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越鸟传 > 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相识重见旧人面 昔日书再掀新波澜

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相识重见旧人面 昔日书再掀新波澜

    越鸟殁后,鲸落在三界到处报丧,而当扈也终于结束了这场长达一百九十一年的躲藏。

    佛母追捕了当扈几十年,甚至不惜动用王母和玄武的势力,无奈却依旧一无所获。后来是西王母劝服了佛母,她说遗诏之事真假难辨,叫佛母不要过于执着,佛母倒是也信了,近些年几乎已经放弃了追捕当扈。正因如此,佛母不知道当扈身边还有个耳报神庆忌,更不知道当年越鸟留下的遗诏不是一封,而是三封,且是写给三个不同的人的。

    五族多的是出类拔萃忠肝义胆之辈,当年佛母甚至一度怀疑越鸟是将遗诏交给了圆滑世故的老臣玄武,可越鸟却偏偏挑中了当扈。当扈虽然不起眼,却心志坚定聪颖非常,识大局懂大体。为了越鸟的嘱托,当扈将自己流放于天地之间,流离失所风餐露宿,一藏就是近两百年。

    当年越鸟吩咐当扈,叫她潜深伏隩以待来日,起初就连她都很诧异,因为越鸟口中的“来日”并没有确切的年月日期,而是以越鸟死的那天开始算的。

    庆忌问过当扈,既然越鸟早就猜到自己要死,来日又何谈输赢呢?当扈说她也不知道,但她心里一直有个猜测,一个她根本不敢宣之于口的猜测。于是一切按部就班,越鸟百年前画好的棋谱,终于借当扈和庆忌的手,一步一步地在三界上演。

    越鸟死后的第四日,当扈依照她的吩咐,将第一封遗诏交给了庆忌,让它送入九重天甲寅殿,给西海龙宫四公主白龙女。

    那天,白龙女刚起身就发现面上的圆桌上有一柄宝剑和一封书信。那剑是扶南阴阳剑中的阴剑,而那封书信上,则记载着越鸟跨越百年的深思熟虑——妖精们的丧仪是先停丧,再发丧,以七日为期。越鸟料定她发丧当日,鸿蒙会借机起事,因此她在信中叮嘱白龙女,无论如何都要拦住青华,不能让他去明王宫为她发丧。

    白龙女见字如面,哭得几乎肝肠尽断,就连孟章见了越鸟的遗言,也鼻酸眼胀一言不发。可怜她生前还不忘安排下死后之事,生怕青华陷入险境,而青华生无可恋,却连自己发妻的丧礼都不能亲赴。原来所谓的“世世不得善终”竟是如此狠毒,即便如今二仙已经天人永隔,命数却依旧不愿放过他们夫妻。

    越鸟死后的第五天,庆忌连人带信入了西王母的瑶池境,西王母权势滔天,就连九重天上位列仙班的神仙们都少不了畏惧她的威仪,可今日庆忌慷慨赴死,心中倒是多了些坦然和清明。

    出发前当扈和庆忌坦言,这次入瑶池它生死难料,先明王遗诏事大,西王母见了它极有可能恼羞成怒将它处死,可即便如此,庆忌也不怕。它是这世间顶不起眼儿的一个无名小卒,生来死去无人在意,那个羽族明王与它不过只有一面之缘,硬要说它有什么护主的忠心也难免牵。可众生越是寂寂无名,就越希望能名流千古,芸芸之辈,谁不盼着能做件大事?不盼着有朝一日能以无用之躯,行有用之事?

    庆忌不请自来,端正地坐在“别有洞天”的圆桌上等待王母。王母一早起来熟悉穿戴,刚出寝殿就见了这位尺寸大小的不速之客,遂心中大惊,认了半晌才肯定这是百年前她亲手捉住的妖精。

    “你到底是什么人?”

