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医者晚明 > 第四十四章 齐入豫队

第四十四章 齐入豫队

    “方应时是谁,很出名吗?”房景敏小声向旁边黄朴等人询问道。

    黄朴一脸惊异的说道:“兄台不是豫男人吧?”

    此言一出,大家都静了下来,齐刷刷的看向他们,房景敏胀红了脸,不好意思的说道:“小弟汝州人,地属豫北。”

    “难怪!”黄朴恍然,给他,也给众人介绍道:“近年来,我们豫南有三神之说。神画、神童、神医,神医即方应时。”

    众人一听,便看向方应时,只见他也不过二三十,不成想医名这般显赫。

    “侥幸治好几个疑难杂症。”方应时只简单说了一句,便不再说了。

    众人却不敢小瞧他了,能名传一县,已称得上神医之名,而他之名更传数府,半个省,那已经不是区区太医院医学生能容纳得下了。

    巴应奎上前将他叫走,众人这才收回目光,看向剩下的两人。

    “在下祥符县周博,祖籍会稽,与张小哥算是同乡,医术还算中规中矩,喜欢专研。”

    两人中年龄较大的一人,先站了出来,抱拳说道。

    张介宾又兴奋起来,哇哇乱叫道:“哇哇哇,周兄太有缘了吧,难怪一见你便觉亲切,到时你要和我住一块,我们抵足夜谈。”

    众人虽不知会稽、山阴详情,却也知道关系甚大,不然王羲之也不会说“会稽山阴之兰亭”。

    等张介宾好不容易安静下来,巴应奎和方应时二人也走了回来。

    巴应奎见状问道:“大家都认识了吧!现在便跟我去一体堂,马车就在外面。”

    众人正动身往外走,张介宾忙叫道:“还有一位兄台未介绍呢!咦,刚才人还在!”

    大家这才想起确实漏了一人,那人已率先走了出去,请大家正在找他,只得又回来,苦笑道。

    “来日方长,何必急于一时,小生区区贱名,当不得如此!”

    张介宾却不依道:“进了这门便是兄弟,一个也不能漏,谁也不能例外。”

    那人说道:“小生长垣宋培,字太素。自学医数载,水平尚可。”

    张介宾还不满足,嘟囔道:“最后一个也不多说一点,这也太简单了吧!”

    宋培闻言一笑,看向李先芳,说道:“李兄似乎不是豫人,何以在此?”

    此言一出,众人表情各异。

    张介宾讶然道:“濮州不是河南地?”

    众人想了半天,都不知濮州在何地。还是刘伋见多识广,出言问道:“足下可是东昌府人?”

    李先芳点头称是,正要解释,张介宾忙拉住他,说道:“不忙,不忙,这般有趣,且容我们猜猜。”

    而此时的众人,听说了东昌府,大半人还是不知在何地。但开封府、归德府,这些离得近的府县来人,都一副了然的样子。

    张介宾笑道:“连我这远在江南的山阴小子都知晓,你们就连眼皮子底下的地方都没听说?”

    众人燥红了脸,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巴应奎把脸一板,骂道:“张小子你若没有乘船北上,能知晓?有甚得意的。”

    在一体堂张介宾不怕徐春甫,却格外怕巴应奎,一听立刻逃走,奔外面去了。

    见张介宾逃跑,那些人才好受一些。

    李先芳抱歉道:“并非小弟有意隐瞒,当时正在归德府游学,得知府县医考,一时技痒,忍不住报名参加,不成想一路走到了京城。”

    另外两位归德府的医学生,都很尴尬,他们此次共三人通过考核,而成绩最好的便是李先芳,没想到不仅是外府,更是外省人。

    这显得归德府太差劲,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青年医家。

    众人在底下互相打听了一番,当得知东昌是山东一府时,顿时哗然。

    年龄最小的张昶,更是激动道:“我要和你比比,看是我梁人厉害,还是你齐人更胜一筹。”

    他是大梁人,正是战国魏国都城,齐晋争锋由来已久,齐桓晋文历来为众人称颂。

    张昶喜欢泡在茶楼酒肆,听多了这类故事,心向往之,这会儿得知齐人混进了他们队伍,更是力压一府。这如何让他受得了?

    陈介宾在外等了好一会儿,见没人出来,便又跑了进来。刚好看到这个少年挑衅之事。

    他没有记住这少年,他潜意识中,就直接无视了少年,四十二人,他只记住了十三四人。

    倪维德忙叫住少年道:“小昶,莫要入戏太深,什么梁人齐人,都是大明人,现在虽然分属两省,他日未尝不会归于一处。何必分个你我,判个高低?”

    刘伋、郑谊、郑二阳、刘贲卿等人纷纷站了出来,劝说张昶。

    和京畿分配均匀不同,此次河南各府,人数相差悬殊。比如开封府,直接占了十人,前十五名中更有六人都来自开封府。

    这也是少年心高气傲的原因,他实力并不比李先芳差,自然不服气了。

    李先芳直接讨饶道:“在下失礼在先,还请诸位原谅则个!”

    张昶还要说什么,开封府众人拦住了他。

    这时外面传来了嘈杂之声,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只见当头一人是礼部干事,太医院作为礼部的直属单位,又是邻居,院内之人都认得那人,经常往这跑的张介宾自然也认得。

    礼部干事,后面还有太医院医官,正是龚廷贤,后面还有四十多人。

    李先芳拍额摇头,张介宾好奇问道:“李兄何故如此?”

    “他们都是山东来人。”李先芳苦笑道。

    张昶一听又闹腾起来:“好哇,来一个还不够,还来这么多,我一个能打十个!”

    张介宾对这位少年,好感爆棚,也不嫌事大,在那起火:“张兄好样的,我支持你,我还有好多哥们儿,都挺你!”

    “好,你这兄弟,我交了!”张昶兴奋的点头,看着走向他们的山东医学生,充满了战斗的激情。

    其他人也是,虽然不像张昶一样入戏,却也有好胜之心。

    先前都是在府县争斗,又从全省数百人中拼出来的杰出青年,面对同样杰出的山东青年,他们又岂能错过。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