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秦月当空 > 第五章:李斯归来

第五章:李斯归来

    一个月后,蒙毅传回了好消息,李斯犹豫一番后最终决定回归咸阳。

    那日李斯收到公子扶苏的亲笔信,纠结一番后拆开看了一遍。扶苏在信中言辞恳切地希望李斯能回归咸阳辅佐自己,并在信中点明了李斯当下的处境:“胡亥昏聩,赵高自恃功高专权,若不早归咸阳,早晚必为赵高、胡亥所害”。看完扶苏的书信后,李斯百感交集,犹豫再三后最终踏上了回归咸阳之路。

    李斯到达咸阳时,公子扶苏出城十里亲自迎接。当李斯的车驾到达咸阳城外时,李斯一眼就看到了站在直道上迎接自己的公子扶苏一行,立即命车夫停车,下车后奔向公子扶苏。

    “公子,臣李斯愧对公子”李斯跪倒在扶苏跟前,声泪俱下。

    “丞相,快快请起,切不可如此”扶苏俯身扶起李斯说道。

    “今丞相来归,扶苏心中不甚欢喜”

    “公子,李斯何德何能,承蒙公子如此赏识”李斯就要再次拜倒。被扶苏拉住了。

    “沙丘之事,我知道非丞相本意,乃是赵高胁迫所致,我不怪丞相,丞相辅佐先帝扫灭六国,功不可没。扶苏斗胆请老丞相相助,复我大秦国力。”

    “臣李斯谢公子,老臣必当竭尽全力辅佐公子”李斯信誓旦旦地对扶苏表着忠心。

    扶苏知道李斯是真心实意。得到李斯辅佐,扶苏的压力会减轻很多。虽然大秦一半国土已落入各个叛军手中,但是政务却比以前更加繁多了,正所谓乱世多纷忧。回去的时候扶苏刻意安排李斯坐他的车驾回的咸阳。毕竟朝中很多大臣对李斯是有意见的,所以李斯出仕一事需要扶苏站台。好在扶苏之前发布檄文时刻意漏掉了李斯,没有将李斯在沙丘之变中的所为公诸于众,否则朝中反对李斯的声音是绝非扶苏所能压制的。

    翌日,咸阳宫麒麟殿。扶苏顶住了压力任命李斯为丞相。并且做出了监国以来的首个重要决策:

    “丞相,还有多少民夫军役在修筑骊山皇陵、长城和阿房宫”扶苏看着李斯问道。

    “禀公子,骊山皇陵有民夫十二万三千余人,军役两万。长城有民夫三十万五千余人,军役五万两千余人。阿房宫有民夫五万七千余人,军役一万余人”李斯精准地报出了三项工程的役工数量。扶苏满意地点了点头。

    “列位臣公,此三项工程损耗巨大,使我大秦百姓苦难深重,我意裁减两项工程服役民夫,以减轻我大秦百姓负担。”扶苏抛出引子后等着看群臣的反应。

    “公子,匈奴连年犯我北境,多次深入内地劫掠,长城阻挡了匈奴犯境的兵威,使我陇西、北地,上郡、云中四郡得以安宁,今公子意欲裁减长城服役军民,恐长城四郡又要遭匈奴屠戮了。修筑皇陵,乃我朝要事,不可废懈。臣以为唯有修建阿房宫一事,可裁减民夫军役,咸阳已有章台宫、兴乐宫、甘泉宫等诸多宫室,修筑阿房宫之事可暂缓一时。”待诏博士叔孙通禀告道。

    众臣有些匪夷所思地看着叔孙通,先帝时期曾有大臣劝谏始皇帝不要修筑阿房宫,反被始皇帝赐死。之后再也没有人敢于直言修建阿房宫的弊端了。今天叔孙通居然敢站出来提议暂缓修筑阿房宫,确实惊坏了一众臣公。大家都为叔孙通捏了一把汗。

    扶苏阴沉着脸看了众臣一眼,没有人敢于直视扶苏,纷纷低下了头。再看叔孙通,已经紧张地不知道该怎么做了,左顾右盼着寻找救援。看到大家的反应,扶苏觉得有些好笑。看来自己还是有些威严的。震慑一下众臣,后面的决议就好通过了。

    “诸位臣公,我意放归所有骊山皇陵、长城服役民夫,只留军役继续修陵、筑长城。阿房宫工程暂停,待国力强盛再行建造之事,所有民夫尽皆放归。诸位可有异议?”

