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晚清风云录 >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八章

    一纸公文,章家敏调任西北巡阅使。这个巡阅使是个虚职,是个有没实权的。章家敏知道袁总统有意排挤他,要把他赶出北京,怕他坏事。章家敏本也无意再待在北京,接了委任状一到,就收拾行李,也不去总统府辞行,带同家人上任去了。

    民国的西北地区,指的就是陕西到云贵那一片苦寒之地,物资不丰,民俗彪悍。巡阅使的驻地在哪里?也没有一个定论,一般地盘在那里,部队在哪里,行署就要哪里。章家敏没有地盘,没有部队,行署想在哪里,就可以在那里。想了想,还是在西安好,这里数朝古都,文化底蕴很好,在这里养养生,安度余生其实也算是个好归宿,毕竟章家敏穿越的时候已经三十五岁,如岁已经五十六岁,一穿穿了二十一年的越,也算是古往今来穿越里的佼佼者了。

    来到西安,陕西的高官,西安的市长自然要来接待,又是请吃饭,又是逛遗址。巡阅使,是给有兵有地的人名正言顺划分地盘的,给你巡阅使,这些地方就是你的。给没兵没地的人,那自然是虚的不能虚的职位,地方上有高官,巡阅使也没有任免的权利,所以客气的高官就陪你说说话,遇到不客气的大可以不理你,你也只好抹抹脚,去下个地方巡阅巡阅。因此头两天,高官还很同他客气,意思招待两天,好送他走,谁知章家敏想把行署设在西安,这就有点不乐意,意思我是高官,巡阅使在这里似乎不大方便,因此很有点犹豫。章家敏看到他犹豫,知道他不愿意,无奈,就想住几天,去下一个地方再看看。

    现在西北军的领袖是陆建章,也是北洋的人,在小站练过兵。收到陆总总长段祺瑞的电报,说章大人来西北,打听到章家敏到了西安,立刻赶来见他,见到章家敏,就行了一个前清营头里的礼,喊了一声:章大人好。说完直挺挺的在那里站着。章家敏见了他颇感意外,因为急着出京,也没打听西北的情况,现在看到陆建章在这里,自然大喜,忙热情的打招呼。原来在练兵的时候,陆建章的官位很低,章家敏见过几回,勉励过他,也没有深交。然而陆建章是很晓得他的来头,同袁总统是把兄弟,就是段总长见了他甚为谦恭,因此看到他来了,就自然要来巴结他,其实他还不知道,章家敏因为不同意袁世凯称帝,被赶了出来。

    高官见到陆建章同章家敏如此的客气,简直是下级见到上级这样,忙转过脸来,满脸堆笑。章家敏看他如此给面子,自然要同他客气,同他拉拢。章家敏看他边上有个武官,很高大威猛,就问:这位是?陆建章说:这是我的女婿,冯玉祥。冯玉祥连忙过来行了个军礼。章家敏一看是他,啧啧称奇,说到:好,原来老兄就是冯玉祥。陆建章诧异到:怎么章大人认识他?章家敏说不认得,然而我看令婿相貌非凡,将来一定要阔。陆建章听了自然高兴,就是冯玉祥听了也很高兴。

    有陆建章在,章家敏这个巡阅使当的就有点面子,在西安设立行署,高官见风使舵,有大事小事都来汇报,这里冯玉祥就派自己的一个连驻扎在城里,负责行署的警卫。这里刚一安顿下来,京里就传来信,大总统登基称帝,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

    消息传到西北,民众反正无可无不可,管你什么大清也好,民国也好,帝国也行,和老百姓有什么关系?反而是各大进步人士都起来呼吁,说袁世凯背叛共和,不仅声讨,还要讨罚。因为章家敏是西北巡阅使,整个西北名义上最大的官,因此西北各路人马都齐聚西安行署,商量办法。

    北洋大佬王士珍呼吁各省发电支持袁世凯称帝,大家原以为按照章家敏,陆建章同袁世凯的关系,一定支持袁世凯的了。谁知道到了行署,章家敏首先表示不赞成称帝,要维护共和。陆建章也表示不赞成,大家见两位大佬都不赞成,也都纷纷表示不赞成,但是这个不赞成的电报始终没有发出去。

