是看清了汗国现在的处境,多恩心中苦笑,如果不是帖木儿派他来,自己真的不愿意接这个活儿,这种没有主动权的谈判太难受了,希望以后不会再有了。

    “大人,不知那七千名士卒的赎金可否降低,汗国如今确实拿不出来。”

    此话一出暴百川等人大喜,如果不是现场还也别的人,肯定就跳起来欢呼了,多恩终于妥协了,王鼎铭还是打到了他的七寸。

    “使节玩笑了,如果贵国区区七万两白银多拿不出来,那如何和我大乾进行贸易呢,难道是以物易物吗?”

    见王鼎铭有些嘲讽,多恩咬牙问道:“七万两汗国可以拿,不过大人必须同意两国进行平等贸易,双方结为兄弟之国。”

    “不可能,多恩你要想清楚,老夫没有再提让帖木儿接受皇帝的册封已经很给你面子了,这兄弟之国就不用再想了,至于那平等贸易倒是可以商量。”

    “铁器和矿石必须可以接受贸易!”

    “你确定吗,难道老夫要让你们重新武装起来再挥师我西北道吗?”

    “王大人,本官保证,只要两国可以自由贸易,汗国绝对不会再向大乾派一兵一卒,双方休兵,永结同好如何。”

    听到这话王鼎铭笑了,看着多恩道:“老夫能相信你的话吗,使节,这里现在没有外人,如果真想要这些物资,那就拿出点真东西来吧,否则再怎么谈也是耽误众人的时间。”

    ......

    随着多恩的屈服,又过了两天,在双方不断的讨价还价下,定稿的和谈文书也终于出炉了。

    1.昌族大军在十天内全部撤出南关城,并移交给南疆军团接管,所以已经迁移走的南关百姓全部再送回南关

    2.两国正式休兵,大乾在南关城外十里出修建榷场进行双方贸易(包含铁器、矿石等物资),榷场由甘南府下辖管理

    3.大乾释放包括莫拓在内的约两万名昌族俘虏,不过此条要等到正式接手南关后才会进行移交

    4.昌塞汗国交付大乾十万两白银俘虏赎金,并作为主动进攻方赔偿大乾白银一百万两、战马五千匹、各类牲畜一万头

    签完和谈文书的多恩苦笑几声,他已经尽力了,只不过汗国的弱点确实太多了,这样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拿着文书的他向王鼎铭等人告辞后,带着伦德等人快步离开石桥,准备向帖木儿禀告着最终结果,而王鼎铭这边依然在训练士卒,毕竟南关一日没有真正回到手中就一日不安心。

    ......

    “这份和谈文书是不是太苛刻了。”

    回到南关后多恩等人将文书给托托不花看后,引起了他的不满,多恩强压着怒火回道:“大殿下,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如果没有贸易,那汗国只能再度冒险开战了,可现在哪里还有士兵呢。”

    听着多恩的话和大殿下这个词,托托不花不说话了,是啊,如果不是他和莫拓,汗国怎么会轮到如此下场,说不定现在早就打到甘肃府了,不但可以收刮不少钱财还能逼迫大乾进行正常贸易。

    “行了,既然都签了,再说这些也没什么用了,我已经将结果快马送回汗国了,所有要给大乾的物资也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南关,大家各自准备吧。”

    说完这些,有些不高兴的多恩便找了个借口向托托不花告辞了,望着远去的多恩,托托不花再一次握紧手中的拳头,眼神中流露出些许不甘。

    ......

    这次是真的停战了,暴百川派出一个卫的石桥军配合着三个营的西疆军开始试探性的去接管南关,结果托托不花等人确实按照合约将南关还给了他们,自己则率领大军驻扎在南关城外十里处,等待着下一步的交接。

    随着南关的回归,清点户籍、安抚百姓、修复城墙、建造榷场、双方交换俘虏和物资,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王鼎铭将和谈的结果快马加鞭的禀报给了天授皇帝赵崇,不但得到了他的大力赞扬,还赏了他一柄玉如意以资鼓励。

    石桥府衙

    王鼎铭、黄思泰、王文延、暴百川和即将上任南关县令的王三坐在一起闲谈着,这战事终于尘埃落定了,众人的心也都松了下来,上任南关县令因为丢了南关被罢免了,至于信任的县令,那自然是原来的石桥县丞、暴百川的头号狗腿子王三的了,毕竟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百川,虽然此次陛下将秦山观升为了秦山道门,不过你一定不要轻举妄动,毕竟你的新教义现在京师是什么态度还不知道呢。”

    见黄思泰有些忧心的提醒着暴百川,王鼎铭摆了摆手,“思泰说的有理,你现在既然管理了整个甘南府的太极教,就一定要多注意影响,当然,也不用过于谦虚,如果真有人敢乱来的话你就找爷爷。”

    “这边的事情完结了,我们也马上要回甘肃府了,以后别忘记多来看看我们,对了,多去石崇那边走走,南关重建后,他的定西军也驻扎在了南关,这么近的距离,日后还是要多亲近的。”

    “请爷爷和叔父放心,孩儿明白。”

    “恩。”,见暴百川这样,王鼎铭等人也心安了下来,随即看向坐在一旁战战兢兢的王三,“王县令,现在你既然成为了新任的南关县令,一定要多注意百姓民生,毕竟那边刚结束了战事,百姓还是极为惶恐的,陛下也说了,南关三年内减免所有的赋税,你就安心带着大家恢复吧。”

    “是,请总督大人放心,下官一定竭尽全力造福南关百姓。”

    “对了,你已经是七品县令了,再叫王三就不合适了,这样吧,让思泰帮你取个新名字吧。”

    见王鼎铭这样说,激动的王三立刻起身向黄思泰作揖,只见黄思泰沉思片刻后开口道:“既然你负责镇守南关,那以后不如就叫王镇南如何?”

    “王镇南,好名字,好名字,镇南多谢大人。”

    王三,额,应该是王镇南念叨了一下后,又朝着黄思泰行一大礼,感谢他帮自己起的这个新名字。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