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重走丝绸之路 > 第4章 巨额奖金

第4章 巨额奖金

    郑中玉厂长在酒桌上就当场决定,第二天上午请王嘉福到厂里领“技术发明奖”,奖金120元,安排办公室主任于丽芳带王嘉福领取,并强调厂部要马上下发“嘉奖令”红头文件,通知厂工会撰写“喜报”,张贴在厂门前的告示栏上,告知全场职工。

    郑中玉是个粗中有细的人,他安排办公室把王嘉福去往千合市的车票退了,重新买第三天的票。王嘉福起初支支吾吾,说“我还得去纺织厂报到呢!”但看在郑厂长真情满满,更是看在钱的面子上,爽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早晨7点多钟,办公室主任于丽芳来到招待所,把一张有座位的车票塞进王嘉福的手上。那年月,想要买到有座的长客票,非得有点关系才行,否则你算你起大早到窗口排队买票,也未必有座。

    早餐依旧在小食堂解决。之后,于丽芳带着王嘉福从日用化工厂的正门进入厂区。厂大门前果然张贴一张用大红纸书写的“喜报”,引得过往职工驻足观看,啧啧称赞。

    王嘉福到财务处领到了120元,他把12张大团结折叠起来,小心翼翼地揣在裤兜,心怦怦乱跳仿佛要冲破胸膛。虽然自己是穿越之身见过大钱,但置身当世,他还头一次见过这么多钱,而且是自己挣的!

    要是在后世,区区120元只是两个人一顿饭钱还兴许不够,但在现在,这可是普通工人三四个月的工资钱。他要尽量保持平静,显示出成熟,像没事儿一样,尽可能不让他人看出蛛丝马迹。

    李志国带着女儿李萌萌也赶到厂部,与郑中玉厂长及主管生产的副厂长赵福春汇合。

    “你看我家闺女,从昨晚回家开始就闹着今天要过来,要看看日用化工厂的生产线。”李志国没说实情,其实李萌萌是闹着来跟王嘉福学小提琴。

    “欢迎李萌萌同学参观我们厂!就当暑假期间在企业实习嘛!”郑中玉反应机敏,给孩子进厂房生产线找了个最合适的理由,“这孩子,将来一定能有大出息!”

    “老李,其实让萌萌学点乐器并没有什么坏处,可以陶冶情操,调节书本学习的枯燥乏味,有助于主科学习。”王嘉福在李萌萌的央求下,对李志国说:“你看我小时候就是这样,如果不赶上特殊年代,我考个大学应该一点问题都没有。”

    看在王嘉福的面子上,李志国点了点头,道:“那就这么办吧,还不快感谢嘉福哥!”

    乖巧的李萌萌上去就挽住王嘉福的胳膊,宛如兄妹,微笑时露出两颗可爱的虎牙:“哎妈呀,谢谢嘉福哥,谢谢!”她又转过头,欢快小鸟一般对李志国道:“谢谢爸爸!谢谢爸爸!嗯,什么时候给我买琴呀?”

    “等找个礼拜天、我休息的时候吧!”李志国不紧不慢道。

    郑中玉在一旁蔑视地看了王嘉福一眼,心说,这小子真有点狂哈,真是年轻气盛。要知道那年月考大学只有百分之五的录取率,一般人是考不上的。

    王嘉福也感到自己言辞不当。可又一想,自己一个后世的博士生,难道现在考一个大学还难吗?

    一行人在郑中玉的带领下,走进了日用化工厂的厂房。

    说是日用化工厂,其实这个厂是专门生产香皂、肥皂、洗衣粉的专业厂家。有十几个厂房,里边安装的绝大多数是一些稀松尿裤的老式设备,包括香皂专用搅拌锅、方形皂推条机、异形皂成形模具、出条机、切皂机、水冷式压皂机、洗衣粉生产机等等。

    许多工序都是手工操作,比如投料、监控,香皂和肥皂的包装、清点、质检,洗衣粉装袋、封口,成品运输等等。工人们推着人力小车在厂房内行走,运送货物。

    最牛的一条生产线,就是王嘉福给支招“技术改造”的那台香皂包装生产线,是全厂的宝贝。这台机器还在试运行阶段,由厂技术科监控和指导,安排每班16人,共计64名技术能手、优秀工人组成的队伍,四班三运转。

    四班三运转就是每个班组上两个白班(8时至16时)、上两个中班(16时至24时)、上两个夜班(24时至次日8时),然后休息两天。这样可以保证设备24小时全马力运转,休人不休马。

    王嘉福看着这条流水线,心里就想乐。

    郑中玉简单地给大家讲解生产流程。

    技术科长孙晓刚风风火火地跑进车间,对郑中玉说:“郑厂长,风扇买回来了!”