    当年庆忌受人蛊惑,冒险潜入瑶池,却被王母抓获。王母记得清清楚楚,彼时是先明王施以援手,才将这妖精神不知鬼不觉地送入了西天境内,免了瑶池一场风波。时隔百年,此妖再入瑶池,正好在先明王身后,看这妖精闯宫的时机,恐怕不是碰巧,而是大有文章。

    庆忌将越鸟留下的遗诏亲自递给了西王母,又与她细陈当年越鸟的吩咐。时隔百年,西王母终于亲眼见到了佛母口中的“明王遗诏”,可出乎她意料的是,越鸟这封所谓的“遗诏”,半点不谈五族之事,更与权势更迭毫无关系。

    越鸟在给西王母的信中说,她不畏天灾,也不怕来日三界的刀兵,盖因战不可能以一人起,更不可能以一人休。她所在乎的,由始至终都只是梼杌。

    梼杌是这个世间的异端,当年青华将百妖困在昆仑,它们的宿命原是白雪埋骨,就此魂飞魄散,可天地多有变数,百妖是死了不错,可它们的怨念却就此生出了一个新生命。梼杌代表着百妖的不忿和世间的不公,肉体会腐败,灵魂会泯灭,唯独怨念是不死的,是不肯轻易消散的,是不能被杀死的,三界若想度此劫,不能以战止战,只能以慈悲救苦之心,舍一人而救天下。

    在遗诏最后,越鸟叮嘱西王母,要将她真正的死因传于八洲,好叫天下仙佛妖精都知道,她是为正道大义而死的。

    读完先明王的遗诏,西王母这才后知后觉,满天都知道先明王是灵山的高徒,可却偏偏又各个都低估了她的通悟和心胸。三界是战是和,看起来和先明王生死息息相关,可实则却不然,物不平则鸣,不平久了就会起祸端,这不是谁能一力阻挡的。

    苍天可不讲什么“法不责众”,就好比当年天地大战,神人妖皆陷入其中,既然众生要战,那上天就会坐视他们血流成河家破人亡,天道向来如此,当年是这样,如今也是这样。先明王正是看破了这一点,所以才只重视梼杌,而至于西王母夫妇担忧了百年的变局,五族筹谋了多年的反扑,在先明王眼中始终都无足轻重。

    先明王死得突然,东王公怕天庭有变,因此急匆匆地从蓬莱赶回了瑶池。今日乍见了天地正道,西王母心中云海翻腾,东王公见状上前,从王母手中取过越鸟遗言详读,读罢心中竟怅然若失。从前他总是忌惮越鸟,怕她心思太深无人可及,如今却悔之晚矣。想越鸟一生不贪尊荣,不恋红尘,满心都是慈悲大道,甚至安排好了自己的死期,就连她这一封遗诏,都满怀着点拨五族的心思。

    越鸟早就明白了如来佛祖的安排,她被梼杌夺舍失去修为,沦为凡胎,命数滴水不漏,为的就是让她以凡胎死,度梼杌入三界世间。她这一死,既不是舍不得青华来日抵抗天劫,也不是想要平息五族战事,更不是怕来日不敌焚风。越鸟之所以牺牲,为的是还百妖当年血债,让三界众生明白什么是公平。

    可东王公始终比西王母更谨慎,他见了先明王的遗言,心中不禁生出一个疑影——眼下五族多的是爱戴先明王的,她死的突然,难保不会有狼子野心之辈皆她大丧起兵闹事。

    “金儿,先明王为三界鞠躬金属,死而后已,你千万不能辜负了先明王的心思,务必找准时机,将先明王的大志传扬于天下。我这便去灵霄殿一趟,我俩分头行动。”

    东王公这话实在是蹊跷得很,他一向少入灵霄殿,怎得今日无传无禀的却要闯宫了?

    “王公这是要干什么?”

    东王公沉了一口气,说道:“我料定先明王大丧之日,就是天地巨变之时,我此去要向玉皇大帝要天兵十万,谨防来日妖兵作乱。”

    其实何须东王公来说?先明王的心思西王母早就明白,她虽在信中说自己不畏战,可她毕竟是灵山教出来的高徒,心中始终难以放下众生的生死,更不愿见天地间再起刀兵。眼下五族不甘之辈,无非以当年百妖枉死为由,记恨漫天仙佛,可如今先明王以身度冤,梼杌的元灵回到了轮回道,百妖的冤魂也可在世间繁衍生息,重获新生。