    不出几天,蔡锷等通电宣布讨袁,成立护国军。陆建章奉命率部进四川,准备与护国军作战,以后也没有再回陕西。章家敏在行署没了陆建章的保护,地位自然急转直下。陆建章旗下的陕北镇守使陈树藩反对帝制,因此独立自号陕西护国军总司令,与胡景翼合作击溃了陆建章之子陆承武率领的陕西第1混成旅,陆承武亦被俘虏。作为爱子安危的交换条件,陆建章主动将其权利让渡给陈,陈树藩由此创立“陕军“,胡景翼则借此取得陕西督军之位,西北军此时为双头领导之局。章家敏虽然反对帝制,拥护共和,但是手里无兵无将,陈胡二人岂能容他在自己头上装模作样?因此派了一队兵把章家敏护送出城,这个西北巡阅使也就名存实亡了。

    章家敏身边早已没有什么钱,以前赚的钱要么抚恤山东的将士们,要么就是拿出去赏给别人,本来还有点北京带来的积蓄在行署,如今被这帮西北军都抢了个干净,跟着的家人也都遣散了,除了黄总管依旧跟着,黄总管年纪大了,腿脚不便,照顾自己都难,别说照顾章家敏了。好在林兰还有一些收拾,拿了变卖,多少可以解一点燃眉之急,在西安城外租了一间农家屋子暂时住着,一切也只能由黄总管照料,买米做饭,洗衣收拾,甚至倒马桶。章家敏自从穿越以来,似乎从来没有过过苦日子,这回第一次知道在旧社会过苦日子是什么样子。渐渐地,也有点意志消沉,整天现在外面垂头丧气,有时候连饭也吃不下。林兰就劝他想开些,反正年纪大了,也经不起折腾,就留在这里当个农民,颐养天年算了。

    章家敏本来苦思冥想怎么穿越回去,一看林兰对他依旧情深意重,心里也很有点放不下,叹了口气道:罢了,我就听你的吧。一连住了大半年,日子虽然清贫,好在无忧无虑,两人养了几只小狗逗趣,日子也不算难熬。可惜好景不长,黄总管突然生病,也不知为的什么,后来尽然起不了床。章家敏请了医生来瞧,开了药也不见的好。这里黄总管一倒,家务事只好落在林兰身上,好在她也不埋怨,虽然大多做不好,也依旧尽心的在做。只有章家敏烦闷,在一旁唉声叹气,黄总管知道自己拖累,心里也是苦恼,也不知用了什么法子,尽然趁人不注意,死在了床上。章家敏第二天起来,见黄总管死了,顿时放声大哭,林兰过来了,看到了,也没了主意,也只有哭。两人的哭声惊动了邻居,赶来见到这个样子,就帮忙料理后事。章家敏哪里有钱去安葬?只好帮着众邻居把黄总管用草席一裹,在附近山头草草的掩埋。章家敏呆呆的站在那里,后来竟然蹲在那里,嚎啕大哭起来。众位邻居看了,也都伤心。

    就这么过了一个月,章家敏就坐在院子里发愣,林兰想要劝他,也不知怎么劝,也只有在一旁落泪。好在村民们看他们可怜,总送一些饭菜给他们,尚且不至于饿死。章家敏也要没有了以往的风采,现在蓬头垢面,如同一个乞丐一样。

    正在那里走投无路,突然有一辆车停在村口,有人在那里问:这里可有一个章大人。众村民都说没有,其中有一个村民就说到:去年有个外乡人来,我们都觉得奇怪,不知道是不是你说的章大人。那人听了,忙说带我去见他。村民就带着他来到章家敏住的农舍那里,看到一个蓬头垢面的老人,枯瘦如柴,正坐在天井里嚼着草根发楞。

    那人也不嫌弃埋汰,就上去俯身问:敢问这位先生可是姓章?章家敏抬头看了他一眼,点点头。那人精神一震,继续问到:台甫可是家敏?章家敏点点头。那人大喜,赶紧跑回去到车上禀报,车上有个人立马下车,快步跑到门口。此时章家敏已经站了起来,那人敬了个礼,说到:卑职徐树铮,奉国务院段总理的命令,请章大人。章家敏一听到段总理,就知道是段祺瑞了,心中的烦闷登时一扫而空。

    正要开口说话,突然头晕目眩,站立不定,两眼一黑,跌倒在地。

    也不知过了多久,章家敏醒了过来,看到自己躺在草丛里。有个东西嘟嘟的在想,章家敏摸索着回头,看到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东西,手机。他惊慌失措,连忙快步跑出树林,瓷砖贴的河边小道,两派的路灯亮堂堂的。章家敏眼睛湿润了,回来了,我回来了。内心又涌起失落的感觉,回来了,我回来了?

    此时远处有人大喊一声:林兰,你走快点。章家敏站在那里,看到有个女孩正气喘吁吁的从自己身旁跑过,两个人目光碰在了一起,相对无言。

    全书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