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缘逢一三七 > 第五十五章 乡里趣事

第五十五章 乡里趣事

    光阴似箭,时间很快来到了七月初。

    本来,他们原计划是早早回府城在段家复习功课,准备八月末的院试。

    只是林海和林江不大愿意,而林川见他们不舍得离家,自己和二哥也是无可无不可的,几人便一志留在了老家。

    老家的蚊虫虽然讨厌,但山林里,溪水边,水库里,可以采药、打猎,可以捞小贝壳,捉或者钓青蛙,鱼等等。

    野趣实在是太多,林逑也是玩疯了,一点都不想回去他以前心心念念的外祖家了。

    七月,如火的盛夏,茶山镇就如同一个大蒸笼,热汽笼罩住了整片大地。

    烈阳当空,村里人去田地里也去得少了,只在早晨或黄昏时下田里去拔拔草和稗子。

    这些水草和稗子拔出来不会浪费,背回家喂羊、驴、喂兔子,喂猪,都行的。

    古代没有空调风扇,热得林川几兄弟在书房里更坐不住了,每日里只有早晨,卯时到辰时的二个时辰才有精神看书、写字。

    这天,大河叔下来了,说是林爷爷要的半桶已经造好,现在已经放在了他们家的田边。

    林川几兄弟听了非常高兴,也顾不得外面的太阳,跟着大河叔和林爷爷去了田边看看。

    来到田边,只见那半桶跟林川记忆中的半桶差不多,中间微凹的长方形,四角有四个耳朵,底部有龙骨。

    这个虽然没有可以遮雨遮阳的拱棚,但也是可以当船用。

    前岭水库里这几年有了不少的野生鱼,没有人去打渔,也没有人去钓鱼,而且,山间的水库因为总有一边被山挡着太阳,比较荫凉。

    林川几人跑遍家附近的几座大山,对于地形地盘都踩熟了。已经计划好了,要是家里太热,他们可以抬着半桶到水库去。

    白日里在山荫下钓鱼,读书,夜晚就在大堤坝上搭帐篷歇息。相当于去避暑,想想钓鱼、读书,看月亮的野游生活就美滋滋。

    半桶上坐着一妇人和二青年、一个二岁左右的娃儿,是大河婶和林智、林聪。

    曾经的英俊少年,林智、林聪已经被生活逼迫成了两个胡子拉茬的邋遢男人。

    林川看着他们的油腻样子,心下不禁暗叹:岁月是把杀猪刀,刀刀催人老。

    林爷爷边走边说道:“要你们一家子帮忙抬过来,这大热天,辛苦了!”

    林智连连摆手笑道:“二公说的啥子话?我们不辛苦,这都是我们的份内之事。”

    林爷爷的小眼睛这时候特别聚光,认真打量、检查半桶。

    “不会漏水吧?”

    “不漏。”大河叔很肯定地应道:“我昨日让两个小子装水试过了的。”

    林爷爷点头,他年轻时也能干木匠活,懂关窍。

    这些年年纪大了干不了,没有去镇子上找更专业的木匠,也是为了帮衬大河一家过日子。

    知道他服兵役断腿回家后,日子过的艰难。两个儿子跟着大河学木匠,手艺不算好。

    但整个族里都是这样让他们帮着打些农具和家具,粗糙是粗糙了些,可能以此贴补他们一二。

    这是族里对族人的情份了。大家也只能帮衬一二,多的,也帮不上了。

    林智和林聪立起半桶,介绍着用的是什么木料,最后说到龙骨,他们俩也是引以为傲。

    说是这龙骨是去年,他们在大山里找了好久才找到合适的木材开出来的。

    这龙骨可是个重要部分,龙骨好半桶才耐用,对于二公家要的东西,他们都是半分不敢马虎应对。

    介绍完了,大河叔父子三人带着大河婶、孩子就提出告辞了,林川和爷爷他们也一起回家。

    在路上,林川问道:“爷爷,这半桶放在田边没事吧?”

