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缘逢一三七 > 第七章 小年趣事

第七章 小年趣事

    腊月二十四,小年。晴。

    林妈妈一大早起来烧了开水、又重新热水后,就将小三娃从被窝的襁褓里挖出来。

    “小三娃,醒了没有?起来洗屁股,吃朝食哦!”

    小三娃迷矇着睁开眼睛,左右活动几下脑袋、脖子,清醒了就对娘亲灿烂一笑。

    “啊~啊…”娘亲,早上好!

    “哦~”林妈妈笑眯眯回应小儿子。

    “早啊,小三娃!咱们小三娃起床了,是个勤快人。”

    “啊~”儿子倒是想做个懒人嘞,可有个勤快的娘,有啥办法?

    为报母恩,出了月窝的小三娃只能习惯娘的新作息,不闹脾气,被挖起来的时候睁眼就对娘亲灿烂的笑。

    这笑是对至亲之人的真心笑容,安慰娘亲生育自己的劳累。

    不是他前世的那种交际式招牌礼貌笑容。

    真心笑容,眼里有光彩,也更生动。礼貌性笑容就只是面部肌肉动作,而眼神淡然无波。

    不过,逢人三分笑,不论出于真心或只是出于礼貌,都是出门社交的必要。

    小三娃前世的招牌笑容为他赢得了好人缘,也让他事业很成功。

    林妈妈倒水、洗孩子的一系列动静吵醒了另一张床上的林达和林逑兄弟俩。

    “娘,不要吵!”林逑意识朦胧的皱眉,不耐烦的咕噜了一句,翻身又继续睡。

    林达则是双手揉着眼睛醒来,不解地问:“娘,三弟咋这么早就醒呢?”

    “你三弟是个勤快人!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你也快点起来吧!娘只煮了两个鸡蛋,先起先吃,起迟了的没的吃。”

    林达穿好夹袄,拉上棉裤,返身回床边扒拉二弟:“小逑,快起来吃鸡蛋了。晚了没得吃。”

    “我不要!”林逑气恼地扯回大哥扒拉开的被子盖身上。继续缩被窝里睡。

    大冬天,外面湿冷的紧,被窝里暖和,就算是大人也想赖床。

    小三娃任娘亲为自己收拾,听哥哥俩之间的动静。

    他很好奇娘亲的教育大孩子的方式。想知道她是不是真的只煮了两个鸡蛋?起晚了的孩子,是不是真的没得吃?

    小三娃被穿好小棉衣小棉裤小棉鞋。裆里又夹上了尿布,尿布外还夹了一层防漏水的油布。

    活动时不舒服。不舒服也只能忍耐,为了防止赖尿打湿了棉裤。

    这种穿开裆裤夹尿布的模式大概得等到他会喊,或者会蹲着自己撒尿时才会被免掉。

    小三娃吃过早食(吃奶),娘亲又放他在床上自己玩。

    “小三娃先自己玩会儿,娘和大哥要去吃早食。咱们现在是在堂屋烧的小煤炉。

    可以取暖,煮食烧水都方便,就是有点点呛人。你还小,不能闻那个煤烟。”

    林妈妈是个爱唠叨的性子,也不管孩子听不听得懂,反正她出去做家务事,放孩子一个人在床上时总是会说明原因。

    “啊…”你去吃饭吧!我不会吵闹的。

    小三娃的确不会吵闹,但林妈妈其实也是个不管孩子会不会吵的,有坚定意志的母亲。

    不能带着孩子做的事,她是坚决不会带上孩子的。

    小三娃听着娘和大哥就在外间堂屋的饭桌上吃早食的动静。饭勺碰陶锅的叮铛声,大口喝稀饭的呼噜声。

    分辨大哥和娘亲在桌上磕鸡蛋壳的不同声音。

    大哥磕鸡蛋壳的力度适中,声音最多只有两下,昨日才一下。

    而娘亲磕鸡蛋壳就细碎,且力度很小,至少磕五六次,似乎是将鸡蛋磕了个团转。

    小三娃见过堂屋中间用以吃饭的小方桌,是后世的那种火锅桌。

    桌面中间有个圆洞,位置刚好可以卡进个铁皮小圆炉。

    方桌旁边还有一根中通的刺竹当作烟囱通向屋顶外。

    听娘亲说刺竹管大皮厚,很适合作烟囱和接山泉水的水管。

    小三娃还知道在下雨时,他的小衣服和尿布不能干,娘亲就将它们绑在竹烟囱上烤。

    炉上不用烧锅时,封了明火,在桌子上面架个木架,也可以用来烤衣服、裤子、尿布。

    冬天里,小家庭用小煤炉倒是非常方便。美不美观的,咱们先不论,只论实用性。

    林达咬一口鸡蛋,见放鸡蛋的陶碗里只剩了鸡蛋壳,好奇地问还在一点点慢慢剥鸡蛋的林妈妈。

    “娘,你今早真的只煮了两个鸡蛋?”

    “当然是真的!”林妈妈看着长子认真点头:“你该知道的,娘从不哄骗你们!”

    “我是知道,可小逑还不知道啊!等会儿他又该闹了!”