    女娲的孩子们终于回到了她创造的世界里,从今往后,它们可以踏浪赏雪,登山春游,在这生机盎然的天地间踏踏实实真真切切地活一遭。而先明王之所以让西王母向三界通传她的死志,为的就是给五族的悠悠众口一个交代,让妖精们明白,万年之后,终于有人以慈悲和智慧换了当年百妖一个公道。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如果可以从结局开始回忆从前,人们就不难发现,宿命从来就只有一条路。越鸟死后的第六日,当扈亲自带着她的最后一封遗诏进了明王宫。

    从前在佛母身边的时候,当扈是个青春貌美的女妖,可她早就不是佛母记忆中的那个样子了,现在的她像个老妪,清净冷峻,眉眼间都是沧桑。她穿着一身白衣,踏着皑皑的白雪,捧着先明王的最后一封遗诏,在佛母的注视下,一步一步登上明王宫前的玉阶,最后终于站在了佛母面前。

    当扈不再是从前的那个当扈,佛母也不是从前的那个佛母了,她卸下了满头的金叉玉坠,脱下了满身的富贵绫罗,一袭白衣一净到底,看起来更像是位菩萨了。

    “罪臣当扈,私藏先明王遗诏,罪不容诛,特来请罪,请菩萨责罚。”

    当扈跪在佛母面前,双手举着越鸟留在这世间的最后一件信物,时隔一百九十一年,佛母终于得到了越鸟的“遗诏”,她在心中揣测过千遍万遍——也许越鸟要将明王大位留给青华,也许越鸟希望来日青华能够成为麒麟之后的第二个至尊妖王,也许越鸟会留下对付鸿蒙的招数,然而她的所有期盼和恐惧最终都没有实现。

    越鸟在遗诏中说,羽族明王大位不可有失,必须在羽族中选贤任能,她亲自保举一人,请佛母定夺——这个人就是当扈。

    东王公错了,鸿蒙错了,就连佛母也错了,多少自恃聪明之辈以为当年越鸟迎青华入赘是为了来日将明王大位交给他?可越鸟留给佛母的遗诏最后一句却是——

    “……青华命途多舛,万年孤生,而今情劫已了,请菩萨准他闲云野鹤,琴棋为伴。万不可强扭其天性,使其困于红尘,此乃儿臣遗愿,望请菩萨成全。”

    越鸟不是蝇营狗苟之辈,不可能任人唯亲让青华继位明王,更不可能以儿女私情困青华于尔虞我诈,她的心从来都是清明的,是公正的,是无私的。

    “好!好!好!有女如此,夫复何求啊!”

    佛母仰天长啸,悲声无限凄凉。都说为人父母者无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此时此刻佛母多希望自己的女儿是个无功无过的庸才,即使一生庸庸碌碌,只要能平安终老,她也认了,总好过如今天人两隔,白发人送黑发人。

    失女之痛摧心剖肝,更胜于当年寒绸池之痛,若是上苍许世间一命换一命,佛母片刻都不会犹豫,定是宁死也要换回越鸟的命来,只可惜上天无情,偏要留她这一个老孔雀在世间如同行尸走肉般的活着。

    当扈从未偷看过先明王的遗诏,自然不知道今日她亲手送进明王宫的这封信里暗藏着她的命数。她前后服侍了两任明王,心细如尘又兼智勇双全,野心勃勃却又英勇忠诚,若非如此,越鸟也不会在遗诏中举荐她成为下一任明王。

    佛母悲痛过了,心里又惦记起悬而未决的明王大位——蛇无头不行,羽族一日无主便多乱一日,长此以往,只怕终会被狼子野心之辈鲸吞蚕食。当扈城府极深,心思活络,有见识有本事,又兼有一副忠肝义胆,当年佛母集三族之力都没能找到她,由此可见此人的确是羽族中拔尖的人才。不怪越鸟举荐她,此人的确是继位明王的最好人选。

    “当扈听令!先明王死于九重天,眼下群妖蠢蠢欲动,野心之辈图谋大业,五族三界已经到了危急存亡的时候。先明王遗诏保举你继位明王,老身这便上表雷音寺为你请封,从今往后,你就是羽族明王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