    林爷爷知道林川顾虑什么,笑道:“没事,镇上人,村里人都不会那么大胆偷大东西。”

    “再说了,这半桶在他们眼中就是几块木板拼的,木头在这山里不值钱。回头我跟族人嘱咐几句,也让帮着留个眼睛。以防万一。”

    于是,林川几兄弟和林爷爷分两路走了。一路回家,一路去族里四房、幺房打招呼。

    回到家中,林川兴奋的跟林奶奶打商量说:“奶奶,明天,我们带您和爷爷去水库网鱼吧?这天气太热了,带你们二个老人出去吹吹风,效游效游。”

    林奶奶乜了小孙子一眼:“你奶奶我天天都在效游。”

    “你们想出去野,不要扯上我当借口,也不要在我这里使策,我老了,说话不管用。

    如果你大伯同意了带你们出去外面野,你们可以出去。不过,白天在外面野就算啦,晚上必须回家里来睡觉。”

    后屋里听动静的两妯娌,也是两堂姐妹的吴兰和吴梅也很想去,毕竟这些天实在太热了,人都病怏怏的。

    她们对视一眼,便回房拉着自己丈夫笑道:“带上我和二弟妹(大嫂)吧,全家一起出去玩,打猎、打渔,我们都能帮上忙。”

    林海和林江不愧是林大柱的儿子,二人和他爹一样,都是疼媳妇的男人。

    “放心,如果爹同意去,肯定会带上你们。”不然,野餐让哪个烧火弄饭?

    吃过了午饭,林川和林逑、林潭三人跟林大伯磨,一直缠着他磨到他同意明天出去水库边玩。

    林大伯也是想着天气热,带他们去水库边玩玩也好。过几日收玉米和稻谷,有得他们几个累的。

    ~~~

    第二日上午辰时末,除爷爷奶奶以外,全家人都出发了。这中间包括做客的袁小梅,暑期里与林家走动频繁了的肖雅和他哥,肖杰。

    林川几兄弟背着锅碗瓢盆,柴火,布袋里装着糕点零嘴,还有几个装水的皮囊,另外还拿上几本书装样子。

    读不读书先不管,但装备必须装备上。有备无患。

    而肖雅兄妹二人带着就是各种药包,防中暑的,驱虫的,防毒虫子咬了的。

    林大伯拿着早已准备好的几条钓竿,还有一罐子蚯蚓。

    这鱼竿,自家只有一条,他可是找了几户人家才凑齐了一人一条的。

    自家的这钓竿,林大伯费了好些心力做的,但做好了没用几次又横在了柴房的楼架上。

    林川看了一下几条鱼竿,鱼线鱼钩都各不相同。

    有的鱼钩是就地取材,用鱼骨磨成的,有一个铜钱色的,应该是合金的,有两个是铁的。

    鱼线则是有用丝线的,有麻绳的,还有一条鹿筋线的,他使扯了几下,感觉还都挺结实。

    肖雅和袁小梅一脸兴奋的随林大伯娘走在最后面,两人叽叽喳喳的说话,看来今天心情都很不错。

    林海一个人扛着半桶走了二里地,来到了水库边。

    他将半桶推下水,两边角上拴的粗麻绳在林江手里。

    林江将绳子解下,拴在水洞子边的大石头上,拍拍干净手上的灰尘道:“好了,你们想上去玩的上去玩,不过,一次最多上去三人,多了怕是要沉。”

    “毕竟,这不是船,是为了收谷子用的半桶,只是当渔船用用罢了。下网的话,只能上去两人。”

    两个吴氏和肖雅、袁小梅,四个女人看到浮在水面上的半桶,都很稀奇,因为他们都没见过,也没有坐过。

    但是,看看稀奇就算了,她们可不敢上去。她们不会撑船,更不会撑半桶,还不会凫水。

    林川和林潭先开开心心的踏了上去,各自内行的在对角下找位置站好,然后让林江解开绳子。

    二人手拿长竹竿,撑着沿水库边行驶下渔网。下好渔网,然后拿竹竿拍水,赶鱼入网。

    林大伯看着鱼摆尾游过的水迹道:“这水库使用了五六年,应该是有些鱼了。”

    “嗯。前年涨水时,乌江里肯定流下来了不少鱼。”

    “是可能,爹还是应该去打条船,这半桶打渔不大好用。”

    “爹哪里舍得?这种两用的,他才舍得出钱。再说,你们又有几时来打下渔哟。是几个娃儿伙闹一回两回就算了的。”

    “呵呵~倒也是。”林大伯有点尴尬。

    “不是咋个?你看你费心费力整的那根鱼竿,你自己说说,你去钓了几回鱼?

