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摆烂的濮阳令

    兴平元年,公元197年,夏天。

    濮阳!

    太阳很毒辣,热得让人受不了。

    而在城南,一处清泉山庄内,却凉风阵阵。

    “郎,我真不会吹笙!”

    只见一美妇,身穿锦袍,眉目如画,樱桃小嘴,俏丽如春桃,清纯如菊花。

    肌肤如玉,散发着莹莹光泽,眉宇间更是带着几分书卷气。

    她就是蔡邕之女,洛阳有名的才女蔡琰,闺字文姬。

    山庄中,一名锦衣少年,正在弹奏古琴。

    身形冷峻,面容俊俏。

    一双眼睛,闪烁着寒光。

    胸膛宽阔,自有一股无敌的气势。言语之间,更是充满了豪情万丈。

    心胸胆大,如雄狮降云端。

    就像是一尊魔神从天而降,又像是一尊真正的神灵。

    他名叫张名宁,字贤策,是陈留圉县的一位穿越者,与蔡邕同为同郡乡之人。

    昔日,蔡邕奉董卓之命入朝,途经圉县,把蔡文姬许给张宁,这才放心地进了洛阳。

    张宁拗不过他,只好将蔡文姬从陈留是非之地中拉了出来,去濮阳隐居。

    初平二年秋天,黑山大军由于毒、白饶、眭固等率领,分别向魏郡和东郡发动攻击,东郡太守王肱难以抵御。

    袁绍遣曹操入东郡,而张宁则顺势而动,配合曹操的招兵之计,帮助曹操于濮阳大败黑山军白饶部。

    第二年春天,他帮助曹操在顿丘大杀黑山军于毒部,在内黄大破了黑山军眭固和正在东郡掠夺的匈奴于夫罗部,一举收复了东郡。

    张宁是曹操创业初期的元老级智囊,功勋卓著,但他始终牢记“三戒”:“谋而不交”,“不问不谋”,“谋必三策”。

    曹操在东郡站稳脚跟后,张宁便隐居在了濮阳城,和自己的妻子蔡文姬在一起,日子过得很是惬意。

    曹操要任命张宁为濮阳令,但张宁坚决不肯。

    “我一个谋士,做县令干什么?”

    “主公,您可别徇私了!”

    这番话说得有理有据,曹操也是无可奈何。

    谁规定谋士就不能做县令的?

    什么徇私,这根本就是用人唯才,而不是任人唯亲!

    如今正是用人之际,曹操当然不会让张宁去做一个甩手掌柜,死皮赖脸地让张宁当了濮阳令。

    不过,曹操很快就发现不对劲了。

    张宁这个县令,还真是一点都不懂,他上任之后,只下了一道命令,濮阳城内所有军民,都要养鸡喂鸭,谁养得多了,谁的亲戚朋友同郡乡人,也就更有可能得到曹操的信任!

    至于审案,治安,农桑,这些事情,张宁都懒得管,直接扔给了县丞,有个好听的说法,叫做“当县令的最高境界,就是在百姓的心目中,没有一个人是县令!”

    张宁这段时间,每天都在和自己的小妻子蔡文姬一起,游山玩水,琴瑟和鸣,吃喝玩乐,其乐融融。

    连续三个多月,他一次都没有去过县衙。

    濮阳的一切事务,都是由县丞到东武阳来汇报。

    曹操顿时就不乐意了。

    张宁的确是一个人才,破黑山军在东郡站稳脚跟,张宁功不可没,曹操也不可能在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就把他给杀了,而且,任命张宁为濮阳县令,也是曹操的一意孤行。

    若是不惩戒,那就是法度不明,就算是荀彧,也忍不住要对张宁进行弹劾了。

    曹操最后还是没有理会。

    只要濮阳没事,曹操就不会插手的!

    “文姬,这可是你主动提出来的赌约。”

    张宁轻笑,风度翩翩。

    炎热的夏天让人难以忍受。

    张宁与蔡文姬,以可以让这座清泉小亭,变得清凉无比为赌约。

    蔡文姬自然是不相信的。

    这么炎热的天气,就算是有丫鬟拿着大扇子在那扇,也会让人觉得燥热。

    但张宁是什么人?

    张宁当然知道,有什么样的制冷方式。

    这座清泉小筑很特别,里面有冰窖,也有泉水。

    张宁寻来工匠,在院落之中,布置了一些水车,就像是唐大明宫之中的清凉大殿一样,以水车为动力,带动鼓风机,从冰窖与清泉的凉气同微风一起送入小筑内。

    这简直就像是一个大型商场里的中央空调!

    而且这还是自然风,并不会使人生病。

    “可是,可是我不太会吹笙啊。”蔡文姬脸颊绯红,很明显,吹奏起来很吃力,也很不好意思。

    张宁迎着清风,风度翩翩地笑道:“箭术讲究的是熟能生巧,笛子也是一样,你多练习,就会熟练了。”

    “郎,我要熬汤,不和你说话了。”蔡文姬气呼呼地跺了跺脚,像是一只被惊着的兔子一样,落荒而逃。

    张宁看着蔡文姬羞涩离去的背影,叹息一声:“路漫漫其修远兮!”

    琴声悠扬,张宁正想着心事,忽然远处传来马铃之声。

    接着,一个中气十足,带着几分焦急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贤策呢?”

    “夏侯惇前来拜访。”

    张宁听到夏侯惇这么一说,也是一阵头疼。

    谋士的三条戒律之一:谋而不交。

    谋士,是一种非常聪明的人,擅长分析人心。

    而身为君王,他最害怕的就是这种与各方势力勾结在一起的人。

    高明的谋臣,一般都是隐居不出,不轻易交友,或者是一心修行,或者是像张宁这样,一心只想着享受。

    只有如此,才能表明他的志向不在朝堂之上,也没有什么野心和能力,以此来增强主人的安全感。

    汉末群雄,袁绍外宽内忌,曹操诡计多疑,刘备沉得住气,孙权是个饭桶,喜欢玩乐。

    这些英雄,没有一个是好惹的!

    曹操是一个多疑的人,张宁当初答应曹操的征召的时候,就知道这一点。

    所以,当曹操进入东郡的时候,张宁就已经决定了,一直秉承着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的想法。

    作为一名元老级的谋士,再加上蔡邕和曹操之间的“忘年之约”,曹操对张宁的态度,自然要比一般人要好得多。

    张宁有信心,只要把谋士三大戒律付诸实施,他就能活得更长!

    甚至,活得比司马懿还久!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