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如果想让实验万无一失,只能是将载体转入一个单独的实验室中。况且这次我们的实验目标是制出高维度的事物,并且要以此论证多维的存在,所以更需要一个类似于栖息地或者是独居房间这类的环境,不能让实验体始终与那些永不可能出现高维度的器材处在一起。”翟慬站在实验室里,看着一旁安放着“四维人形物载体”的封闭箱,不禁皱眉,心里不断地吐槽这麻烦到极致的东西。

    一年以来,国家精英团•多维空间研究队一直在证明四维世界的存在和它的可创造性,可以说是想尽了一切办法,试过思维论证,试过哲学透析,试过理化中的逐层论证……反正能试的方法都试过了,但都没能成功。无奈之下,科研队只能改变思路,尝试以事实证明,但如果想以实物来验证它的存在和可创造性,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四维实物以及创造的方法。后来在多人的推断论证下,他们找到了制成四维实物的方法,方案与器材都完整齐全,动手去实验后,结果却大失所望。本以为完美无缺的实验设计,却出现了难以探查的漏洞———“四维人形物”的思想思维没有植入载体。但思想思维是一个虚物,这导致引入思维的步骤极难实现。虽然科研队已通过一种在封闭空间中提取的方式拿到了三维人最简单的思维分量,也将其通过化学途经固化了思维分量,也成功地将其从虚物转化成了类似基因链的实物。可在植入过程中,由于思维分量的实体毕竟是虚物转化成的,所以极难将其封闭,总会由于三维世界中的万有引力而被引走一部分。科研人员一连提取了三次思维分量都是因为引力从而被引出实验体并且消散了。所以,翟慬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虚拟一个四维世界,成立一个独立空间,通过科技手段,强制这一空间失去所有的引力与干扰,然后将载体转入这一空间,再将思维分量植入载体。

    “但是翟姐,如果安置于一个独立空间中,一旦实验成功,高维度实验体就会变为活体,到时候,如果它单独掌控了那一方独立空间,并且逐渐运用它的四维中的能力,将外界的三维控制,后果不堪设想。换句话说,您怎么能保证它不会用四维的超能力来毁掉这个对于它来说是降维宇宙的三维世界呢?或许很可能对于它来说,毁掉咱们三维世界,就像我们毁掉二维世界一样简单,就比如我们随手撕掉一张白纸,任意一张白纸就是一个二维空间,三维人撕毁它,不是简简单单么?”许剑涛的话确实值得深究,毕竟虽说距离实验只差一步,但这一步足以让研究队止步不前,望而生畏。

    翟慬一时陷入两难。

    她也曾考虑过这一问题,但她并没有想到四维实物能操控三维世界这一方面,况且,这种实验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倘若真像许剑涛说的那样……

    啧,进退两难啊。

    “但你的意思是要放弃吗?”陈淑贤看见翟慬陷入沉思,反问许剑涛一句,“我们科研队精心准备了这么久,就是为了这一场实验,半路放弃的话,不亏吗?”

    “淑贤说的有道理,”翟慬抬起头,“小许,你的担忧是有道理的,但你还记得我们本次实验的初衷么?我们此次实验之所以要进行,是因为要通过实验证明四维空间的可创造性。小许,思维分量植入载体只是一个瞬间,而我们目前只要得到这一瞬间的成果就可以证实四维空间的可创造性了,至于制造出的四维实物能不能存活或者是它会不会控制三维世界,我们不知道,我们也没有义务知道,因为假设它对我们能够造成威胁,我们只需要用提取器将还不能适应三维环境的四维实物中的思维分量进行拆分就可以了,不用多虑。”翟慬收拾了桌上的一沓写满公式和表达式的草稿纸,抬起头看着许剑涛:“所以,按我说的做,可以么?”

    许剑涛点点头。

    “那就收拾器材吧,尽早做完尽早收工。”翟慬看看其他队员,然后去一个保险箱里取出了思维分量的凝结物。

    那是一个很小很小的蓝色球形物,被浸没在一烧杯的缓缓散出微弱光的化学液体中。虽然这东西看起来显得微不足道,但却是科研队一连好几个月呆在实验室换来的成果。

    载体已经安置在了那个独立存在的空间里,那里面的所有东西都像平常一样摆在原有的位置上,安然无恙,但又确实是通过科技手段消除了所有的引力,成为一个可以独立存在的个体。

    实验开始。

    翟慬和陈淑贤在消除自身引力后走进空间,瞬间进入了缺氧状态,由于空间中的引力全部消失,氧气无法向平时一样自动游离,所以只能是人体自身去寻找氧气。

    实验不难,但操作却要极其细致,哪怕是有几纳米的偏差,也会导致实验的失败,所以这次实验非常耗时。

    实验室外等着的那六个人透过透明玻璃看向里边,满脸严肃与紧张,他们甚至是因为害怕实验不能成功从而不敢坐下,生怕坐下后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就会被分散,从而错过任何一个细微的环节。终于,在他们站着等了将近三个小时后,他们看到翟慬扔下了实验器材,走出了实验室。

    “翟姐,怎么样?成功了?”许剑涛开口问道,看得出来他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结果,尽管他已经目不转睛地在玻璃外盯了翟慬将近三个小时。

