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美味鱼汤

    张宁要是知道夏侯惇这么鼓励韩浩,不把夏侯惇给宰了才怪呢。

    濮阳只有二百精锐留守,你以为吕布是傻子?

    张宁根本就没有防守的意思!

    清泉小筑的隐士张宁,手下有两百多名游侠,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张邈与陈宫,都是以曹操杀名仕为借口,发动叛乱,只要夺取了濮阳,自然不会怪罪张宁。

    张宁要韩浩带着他的两百精锐士兵,就是为了防止城内被攻破之后,出现混乱难以自保。

    守卫濮阳城?

    守卫你妹啊!

    张宁已经做好了和吕布一起生活一段时间的准备了,同时也会想办法说服吕布,反将张邈陈宫一军。

    智者斗智,哪能天天舞刀弄枪,打打杀杀的。

    清泉小筑张某人,乃是濮阳名仕!

    “报!”

    “濮阳将军夏侯惇,率领濮阳的军队,向鄄城进发。”

    “看旗帜,人数不下两千!”

    夏侯惇一离开,便有斥候将消息传了出去。

    山丘上,陈宫衣衫褴褛,腰间佩着一把长剑,一脸傲然。

    “濮阳乃是兵家必争之地!曹阿瞒纵大军在外,也请夏侯惇镇守。”

    “我命吕布假意攻打鄄城,夏侯惇只得派兵去救鄄城。“

    “另外,让吕布埋伏在半路上,伺机而动,将夏侯惇击杀。”

    “打败夏侯惇,拿下濮阳和鄄城,指日可待!”

    “曹阿瞒,你屡次羞辱我,杀名仕,还在兖州安插了青州黄巾,这一切,都是为了夺取兖州士族的好处。”

    “活该!”

    “若无我陈宫,这兖州岂能容得下你?”

    陈宫远远看到濮阳城就在眼前,心情自然是极好。

    以前你对我爱理不理,现在我让你高攀不上了。

    “公台,夏侯惇是个粗人,但张宁这个濮阳县令,却是一个难得的天才。”

    “当年黑山军攻寇东郡的时候,就是他在曹操左右,力挽狂澜,立下了赫赫战功。”

    “不过,有件事情,有些蹊跷,濮阳那边的人,并未发现张宁的踪迹。”

    “这个张宁,是不是还在濮阳?”

    “如果张宁和夏侯惇一起前往鄄城,温侯恐怕不是他的对手。”

    陈宫身后,有号称“八厨”的张邈,此刻却是一脸担忧。

    张邈提起张宁,陈宫脸上露出不悦之色。

    陈宫和张宁差不多,也是在曹操出任东郡的时候,开始出仕的。

    不过,张宁到曹操身边的一开始,便展露了自己的才华,在濮阳大败黑山军白饶部,深得曹操赏识,此后更是如入无人之境,屡屡立下赫赫战功。

    反倒是陈宫,在张宁的光辉之下,黯然失色。

    如此一来,曹操给陈宫安排的都是一些内政百姓之事,这让心高气傲的陈宫怎么可能甘心?

    “放心吧,孟卓!”

    “张宁擅长两军之战,但现在,只有夏侯惇一人,留守兖州。”

    “他们能保住鄄城,却不能保住濮阳。”

    “而我陈宫,已经拿下了濮阳城!”

    陈宫信心十足,他承认张宁的手段,但要说张宁的手段高于他,他并不认同。

    张邈看了陈宫一眼,没有多说什么。

    举兵反曹,张邈也不知是对是错。

    但事已至此,就算前面的道路走歪了,张邈也要一路走下去。

    “孟德,你不要怨我啊!”

    张邈微微闭眼,眸中显出一抹阴狠。

    只有心狠手辣的人,才能成功。

    ..

    城中。

    韩浩将二百名精锐战士分为八队,每队二十五人,轮换着巡视濮阳的四座哨塔。

    同时,他对县丞说,濮阳有张宁坐镇,区区叛军,根本不算什么,让县丞安抚濮阳的官员。

    一听说张宁就在濮阳,县丞顿时就傻眼了。

    半年之前,县丞就失去了与张宁的联系,前往鄄城报道时,也没有找到张宁的踪迹。

    濮阳城内的百姓,基本上都认为,这位县丞,才是濮阳令!

    张宁只是挂着濮阳令的头衔,来到濮阳,只是为了混个脸熟而已。

    “县令大人,在,在濮阳?”县丞只觉得后背一寒。

    他瞥了一眼韩浩,发现韩浩眼中满是崇拜和信心,心中一片冰凉。

    盛名之下无虚士。

    县丞心虚,如何能不慌?

    “我有必要骗你吗?”韩浩信誓旦旦道:“夏侯将军说,张宁可以和夏侯将军一起前往鄄城,但是,濮阳是我们的地盘,我们不能让敌人随意掠夺。”

    “于是,张宁决定留守濮阳,重现濮阳之战,击溃黑山军白饶部的神话。”

    “你收拾东西,随我一起,去找张宁。”

    韩浩搓了搓手,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

    县丞眼珠子滴溜溜一转,有心推辞,可又怕韩浩看出什么,只好和韩浩一起往清泉小筑走去。

    “这里,就是清泉小筑?”

    “据说,清泉阁住着一位叫张先生的隐士,自称清泉道人,精通卜算之术,不少人慕名而来,在濮阳颇有名气。”

    县丞对清泉小筑并不陌生,随口问道。

    “难不成……”

    县丞猛然回过神来,狭长的眼睛瞪得滚圆,冷汗浸透了他的衣衫。

    韩浩狐疑的看向县丞:“你来过?”

    “没有,没有。”县丞连忙解释道。

    县令大人,你可真会骗人。

    什么清泉小筑张先生,还有什么清泉道人,我还跟你要过卦签,问过姻缘之类的。

    县丞心中懊悔不已。

    早知如此,他还不如找个借口将韩浩搪塞过去,只等着陈宫过来濮阳多好呢。

    韩浩没有理会他,只是对着清泉小筑敬了一个军礼,然后大声道:

    “不知道濮阳令现在何处?”

    “韩浩想要见你!”

    清泉小筑之中,张宁正慢条斯理地喝着蔡文姬熬出来的鱼汤。

    蔡文姬虽是蔡邕之女,却也不是什么娇生惯养的大家闺秀。

    自小随蔡邕避灾江海,十二年的艰苦岁月,造就了蔡文姬既有文人气质,又有一股质朴的生活气息。

    这道菜,自然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郎,味道怎么样?”

    蔡文姬将手肘撑在桌子上,用掌儿托着下巴,扭头看向张宁,声音轻柔。

    “好喝,上等的鱼汤乳白色,而且一点都不油腻,落在桌面上就会凝结成珠,吹一口气,就能让它从桌子的这一头滚到那一头。”

    “一口喝下去,就像是一杯美酒,舔了舔嘴唇,回味悠长。”

    “妙哉!”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