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会见丞相

    丞相李济感觉自己的手在发抖,这是前所未有的感觉,不由得用强大的自身控制力来控制着自己发出的声音:“你说是谁?”

    “在运河发动刺杀的乃是皇城稽查司的柴都统和胡都统!”身形修长的蒙面人向李济禀告道。

    李济不由发出一声长叹,掩面而泣:“太后啊!您这是意欲何为啊!”

    好半晌,李济才恢复平静,仿佛刚才的动容没有发生过一般,“巳蛇,你拿着我的印玺立刻前去与刘泽汇合,我在调一百名丞相府甲士助你,一定要保护好乐安侯到丞相府。”

    “巳蛇明白!”

    蒙面人应声称是,退下的时候竟不曾留下丝毫脚步声。

    在前往长安城的路上,刘泽一众座下一人一匹战马,这是刺杀刘泽的那帮刺客留下的战马,没想到都便宜刘泽了。

    一旁突然传来犬吠声,杨戬立即举手示意众人停止前进,众人纷纷侧耳倾听,果然前面传来一阵马蹄声,熟悉军伍的纪灵沉声道:“至少两百匹战马!按照汉国军制,一骑双马,那就是一百名骑士!”

    “准备战斗!”

    刘泽没有任何畏惧,拔出腰间宝剑,大声怒喝。

    这一路上三番五次刺杀,就算是泥人也有三分火气,更何况刘泽也不是什么大度的人,等找到幕后黑手,定要将其碎尸万段,方解心头之恨!

    等见到骑兵的身影,众人本想行动,却见骑队忽然驻步不前,只见一名骑士一手高举一枚印玺,另一手则举着一展白旗,驾马独自奔来。

    骑士大声呼喊道:“某乃丞相司马李巳,奉丞相之命前来迎接乐安侯!”

    杨戬三眼微眯,三尖两刃刀轻轻颤动,显然如果骑士有所不轨,便要当场将其击杀。

    不过明显这名叫李巳的骑士很懂规矩,距离众人还有十来米的时候,便翻身下马,双手托举着印玺,不在上前,而是示意刘泽一方来取。

    周通见状,得了刘泽吩咐,打马上前。

    周通武艺不高,但胆气十足,看都不看那名骑士一眼,直接接过印玺,又折返回去了。

    刘泽皆过印玺,用真气感受了一番,是丞相大印,没错。

    旋即点点头,众人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李巳见状,知道刘泽已经认可了自己的身份,也不骑马,直接步行走了过来,到了刘泽面前,躬身道:“丞相司马李巳拜见乐安侯,丞相让我在此迎接您,邀请您前往丞相府。”

    “前面带路!”

    刘泽面无表情,他需要李济一个解释。

    李巳不敢多言,率领着甲士护卫着刘泽光明正大穿过长安城来到了丞相府。

    令刘泽没想到的是,一国之丞相竟出丞相府在门外恭候刘泽。

    这让刘泽心头憋的怒火顿时消散了不少,毕竟在大汉国里丞相的地位可太高了,更主要的是,刘泽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还都要仰仗李济。

    又岂能因此而与李济结怨?

    刘泽赶忙下马,趋步向前,躬身拱手行了一大礼,“丞相!”

    “乐安侯万不可如此,可折煞老臣了!”李济见状,赶紧同样回礼,言语之间,却是充满了对刘泽的尊重。

    这让刘泽对眼前这位老丞相的印象又加深了几份。

    在李济等人的迎接下,刘泽进入了丞相府内,丞相府大门随后紧紧闭合,而一直守在门外的几名路人小贩迅速的消失在了街道。

    进入丞相府,更衣洗漱后,刘泽终于可以和李济谈一谈了。

    杨戬等人也被安置在丞相府的客房内,李巳亲自陪护照应,毕竟是一群好武之人,见丞相府内还有校场,又兴奋的开始了比斗,甚至就连李巳都下场与哪吒斗了一番。

    而在内堂,炉香缥缈,刘泽捧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热茶,感慨道:“这一路走来,不说别的,我这一身肥肉可是真减下去不少。”

    这是真话,也可能有蟠桃的作用,也可能在路上刘泽也锻炼不断,反正比之前最少瘦了二十斤。

    “辛苦乐安侯了,本来是老臣推荐的侯爷,可老臣感觉应该避讳一下,所以派遣的使者都是从禁军中挑选,老臣并没有插手派遣丞相府的人,这才给了敌人可乘之机...”李济思虑再三,还是解释道,言语以老臣自称,显然并没有因为对刘泽有恩便居功自傲。

    “老丞相,本侯懂你的意思,这就不用再提了,我只是想知道,到底是谁想要致我于死地?是大将军?还是另有其人?”刘泽眼皮不眨的盯着李济,希望李济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复。

    “侯爷,此事老臣正在调查,朝廷对此事也颇为重视,等结果出来,老臣必定第一时间禀告侯爷,侯爷恐怕不知道,与您一同来京的另一位侯爷刘沣已经遇害身亡了!”

    刘泽严肃的面孔看起来变化莫测,心里一瞬间捋顺了很多事情,显然,老丞相已经猜到是谁动的手了,但是他不愿也不能说。

    随后刘泽缓缓点点头,也不想在因为此事而质问李济了,没有任何必要了。

    李济同样观察着刘泽,看着刘泽不动声色的面容,心中也是不由赞叹,却有人主之相。

    李济随后道:“请侯爷放心,在京城中定然没有人敢如此撒野,不过您在皇宫之中,还是要...谨慎一些...”

    李济措辞良久,最后给出一个谨慎一些的词语。

    后面半晌,两人突然缄默不言,大堂一时寂静许久。

    你如果说李济凡事亲力亲为,有专权之嫌,这的确是不假的,但你如果说李济私心过重,这倒是冤枉他了。

    如果私心过重,就绝对不会力推刘泽上位,对于想要一直掌握大权的权臣来说,是选择一个成年的皇帝好?还是选择一个幼儿皇帝好?

    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

    而且在这长安里,在那皇宫内,刘泽马上就要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了。

    刘泽叹息一声,在明亮的内堂里,显得异常的清晰可闻,“丞相,您给我讲一讲京城诸事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