    翟慬叹气。

    许剑涛又看看陈淑贤,但看见的却是她一脸的失落和有气无力的摇头。

    许剑涛神色一僵。

    所有队员都沉默了。

    “或许我们应该换个方式让思维分量在载体中存在。”翟慬打破了这长达十分钟的静默。

    “翟姐,哪里出问题了?我们在外面看着,没有发现任何的操作问题,而且思维分量从始至终都没有因为外界干扰而消散,这次失败又是因为什么?”曹询问道,他显然很不能理解。

    “是你所说的那样,此次实验非常成功,中间没有任何一个操作出现失误,更没有任何一点思维分量消散,我们人为的步骤中已经消除了所有的会干扰到实验的问题,但现在导致我们的实验不能成功的地方,就是因为这个四维物体还没有生命,无法选择与思维分量进行结合,从而达到我们所期盼的结果———也就是让四维物体中存在思维分量,并且能够融成一个活物。”翟慬叹气,看看时间,已经是七月十二号的三点了。她转身关上了实验室的门,看向其他队员:“不早了,又让各位就在这里加了三小时的班,奇数月的十二号本就是休息日,但是却因为一个实验耽误了三个多小时。都回吧,回家休息休息,上次的假期就没让各位回去,还一连让你们累了好几个月,快收拾东西,回去看看家人,放松一下吧。”

    众人散去。

    翟慬整理了实验器材,收拾好自己的生活用具,换了衣服,和陈淑贤一同离开,最终,二人在一个岔路口分开了。

    “唉……”翟慬一拍脑门,心里想着:这破实验真是要命,一连研究了这么久,最后还得植入思维分量,到头来还得怨自己,选了个什么破四维人进行研究制作。等到下次再制作四维物的时候,我绝对不选择做个人出来,做草履虫不比做这破玩意简单么?

    “可惜啊……四维人体都做出来了,现在反悔真是太晚了,还是想想怎么做成功吧……”翟慬一边沿着那条悠长的小路走着,一边由浅入深地思考实验漏洞。空无一人的小路走到了头,可翟慬却还没有想出如何改变实验思路。在小路的尽头,她转过弯,绕过一棵大榆树,沿着另一条小路又走了十几米,再次转弯,不远处是一条车来车往的大马路。

    翟慬在马路边停下,抬着头望着刺眼的红灯出神,脑子里依旧是实验。

    马路对面有一个有先天性经常失忆这种病的孩子,而且她的智商一直停在三四岁时。她常常忘记自己的家人、自己的朋友以及许许多多重要的事情,这也就导致她的家人必须每天都去反复地告诉她自己是谁,但第二天一醒来,她又会忘记,家里人只能再次告诉她。小孩长得挺可爱,但眼神呆滞,毫无生气,她每次回家,都能在路上碰到这个小孩,慢慢的,她发现小女孩喜欢吃糖,尽管她不会记得糖的样子和味道,但每次回家的时候,翟慬都会送她一个棒棒糖。

    远远的,翟慬看到孩子的母亲蹲下去问她:“你怎么又跑出来了?都快四点了,你跑出来做什么!”女孩的母亲有些不耐烦,问道:“你记不记得我是谁了?”

    孩子想摇头,但迟疑了,紧紧盯着母亲,皱着眉头拼命地想。

    “我是你的……”

    “你是我妈妈!”

    “!”

    “妈妈三十五岁,现在这条路叫陌栩路,今天是七月十二号,这些不是妈妈告诉我的,是我想努力记住的。”

    女孩的母亲一脸错愕,然后就抱住孩子哭了。

    翟慬看着孩子,也觉得很不可思议。

    孩子突然抬起头,与翟慬对视,什么也没说。

    翟慬看到她的眼神,突然从中感受到了一种能弥补实验漏洞的东西。

    “……是我想努力记住的……”这句话久久回荡在翟慬脑海中。

    红灯变绿。

    翟慬从人行横道通过,刚刚迈出几步,突然间,她想通了。

    三维世界中,所有的感情与想法都是由自我的主观意识产生的,换句话说,在三维世界,只有自己在主观上想去做某事,这件事才能在三维人的脑子中出现,所以,如果想让四维物体在三维空间中有思维,不能强制将思维分量植入载体,而是要由它自己通过主观意识产生思维,就像那个孩子一样,她的家里人每天都去强迫她记住家庭成员是没有成果的,只有当孩子真正要去自己记住的时候,才能把她想记住的记住。

    “我明白了……”翟慬抬起头,突然听到耳边有车通过的声音,想跑开时已经晚了,然后瞬间倒在地上,感觉胸口很痛,紧接着就失去了知觉。

    车停下了,人倒在了一片血泊中;路边那个恢复记忆的小孩突然跑过来推推她,嘴唇开合,似乎是在喊着她的名字,但她听不到;警车的灯映到她眼里,时红时蓝;救护车上下来人,带着她的身体离开了……翟慬好像是失去了知觉,感觉不到疼痛也听不到他们在说什么,但又能清晰地感触到身边事物的存在,像是死了又像是晕了。她觉得这种半死半活的状态很累,所以她选择了闭上眼睛。

    就这样长眠也好。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