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摆烂谋士,成曹营顶梁柱 > 第十四章 杀伐果断的将军

第十四章 杀伐果断的将军

    嗒嗒嗒——

    铛铛铛——

    脚步声和盔甲的震颤,在耳边回荡。

    夏侯惇一见荀彧,便躬身道:“东郡太守,骑都尉夏侯惇,见过荀司马,前来听令。”

    荀彧轻叹一声,将事先写好的一份名册交给夏侯惇,“夏侯将军,此事不可拖延!等我们将张邈、陈宫等人一网打尽,再告诉你!”

    夏侯惇拿起那份名册,连看都没看,就往怀里一塞:“荀司马,你就别担心了,有我在,没人能闹事!”

    荀彧镇定果断,查出鄄城县有内奸,但始终面不改色,一直等到夏侯惇回到鄄城,他才露出獠牙。

    这位王佐之才的名仕,果然名不虚传!

    夏侯惇的动作也很快。

    荀彧给他的那份名单,夏侯惇毫不怀疑。

    这正是曹操麾下第一大将,夏侯惇!

    他的战术谋略或许算不上顶尖,但是,他却是一个杀伐果决的将军。

    一个时辰后,满身是血的夏侯惇出现在衙门里,将名册往地上一扔,大声道:“荀司马,这份名单上的叛徒,已全部处死。”

    “好!”

    荀彧又是一声叹息:“多谢夏侯将军,若不是你及时赶到,我怕是要让主公失望了。”

    鄄城是曹操和他的家眷居住之地,如果鄄城被张邈陈宫拿下,曹操就没有翻盘的机会了。

    曹营将领家属被俘,在曹军中所起的影响,并不亚于吕蒙白袍渡江进襄樊之事对关羽军的影响。

    程昱问道:“你这么快就来了,莫非是有贤策的计策?”

    夏侯惇点了点头,道:“我得了荀司马的密函,就去了清泉小筑,寻贤策问策,贤策让我小心投降的人,不管投降的是什么人,只要我们没有进入鄄城,就算是荀司马来了,我也会照杀不误。”

    程昱哑然失笑:“看样子,贤策对文若,心中不满意啊,或许,他还在为弹劾一事耿耿于怀,呵呵。”

    荀彧苦笑一声,道:“他这人,还真是小气。”

    大家都笑了起来。

    自从得知张邈、陈宫造反后,荀彧别说开玩笑了,整天都是愁眉苦脸的。

    “不是让你和贤策一起来鄄城吗?”荀彧敛起一张脸,问道。

    夏侯惇一咬牙,说道:“贤策有上、中、下三策,中策是让他留守濮阳,而我则率兵支援鄄城。我见贤策对他的计划胸有成竹,所以选择了中策。”

    “胸有成竹?”荀彧惊讶道:“濮阳那边,你留下了多少人?”

    夏侯惇老老实实地回答:“加上韩浩,二百精锐!贤策又说,若得二千人,可固守濮阳三年,二百精兵,三个月必无忧。三个月的时间,足以让我回到濮阳,配合他们的计划。”

    “糊涂啊!”荀彧一跺脚,道:“夏侯将军,你以为他会守住濮阳三月不出?”

    夏侯惇愣住了,他不守,那何不随我到鄄城来?难道他会认输吗?”

    荀彧与程昱面面相觑,皆是无言以对。

    “未必是真的投降,但有可能会假意投降。”荀彧轻叹一声,道,“贤策这人擅长趋吉避凶,但也有小富即安之心,若是不伤及自身根本,他完全可以安心在市井中隐居,逍遥快活。”

    夏侯惇松了一口气,说道:“他们不会真的投降,那么问题也就不大了。”

    “你怎么能当着主公的面这么说?”荀彧嘴角抽搐。

    夏侯惇一下子愣住了。

    曹操回来之后,得知自己最信任的谋士张宁被困在濮阳,还不得不投降,虽然这只是一个幌子,但曹操却不能容忍!

    “那,那怎么办?”夏侯惇急了:“我这就去濮阳,无论贤策怎么说,我都要把他带到鄄城来。”

    荀彧摇摇头:“算了,他既然选择留在濮阳,肯定有他的打算。我终于知道,为什么贤策会放弃濮阳政务之事,而选择在濮阳隐居了。”

    “现在的局面,只怕早就在他的算计之中了。”

    夏侯惇回想着张宁的话,不自觉地道:“贤策还告诉我,张邈、陈宫,必有反叛之心。”

    “什么?”

    荀彧、程昱皆是一脸懵逼。

    张宁虽然算到了现在的局面,但这一切,都是荀彧的猜测,没有任何的证据。

    而现在,夏侯惇亲口确认了这一点!

    荀彧凝声道:“他早就料到了这一点,怎么不提醒我们一声?”

    夏侯惇摊开双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这个问题,我也是这么问的,贤策说,没有人问他。”

    刹那间。

    荀彧和程昱只觉得一群乌鸦从自己头顶飞过。

    没有人问,这个借口,让他们无法反驳!

    程昱忍不住摇了摇头:“贤策这样做是遵守了,谋士们自保的手段,他们不会与人交朋友,也不会询问别人的想法,他们出策会出三策,但历史上,从没有一个人能真正做到这几点。没想到,他竟然真的做到了!”

    过了好一会儿。

    荀彧也没在这事上多说什么。

    “仲德,有贤策在濮阳,他应该能对付得了。”

    “鄄城之乱已经平息,如今我所担忧的,是范县与东阿。”

    “仲德来自东阿,在东阿也是赫赫有名,你若是到了东阿,肯定能安抚民心。”

    程昱颔首:“不用文若提,我也是这么想的。我要先去一趟范县,然后才能前往东阿。”

    “靳允一家人都在鄄城,若是让他知道濮阳落在了张邈手中,却不知道贤策的计划,只怕靳允会背叛主公。”

    “有枣柢在东阿,暂时应该还能对付得了。”

    几人商量了一下,便分头行动。

    荀彧再次写信给曹操,将目前的情况、应对之策、忧虑等都记在了纸上,然后让人用最快的速度送往徐州。

    ..

    濮阳。

    日暮西沉,夜幕降临。

    田赐谨遵张宁之命,把粮草三万石,金银一千斤,放在濮阳南城门口,又派了三百名仆役张灯结彩,在一旁等候吩咐。

    城墙上。

    两百精锐士兵,高举着旗帜,站在战场的两端。

    塔楼的正中央,摆放着一把古色古香的古琴。

    在古琴的左侧,有一个香炉,正冒着袅袅青烟,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在古琴的周围,是密密麻麻的扩音机关。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