    经过刚才的“恐吓”,再没有人敢于反对扶苏的决议,朝中百官纷纷表态赞成扶苏的决议。

    “是不是‘恐吓’的有些过了?”。扶苏感觉自己恐吓的有些过了,以后还有臣公敢于直谏吗?既然放归民夫的决议通过了,是该安抚一下众臣受伤的小心脏了。

    “我听了叔孙通所言,深受启发,便停了修筑阿房宫一事。待诏博士,却敢于直言劝谏,可堪各位楷模,看来待诏二字要去了。拔擢叔孙通为首席博士”

    众大臣面面相觑,事情的发展有些出乎意料。

    “公子,臣有事要奏”

    “公子,臣也有事要奏”

    看到叔孙通因谏言获得提拔,众臣的心思瞬间活络了起来,纷纷要直言相谏。扶苏哪里会给一众朝臣直谏的机会,这群糟老头子,可是坏的很,再纠缠又要生出多少事端。

    “诸位臣公,有事明日再奏,我今日与夫人相约去给岳父王贲扫墓,有事明日再议。”说完扶苏快步离开了麒麟殿。留下一众大臣在扶苏的背影中凌乱。

    “夫人不是前年生小公子时难产薨了吗?”一众大臣脑子中的黑线互相纠缠在了一起。

    却说此时的东郡府衙,临时被胡亥征作皇宫,胡亥正和一群宫女太监在府衙大堂踢毽子。而大堂两侧的走廊上堆满了鸡笼。因为胡亥喜爱斗鸡,所以百官投其所好地送了一堆斗鸡给胡亥,胡亥自然是来者不拒。因斗鸡太多,只好将一部分斗鸡堆放在大堂两侧走廊中。赵高竟然趁浪逐波地提议朝堂上有争议就以斗鸡的方式裁定。最不可思议的是胡亥居然满心欢喜地接受了赵高的建议,而且还自作聪明地将自己的斗鸡加封为鸡博士,位列百官之首。

    “启奏陛下,砀郡死囚刘季纠结一伙贼人于半月前攻破沛县县衙,杀县令,砸县衙,请陛下速速派兵讨伐”一名大臣上前奏道。

    “放肆,我大秦国泰民安,哪有逆贼造反?分明是尔等胡说,企图诓骗陛下。”赵高色厉内荏地呵斥道。

    “啊……对,此人定是在诓骗朕,幸亏赵丞相机智,不然朕就被你给骗……骗了。”胡亥摆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来人,将此人拖下去腰斩”

    立刻就有两名士卒进殿拖着瘫若死狗的谏臣离开了大殿。

    之后几天,陆续有大臣死在胡亥的屠刀下,没有人再敢向胡亥禀报军情,胡亥也

    乐得清闲,成天忙于踢毽子、斗鸡……。

    就在胡亥大肆诛杀群臣的时候,蒙毅领着萧何、范增、韩信、彭越、英布五人进入了咸阳宫。扶苏接到门吏禀报后直奔麒麟殿。一来是为自己能招揽到萧何、范增等一众大才而高兴。二来自己也很好奇这些在历史上留下过赫赫威名的英雄豪杰们究竟长什么样子。

    扶苏看着站在蒙毅身后的萧何、范增等人,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这些人可都是历史上治国安邦的大才,今日能归于自己麾下,自己怎能不兴奋呢?

    见扶苏走到自己跟前,蒙毅便开始向扶苏一一介绍起萧何等人来。

    “此乃沛县主吏萧何”蒙毅指着萧何介绍道。

    “臣萧何拜见公子”

    “萧主吏啊,可是让扶苏一番好等啊!”扶苏笑着说道。然后仔细端详起眼前的萧何,只见一身得体的衣着映衬出萧何儒雅沉稳的气质。扶苏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跨到萧何身边的老者跟前。

    “公子,此乃居鄛名士范增”

    “先生大名,扶苏早有耳闻,今日得见,扶苏不甚荣幸”扶苏看着眼前须发皆白的老者说道。

    按照历史走向,范增要在一年之后投奔江东项氏,但是许云穿越版的扶苏横空出世,彻底打乱了原有得的历史走向,使项氏起兵时间提前了整整一年,导致原本应该已经出山辅佐项氏的范增还在居鄛游荡。这才被蒙毅忽悠到了咸阳。