    “好,赶紧安装上试试!”郑厂长道。

    一会儿的功夫,工人师傅将电风扇的外包装卸下,风扇头、立柱、底座用螺丝一组合,一台崭新的电风扇矗立在流水线的出口。接上电源,按下开关,一缕清新的风快活地向前吹去。

    运转中的绿色传输皮带上,一个个香皂盒间隔十厘米,从风口经过,像接受检阅的士兵。

    电风扇吹了六七分钟,也未见吹走空香皂盒。

    “咱们不能这么傻等,这皮带上一天也不会有几个空香皂盒经过!”王嘉福表演般地说道:“去拿几个空盒来,混在装了香皂的盒的中间,让它们从电风扇前经过。”

    “对,赶紧,试试好不好使!”郑中玉昨晚酒壮英雄胆,答应第二天给王嘉福发奖金,还下文件、张贴喜报,觉得有点太过于着急。从理论和常识角度看,风扇吹空香皂盒一点儿问题没有。可是万一不好使呢,不就证明自己决策失误,闹了天大的笑话!

    一工人捧来了十几个空香皂盒,先丢到风扇风口下,没等落到皮带上,就被强大的风力吹落在地上。

    他又一个个摆放在皮带上,让空盒随皮带经过风口。

    每一个空盒在刚进入风区时,都摇晃着身子,没等到达风力中心,就嗖地一下,被吹跑了。工人们见状,发出连连赞叹:“这招可真灵。这回可不用担心了,省得空盒装进成品箱子,追查下来还要扣我们钱!”

    “你们弄一个篮球网式的大网兜,放在风扇的对面,有空盒被吹落时,直接掉到网兜里,不用去捡,省得吹得哪儿都是。”王嘉福又生一计,“不能用纸壳箱子类的东西接,会存在风力折返的问题。”

    “高!实在是高!你小子太聪明了!”技术科科长孙晓刚哈哈大笑,道:“小王,你这是卖一送一呀!”

    “我们厂的大学生也没有你这两下子呀!”郑中玉感到莫名其妙,摸不清王嘉福的来路,“你真是下乡的知识青年吗?”

    “是呀,我旅行袋里装着大队开的介绍信,还有档案材料,马上就去千合纺织厂报到了。”王嘉福说。

    一旁看热闹的李萌萌叫道:“哎妈呀,嘉福哥,你真太厉害了!嗯,你是全世界最棒的!最最棒的!~!”

    众人还在欢呼,王嘉福心里却想着另一件事。这件事对他来说,无比重大。那就是赶紧回家到千合纺织厂报到。

    这次能够有抽调回城的机会,是他的母亲找千合纺织厂厂部,又找千合市纺织局,阐明自己身体多病急需儿子回来照顾,所以才争取到一个临时工的就业岗位。虽然是临时工,但后世的自己是学纺织学专业的博士生,专业对口,只有进了纺织厂才能发挥自己的才干。

    当年,子女就业问题要由父母所在企业担当。母亲能把事情办到这个程度实属不易,否则王嘉福还得滞留在农村,不知何日是终点。

    更重要的是,此刻王嘉福的灵魂粘附后世华夏纺织大学博士生孙满强的学问与素养,脑袋里装满了后世现代科学与技术。

    他想要运用后世所学的现代纺织工业科技和超前的营销运营手段,改变中国纺织丝绸的生产、营销现状,让古老纺织丝绸文明与现代文明并轨,开发研制世界独一无二的现代数控纺织联合机。让全国各大港口都有千合纺织厂的专用泊位,大小船只每天来往于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重走丝绸之路,开创中国纺织丝绸辉煌的霸业地位……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