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重走丝绸之路 > 第394章 现代化厂房

第394章 现代化厂房

    爱丽丝租用的厂房,面朝新田河,后边是一片高楼,该地域是一个比较僻静的地方。

    不久,爱丽丝将轿车开进有三个大厂房的厂区,车停靠在一个火车闷罐车厢旁。

    王嘉福正在纳闷,就听爱丽丝解释道:“这个闷罐车厢,是我的一个朋友寄放在这里的,车厢暂时用作原料库房和成品库房,左边是原料库房,右边是成品库房。”

    王嘉福自小就对火车有说不清的感情,见到闷罐车厢就激动。

    “呀,爱丽丝真有办法,真聪明。”王嘉福道。

    爱丽丝带着王嘉福进了闷罐车,闷罐车厢内,壁面刷了一层白色油漆,顶棚上布置了十几盏日光灯管。

    看着码放整齐的待加工工件,王嘉福满是欢喜。他随手拿起一个铸铁件,掂量在手上,若有所思。

    “这是刚拉回来的工件,你来的正是时候,我们明天开始加工,试生产。”爱丽丝扇动着长长的睫毛,道:“现在,车床、镗床、刨床都已经调试完毕,工程师是从我们德国曼哈公司聘请来的,叫康拉德·阿齐里,他做生产主管,全权负责生产。”

    “我不太清楚,在香港当地,一般企业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模式?”王嘉福道。

    “我们这里,只有一个生产主管,下设两个副主管,只有三个管理人员。主管负责全面生产,两个副主管分别管几道工序,员工各司其责。”爱丽丝道:“销售团队这块,我单独拿走,与生产完全分开。销售团队有一个主管,一个副主管,其他都是销售人员。”

    王嘉福感受到了香港的管理模式,企业内没有一个吃闲饭的人。jj.br>

    他忽然想到千合纺织厂,脱产的中层干部有一百五六十人,一般干部大约有三百人,企业承受了巨大的负担。

    “下一步,我准备采用责任划分制,把前段的生产环节交给阿齐里主管,他全盘负责,我们制定常规的管理规划。这样,我就可以抽出时间来专门培训销售人员。”爱丽丝道。

    对香港的企业管理模式,王嘉福根本不懂,也不想介入。

    “嗯,香港这边的工作,都由你布局,我不参与,我只想尽快看到你把引纬器保质保量生产出来。”王嘉福道:“下一步的销售工作,你是怎么打算的。”

    “我准备设置几个区域,把全球200个国家和地区划片包干,每个区域设置一名主管人员,每个国家内都开设销售代办,这样,我们的产品就可以迅速在全球铺开。”爱丽丝扇动着长长的睫毛道。

    说着,爱丽丝带王嘉福下了闷罐车厢,两个人走向厂房。

    三栋厂房均有由槽钢绞支座链接主框架,彩钢夹石棉材料作墙壁。每个厂房长七十多米,宽二十米,地面覆盖了一层一尘不染的蓝色塑胶,按照一流的现代化企业的标配制作。

    走进第一个厂房内,南北两排窗子透进明亮的阳光,像在给偌大的厂房塞进一垛垛银锭。室内,铁器的哗啷声,锤头敲打的叮当声,锯齿拉扯时的咯咯声,以及金属的碰撞声交织成一片。

    许多任务人正在调整设备,开空车、预先备料,做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王嘉福忽然想到,他在后世华夏纺织大学有一年到工厂实习时,见到的就是这个景象。

    正碰上康拉德·阿齐里,他与爱丽丝打了声招呼,爱丽丝为其引荐了王嘉福,之后阿齐里便忙自己的事去了。

    与内地不同,没有人陪同爱丽丝和王嘉福。倘若是在内地,哪怕一个车间主任到车间察看工作,也必有三两个随从跟随前呼后拥,沿途遇到的职工必点头哈腰地与领导打招呼。

    而这里没有,大家各忙各的,互不打扰,似乎不曾相识一般。

    “爱丽丝,厂房蛮漂亮的嘛。”王嘉福道:“这个厂房比起我在国内的千合市兴隆纺织机械配件厂,一个天上,一个地上呀,根本不在一个水准上。”

    “你的厂房是什么样子的?”爱丽丝道:“你生病的时候我去过千合纺织厂,当时没心思也不方便进厂房看看,有些遗憾。”

    “砖墙,用角铁焊的屋脊,上面铺上石棉瓦,下面是水泥地面。”王嘉福道:“嗯,就连我们千合纺织厂,也是水泥地面,没比我那个厂子好哪儿去。”

    “哦,我们的厂房要求洁净,洁净的厂房才能生产出高精度的产品。”爱丽丝扇动着长长的睫毛,道:“整个厂房的设计,是按照德国企业的标准和要求做的,我们讲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我国内的厂子要向你学习,向你靠拢,争取在一个水准线上。”王嘉福道。

    “听你电话里说过,给我感觉,你国内的企业好像是临时工棚,在那种厂房里生产出的产品怎么能让人信服呢?过几天,我们去德国赐来福公司了,你到那里就更能体验到现代工厂的生产和管理了。”爱丽丝道。

    王嘉福发现,每个机床旁,划着两个黄色标志的框。便问爱丽丝:“这是做什么用的?”

    爱丽丝像看着陌生人一般看着王嘉福,道:“两个框,一个框内装成品,一个框内装待加工的工件。两者不能混合。这两个框内各有一台小车还没有推过来,车上有个架,用来摆放工件和成品。”

    爱丽丝还真是个企业家的材料,让王嘉福自叹佛如。

    忽然,从厂房东南角,钻出一个王嘉福十分熟悉的身影。

    “唉!那不是风水大师小同学先生嘛!”王嘉福惊讶道。

    “是的,你还认得他?我请他来给企业布置风水,在香港,企业很讲究风水。”爱丽丝道:“我们的厂名“九龙国际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的名字,就是请他给取的。”

    “是的,你跟我电话说过。”王嘉福道。

    王嘉福心想,何止是认识小同学,他能从后世穿越,就是在小同学的指导下完成的。

    可当下,他们却成了陌路,缘际尚未抵达。

    “认识他,头几年他教我们几个通过数字判断身上的痦子。嘿嘿。”王嘉福道:“走,我们去见见小同学。”

    “好的,走!”爱丽丝扇动着长长的睫毛道。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