    “能得公子赏识,范增感激不尽,只是老朽已年近古稀之年,恐难当大任”范增有些违心地说道。

    “先生切不可言风烛残年之说,姜尚八十遇文王,辅佐武王鼎定天下,周公老迈,尚能辅佐大周三代君王,先生古稀之年不可言老。我有一诗,赠与先生共勉,还望先生不要嫌弃扶苏文采拙劣”。

    片刻之后,扶苏将书写好的帛巾递给了范增。只看了一眼,范增就被帛巾上的诗句吸引住了,越看越是喜爱,最后不由自主地朗诵了出来。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好一个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公子才华超众,我等佩服”蒙毅开口夸赞道。

    要是后世曹操有幸读到这首诗,会作何感想呢?

    智谋超群,又有如此才情,这不正是自己要找的明主吗?范增一生都在等待一展雄才的机会,无奈这一等就是七十年,如今自己已近古稀之年了,就收起了经国济世的念头。始皇帝驾崩之后,公子扶苏、胡亥二人夺权,致使江东项氏、南越赵佗等人趁机造反,范增已经冷却的雄心又开始活络起来了。见江东项氏以摧枯拉朽之势占领江东三郡,他便将希望寄托在了项氏身上,准备投奔江东。不料临行前看到了扶苏的《讨赵高胡亥檄文》。天下之人从扶苏的檄文中看出了忠孝,而他却看到了扶苏的老谋深算。以九原、会稽、泗水三郡换始皇帝梓宫归葬咸阳,看似扶苏至孝,实为坑害胡亥之计。九原郡在大秦北境,距胡亥所在东郡有千里之遥,又有蒙恬二十万大军侧卫,试问胡亥敢拿回九原郡吗?至于会稽郡就更可笑了,已为项氏所据,胡亥要想拿回,就只能从项羽手中夺回来了,此乃驱狼搏虎之计。至于泗水郡,本来就是胡亥的地盘,只不过是扶苏的顺水人情罢了。以公子之位监国,大秦国力一日不复,便一日不称王、不晋帝位。看似扶苏至忠,实为扶苏韬晦之计。反秦势力自然会将大秦皇帝胡亥视为首敌,从而忽视公子扶苏。看完扶苏的《讨赵高胡亥檄文》,范增对江东项氏的信心骤减,从檄文中透露出来的谋略来看,扶苏智谋堪称妖孽,绝非江东项氏所能敌也。之后一段时间,范增就收起来投奔江东项氏之心,在居鄛静待时变。却不想等来了扶苏的使臣蒙毅,一番思量后决定跟蒙毅到咸阳看看。刚刚又见扶苏挥手之间做出如此文章,已然被扶苏的文韬武略所折服,果断做出了追随扶苏的决定。

    “在下愿做公子幕僚,必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范增一脸决然的说道。

    “公子,这三位是彭越、韩信、英布”蒙毅指着站在范增身后一老两少三人说道。

    扶苏狐疑的看着蒙毅,难道这货也是穿越过来的,知道历史上的这三个倒霉蛋结局一样,所以将三个人捆一起介绍。

    “天王盖地虎”扶苏说完满怀期待地看着蒙毅。

    “公子,你在说什么?”蒙毅好奇地问道。

    扶苏不再理会蒙毅,将目光转移到彭越三人身上。

    满脸沧桑,但是一脸坚韧的花甲之人是彭越。二十来岁,皮肤黝黑的青年应该是韩信,至于脸上顶着大黥印的中年男子,定是英布无疑了。

    “在下彭越、在下韩信、在下英布,拜见公子”三人见扶苏盯着自己看,一起施礼道。

    “诸位来归,扶苏感激不尽”扶苏感慨道。

    “此事蒙毅当记首功”

    “公子,蒙毅不才,只招揽到这五人,那张良不肯来咸阳,章邯执迷不悟,龙且已投江东项梁。臣请公子责罚”蒙毅有些惭愧地说道。

    “蒙毅啊,此事不怪你,能招揽到这五位大才,已是大功一件。”扶苏看着眼前的萧何等人满意地说道。

    “芈伏,你去安排一下,我要在上林苑设宴招待诸位大才,你去传我诏命,将群臣请到上林苑来”扶苏对身后的侍女芈伏安排道。

    “蒙毅,我还有一事要你去做,到了上林苑我再与你细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