    林达看着娘和那碗里的鸡蛋壳抿嘴笑,眼睛里满满都是又有好戏看的兴味。

    这是个表面看着特斯文有礼,其实内里是个黑芝麻馅的包子。

    林妈妈瞥一眼长子,知道他想要看弟弟的热闹,也不管他。

    “闹就闹吧!马上就过年了,过完年初四,他就要满六岁。也已经开始启蒙读书,娘应该给他立规矩了。”

    林妈妈咬口鸡蛋,喝口粥,慢慢吞咽下去了又道:“两年前,你快满六岁时,娘也是那时跟你立的规矩。你肯定记得吧!以后,娘对小三娃也一样。”

    她以后再有了儿子、女儿都是如此教育。当娘的,对儿女们按照世俗的规矩来,一碗水端平,少去许多纷争矛盾。

    林达笑微微地点着头,他当然记得。冬天赖床,娘亲说不给他留早食就不给留。

    经过三次试探、哭闹无用。他就知道了规矩,能在娘喊吃早食的时候醒来、快速起床。

    ~~~

    上午,巳时一刻左右。林逑起床翻遍了碗柜,大锅。啥能吃的都没有。灶台上只有一碗鸡蛋壳。

    “呜哇…呜哇…”他委屈又伤心地大哭。实在没想到以前一直很疼爱他,不管他睡不睡懒觉的娘现在如此狠心。

    “呜哇…呜哇…”越想越气愤的林逑哭的更大声。快掀开了。

    我哭,我吵醒讨厌的小三娃。吵着大哥写不成字,让他不理我。

    惊天动地的哭声真的吵醒了又睡回笼觉的小三娃。

    他醒神了注意一听,“嗯?这是二哥的哭声!他咋啦?”

    脑筋一转,想起了之前娘说的话,“难道娘真的没有给二哥留鸡蛋,留早饭?”

    “呜哇…呜哇…”没人理会二哥,他哭的起劲。

    “哚哚哚…”奶奶急走的脚步声响起在屋外。

    “咋啦这是?”林奶奶推开小院门就问,入眼所见小二娃在堂屋门口打眼望过来,眼泪鼻涕横流,哭的凄惨伤心。

    “咋啦?吵翻天了都,哪个又惹了你?哭得楞凶的。三方四邻都让你惊动啦!”

    林奶奶对此是又心疼又生气。扯出围腰荷包里的帕子给他抹脸、擦眼泪鼻涕。

    林逑见了奶奶就收了声,但是不解释。他心里知道不能在奶奶面前说娘不好的话。

    林奶奶见他不回话,转而失笑道:“还晓得维护你娘,算你娘没有白生养你。”

    数落中,她又去院子里角落处的水池那里打点水,浸湿帕子给小逑洗个冷水脸。

    林奶奶边给孙子抹脸边絮叨着数落:“来,冰一冰,好让你醒醒神。马上就六岁的大娃娃,已经读书了还赖床,你也好意思哭。

    还哭得震天响,生怕别人不知道,也不怕坡下坡上的小树他们笑话你。念,赖床狗,总丢丑,长大没得媳妇跟后头。”

    “他们不敢笑我!”林逑比比拳头。

    “不敢笑才怪。”林奶奶洗拧了帕子晾上儿媳妇家的衣杆上。

    “人家当面不笑,背后笑。你只有勤快,读书好,功夫好,人家才不会笑你,还会夸赞你。”

    林逑抽抽鼻子,思考着奶奶的话,又拉着奶奶撒娇:“奶,我饿啊!”

    “活该!让你赖床。饿,也只能等到中午一起吃了。咱家可从来没得剩饭的习惯、规矩。

    你不起床吃早食,你娘、你哥就只好一人多吃两口。免得违反了林家祖宗定下的规矩。”

    “这是个啥规矩?”林逑不可置信。

    林奶奶打趣的笑道:“啥规矩?呵,祖宗定下的好规矩!”专门收拾懒虫的规矩。

    她戏谑地又看了这个最调皮的孙子一眼,转身直接进堂屋,见到大孙子在炉桌边认真写字,心里满意,又眉开眼笑。

    嗯。炉桌边不冷手,适合读书习字。能在小逑震天的哭闹声中还能稳心学习,我大孙子有出息。

    其实,林达在整个林家二房的男娃中排行为第二。但是在林奶奶的心目中,他和林大伯家的长房长孙林海一个待遇。

    这都是林达和大堂哥林海打架、屡败屡战,屡战屡败,还要屡败屡战换来的。

    打架的结果就是让大堂哥主动找他讲和了,承认两个都是老大。

    林达靠不服输的韧性,不怕痛、不怕死的绝决狠厉,又有智计百出的聪慧而扬名整个林氏一族和外祖那边的段氏一族。

    林奶奶见大孙子在用功,也就不打扰他。

    又悄悄进了内室,撩开蚊帐,看见小孙子眼鼓鼓的正望过来,见了她就对她挥舞双手,笑得灿烂。

    林奶奶挂起蚊帐,轻脚上踏,趴伏在床边逗小人:“你娘呢?你吃早食了没?饿不饿啊?”

    边逗着人边揭开小被子,打开襁褓,掏出孙子,摸摸尿布,见还没有赖尿,就扯开尿布逗尿。

    小三娃已经三个多月,白日里醒着的时候,娘不再包裹他,让他在床上练习翻身,锻炼身体。

    但只要他要睡觉,特别是在夜晚,娘就坚决会将他包裹进襁褓绑缚住,反抗都无用。说是怕他蹬被子着凉。

    小三娃见奶奶竟然真不管二哥肚子饿的问题。真稀奇。

    很像前世的阿公阿婆、伯伯伯娘、父母亲对他们这些孙子孙女们的放养模式。

    赶上了大人吃饭的顿就吃,没赶上就饿一顿。没人会说专门等着孩子到齐了才吃饭,也不留饭。人多,更不可能会有剩饭。

    他们一家九口和伯伯一家七口吃饭时都差不多一样,只听吞咽食物的声音,没人会说话。

    林奶奶小声“嘘”着,在小孙子冲尿入尿盆的响声中念叨:

    今日小年祭灶,过几日大年除夕祭祖,请祖宗上来团圆。

    开年新春又拜皇天、后地、列祖列宗,拜完送他们上天庭的上天庭,归地府的归地府。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