    整好了鱼竿,你就像钓完了鱼一样,在小溪头试了两回就高高挂起在楼架上了。

    整啥子东西,你都是热血上头了就要闹一回,没几下又失去了兴头。江娃子就是像你,做啥子事情都没得个长性。以后咋子办了。”

    林江在一边听母亲说起了自己的坏性格,赶紧拿起一根钓竿走远一些。免得娘又借题发挥,训爹之前先训他一顿。

    林大伯娘没心思训他,与丈夫闲话了几句就带着儿媳妇去捡几块石头,简单在高处垒一灶,烧些开水,然后中午野餐。

    林川和林潭下好网,赶了一会儿鱼,等了一阵就开始顺边收网。

    收到最后,网中只有三条鱼,一条一斤左右的红尾鲤鱼,两条半斤左右重的扁肚子鲫鱼。

    林川捡起三条鱼扔给在岸边咋呼的林逑,让他捡去让大伯娘收拾出来中午煮汤。

    又回头对林潭道:“不下网了吧,累半天,网不上鱼,咱们还是试试看钓鱼如何?”

    “行。”林潭也觉得下网拉网都挺累人的。收获小了,人就提不起干劲。

    他看着在岸上可怜兮兮蹦跳的三条鱼代表:“这下网还不如咱俩在小溪里面摸的鱼多。”

    “水库里没人专门养鱼,虽说建好启用五六年了,但面积有这么大,江里流下来些鱼,分散开了也比较难捕的。”

    林潭目测了一下水库的面积,大约有近百亩大了。

    “你说的对!咱们还是取鱼竿钓鱼吧!”

    林川点头,上了岸堤,将半桶的绳子又拴在大石上。

    以前,他和父亲、伯父去岷江里打渔,次次都是满载而归。

    这么大的水库,又不是专门的居民饮用水水库,没人养鱼,就有些浪费了。

    他看肖雅在东堤和南堤点了两堆艾草堆熏蚊子。

    而肖杰在东堤上甩钓竿,也走过去,搬块石头挨着他坐,一起用一根钓竿。

    瞅着水面的鱼漂几分钟,林川人就有点昏昏欲睡。

    肖杰瞅一眼眼睛似眯非眯的准妹夫,推推他:“不能在这里打瞌睡哦,小心摔到水里去了。”

    “哦!”林川惊醒,搓搓脸,起身绕着两边堤坝来回走一走,帮着去撬野菜的肖雅撬野菜。

    北边的梯田埂上,生长了许多的水草,野菜。野芹菜,野莴笋,甘油菜一类的,不少。

    有山有树,有水有风,在水库这里,风比较大,这可比闷在家凉快多了。

    看着林潭学林头伯钓鱼的架势,勾住蚯蚓然后抛了出去。

    南堤那边,林江和媳妇边钓鱼边脑袋凑一起嘀嘀咕咕。

    他们哪里是在钓鱼,纯粹是在谈情说爱嘛!

    再看林海,陪着媳妇在更远处的坡上撬野菜。

    左瞧瞧右看看,俯瞰顺山脚而下的溪流,仰望连绵不绝的群山…

    这大山区里虽然交通不便了一些,但可算是世外桃源了。

    特别是在战乱时期,是许多人的庇护之所。

    中午吃的凉拌野菜,鱼汤就全麦饼。嗯,味道还不错。麦饼虽然粗糙了些,但有浓浓的麦香。

    吃过午饭,大伯和大伯娘去了麻帐篷里睡午觉。

    林川几兄弟在树荫下看着几根钓竿,同时也玩小时候玩的兽棋。

    这兽棋,还是林爷爷依照林川的形容而制成的。

    狮、虎为王,狼和狗第二,麻山羊和黑山羊第三,狼、狗吃羊,羊角对碰。

    划拳决定谁先翻棋以及走的步数,谁先回到圈里谁就赢。

    走棋空余之时,望一望,两面群山各不同,连绵起伏天涯去。

    有亲切的家人,有友爱的兄弟,有温柔美丽的未婚妻,人生于此,夫复何求!

    林川看着想着,发自内心的笑开了,这不就是自己一直想要,一直也拥有着的吗?

    自己应该是有大功德,才能两世为人,不论为女还是为男,都拥有了平常人能拥有的温暖和幸福。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