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四维囚牢 > 第五章 逻辑学和宇宙学

第五章 逻辑学和宇宙学

    “诶,陆瑾安,你今天怎么迟到了呀,这可一点都不像你。”第一节课下课,坐在陆瑾安前面的女生好奇地转过头来询问。

    “哦,没什么,昨天晚上看书看得晚了一点。”

    陆瑾安上课的时候一直控制自己的困意,现在下课,只想再休息一会,没有具体回答女生的问题,轻描淡写回了一句。

    不过,这样的说话风格,也倒符合陆瑾安在同学们眼中的印象。

    陆瑾安的成绩很好,在恒阳一中“稳三争一”,稳定在学校前三,时不时考个校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大学霸。学霸嘛,自然都是有一些怪癖的。

    陆瑾安的怪癖就是:高冷加面瘫。和别人说话的时候,能用一句话绝不用两句话,能用一个字绝不用两个字。

    ——当然,根据大多数同学对他的评价,陆瑾安只是话少了点,人还是挺好的。同学们向他问个什么问题,他回答时虽然字数少,但只能是说是“简明扼要”,而不是“敝帚自珍”。

    而看到陆瑾安已经两臂交叉放在桌上,只差把脑袋往上面一放就进入睡眠状态,女生也没有再问“读的什么书啊”这些问题,“哦”了一声就把头调过去了。

    陆瑾安的同桌解宜华倒根本不管,用肘顶了一下陆瑾安的手臂,侧着脸就对陆瑾安挤眉弄眼起来。

    “少来,”陆瑾安白了他一眼,“我困了,趁下课睡一会儿。”

    陆瑾安知道同桌兼好友挤眉弄眼是为什么,前面那个女生经常在下课的时候转过头来问陆瑾安课程上的问题,频率之高和她还不错的成绩完全不搭。

    要说这隔三差五掉头只是为了问问题,解宜华可不信。

    不过,陆瑾安倒是没想过这些,既然是同学,对方问到什么,自己要是知道的话帮忙解个惑,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之前陆瑾安就不太关注高中生之间男男女女的这些小心思,昨天被他撞上四维空间这一桩事情,暗恋什么的,对他更是一点吸引力都没有。

    学校一天一共五节大课。一节大课一个半小时,然后休息二十分钟。上午两节、下午两节、晚上一节。

    对于重点高中,除了比较常规的理化生史地政这六门专业性课程,语言、数学这两门基础性课程以外,还有逻辑学和宇宙学两门学校要求必修的课程。

    ——是否开设最后这两门课程,它们的开课质量如何,也是判断一所高中是不是重点的重要依据。

    逻辑学,其实是大学哲学专业中的一类,主要学习逻辑学、数学、计算机和哲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培养能够运用哲学思维认识、分析理论及现实问题的能力。

    因为要进行公理化方法、形式化方法和语义分析等方面的训练,所以这个学科非常抽象,需要进行大量的思辨性质的脑力活动。

    也正是因为如此,虽然现在政府鼓励有条件的高中也开设这门课程,但是整体普及率不高。一方面是高中生往往对这门课不感兴趣,另外一方面也是合适的老师不太好找。即使是开了逻辑学的学校,往往也是放在选修课程里。

    至于恒阳一中为什么把它设成必修?

    别问,问就是一中特色、校长要求。

    而宇宙学就受欢迎多了。

    宇宙学,名字起得非常壮阔,研究宇宙的学问。

    不过,它和传统意义上的天文学还有很大的差别。天文学研究人类触及不到、只能通过各种科技手段观测的宇宙空间和宇宙现象。而宇宙学,其实是研究人类已经踏足、或者即将踏足的宇宙空间。

    ——把这门学科叫成宇宙学,可能是那些前人希望有一天,人类的脚步可以遍及整个宇宙,让这门“宇宙学”真正可以讲授整个宇宙有关的事情吧。

    一千年前,人类的载人飞船终于突破了太阳系的限制,抵达半人马座三星,宣告着人类正式进入星际文明时代。在那之后的数百年里,载人飞船技术的研究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进入宇宙空间的人也越来越多,在太阳系之外的类地行星上,人类逐步建立起一个个殖民地。

    而由于不同的殖民星球的状况各不相同,相比于已经经过数千年建设的母星来说,又急需大量专业人才参与建设研究。所以,为了解决这个巨大的人才缺口,也为了提高年轻人建设异星殖民地的意愿,“宇宙学”应运而生。

    比如半人马座三星,人类在这个星系的行星上发现了种类数以千计的超基因生物。

    它们在生物学上的进化谱系是什么?

    超基因和超能力的本质是什么?

    如何更加高效地在人类身上重现超能力?

    如何更科学高效地培养超基因生物,并对它们的能力加以利用?

    还有行星vagra,被称为最孤独的行星。它不围绕恒星旋转,也没有围绕它的卫星。独自一个稳定地停留在宇宙空间里。上面却有着丰富的矿藏和生物质发光体。(vagrant是英语里流浪汉的意思,这里取了前面几个字母)

    vagra为什么没有自己的恒星?

    它上面的生物质发光体是不是一种有“种群意识”的特殊生物?

    如果生物质发光体是生物的话,人类又该如何与之进行沟通?

    …………

    还有人类几个主要异星殖民地的基本文化和地理情况……

    宇宙学,就是要研究这些问题。

    不过,对于高中生来说,这些问题都太过复杂,根本超出了他们解决的范畴。甚至很多问题,连理解其问题实质都很困难。具体的钻研,要到大学阶段才开始。

    也正因为此,高中阶段的宇宙学课程,主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宇宙学的课堂,也往往变成了类似“十万个为什么”“×××未解之谜”的现场交流会。

    学生们一方面向往那个奇异的世界,可以在这门课上尽情放飞自己的想象力;另一方面,这门课的上课氛围轻松,没有让人头疼的习题,只需要像读故事读小说一样看看教材,就基本可以应对考试。

    这样一门神仙课程,让高中生怎能不爱?

    “诶,瑾安。你觉得超能力的本质是什么?我们能用科学去解释吗?”

    晚上的宇宙学课堂上,又到了自由讨论环节。向来对宇宙学兴趣浓厚的解宜华拉着陆瑾安就聊起来。

    “超能力的本质?”

    陆瑾安一怔,这个问题在人类的研究里一直停留在猜想阶段。

    “我觉得,这个看具体是哪种类型的超能力吧。”

    人类发现超能力一千年,期间把已经出现过的超能力进行了归类整理。相关的类似技能图鉴的书还常年待在热销榜上。

    “目前被发现、记录的超能力不是大概分成这两类吗,元素型、感知型、意念型——当然还有一些不能归入这两类的超能力,不过数量很少。”

    “对,我知道。元素型就是一些喷水、喷火的能力,感知型和意念型更神奇一点,前者包括透视、预知短时间内的未来之类的,后者比如心电感应、意念移物。”解宜华侃侃而谈,说起这些,他可是行家。

    “是。”陆瑾安突然陷入沉思。

    要说以前,他比较赞同京华大学一位宇宙学教授的观点,不同种类的超能力差别很大,不能因为人类都无法理解,就把它们归类到一起。

    像意念型中的心电感应,可以用变异的大脑皮层可以发出强脑电波来勉强解释。

    但变异的脑波就肯定无法解释喷水喷火这类元素型超能力。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