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争霸之焚血幽秦 > 第二十二章 乌孙责难

第二十二章 乌孙责难

    严青当日拜会兰博宛将军,“兰博宛将军,现在听说大秦国内发生变化,恐怕大秦对远在西域的乌孙鞭长莫及,我想请您护送我们过乌孙之后再返程,过了乌孙,前面就只有月氏,月氏与我们大秦关系颇为密切,应当会助我等返程。”

    兰博宛将军,“严青阁下,我会护送你们到乌孙和月氏边界,乌孙,我大夏也曾听闻,是草原上一个大种落,我会护送你们大秦使团安全返回到达月氏的。”

    “如此,多谢兰博宛将军,感谢德米特里一世王子殿下的安排,否则我们一路回程,就会很难办了。”

    休息一日,大军继续上路,大军前行两日,到达且末国,且末国国王看到六七千人众来到城池外,马上安排国相前来询问,当得知大军是要东行,并不是前来攻伐,且末国国王送上粮秣百石作为劳军所用。

    且末国地处偏僻,商贸不算发达,严青并未在此得到很多大秦内部的消息。

    休息一日,大军继续上路,行进两日,来到楼兰古国,楼兰国,算是西域城邦诸国中比较大的国家,商贸繁盛。

    楼兰过看到大军来此,主动送上五百石粮秣作为劳军使用。

    严青安排小行人王无泽领着行人属众人去到楼兰坊市了解大秦的情况。

    一番了解之下,大秦的变动慢慢展现在众人呢眼前。

    三年前,大军还在身毒国内时候,始皇帝就已经崩逝了,胡亥作为继任的二世皇帝,对兄弟亲人执行了很严厉的刑法赐死,大秦后面陈胜吴广流民暴动,如今已经快三个年头,二世皇帝不仅没有将流民起义全部镇压,还自毁城墙,很多老臣都被贬斥或是下狱。

    典客属还是王敖老大人负责,但是大秦内乱频发,典客也没有那么多事务,只能作为大秦的裱糊匠,弥补一下西南西北各地蛮夷不在大秦内乱时举兵攻伐。

    严青了解到,李斯丞相前段时间也被赵高以莫须有的罪名,下狱腰斩。

    赵高成了大秦最大的官员,以郎中令进位丞相。

    作为二世皇帝的老师,二世皇帝最信任的人就是赵高。朝堂被赵高弄得一片混乱。章邯,前几年的少府丞,现在是大将军在关东平叛。叛军中已经恢复六国旧貌,最大的几股势力要属于项羽、刘邦、魏王豹、齐国田氏,关中已经征发了两次士伍,但仍旧没能将关东的叛乱平复下去,反而越演越烈。赵高在朝堂上指鹿为马排斥异己,更是连楼兰国的商贾都知道了。

    大秦陷入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混乱。严青作为严道候嗣子,在大秦也只是一个稗将军,官职不大不小,反抗不了这场混乱的源头,只能多收集信息,做出有利于自己,有利于大秦使团这个团体的决断。

    大军在楼兰国修整两日,继续前进,进入到乌孙地界。乌孙作为游牧民族,首领分为大小昆莫。多达六千余人的大队人马从乌孙地盘上越过,大昆莫安排小昆莫负责接待大夏和大秦使团,一路护送大秦使团达到乌孙与月氏的交界之处。

    小昆莫领兵护送,但并不是太情愿,原来计划要打猎的小昆莫,领到这个差事,心情很烦躁。

    小昆莫提议,乌孙、大夏、大秦使团各出一百人,狩猎比赛,获胜的勇士才能顺利的通过乌孙境内,否则就要提供金币买路。

    严青安排蒙婴带领一百蓝田大营士伍,蓝田大营铁鹰锐士不虚这些比试。

    大夏兰博宛将军骑士都是骑兵,骑射功夫也很了得。

    大军就地安营扎寨,三只队伍分成三个方向狩猎。

    阳光明媚,彩旗招展,三队骑士行伍间配合错落有致。

    严青知道小昆莫邀请狩猎是为了挫落大秦使团的面子,因为大秦使团强行军,很多材官虽然适应了马背上的奔波,但是髀肉受损是避免不了的。

    蒙婴带着蓝田大营骑士,很快狩猎猎获鹿十只,野兔三十余只。

    大夏骑士猎获鹿十余只,野兔二十余只。

    乌孙小昆莫带队猎获鹿十余只,野兔二十余只。

    三家猎获相差不远,小昆莫认可了大夏骑士和大秦使团的实力,不再作妖。

    从小昆莫口中,严青又知道了更多关于大秦的信息。原来大秦章邯将军在东边击败了田齐和项梁的军队,项梁被斩首。项羽和刘邦是楚国两大势力,进攻关中势头很猛,大秦的王离将军、涉间将军已经被项羽击败,大秦二十万士卒损失一旦,现在天下的走向就看章邯和项羽那个能够获胜,谁就能决定天下的走向。

    严青希望章邯能够获胜,但朝堂的混乱又给不了他信心,想到一旦章邯大军失败,大秦就会风雨飘渺,严青内心一团乱麻般的烦躁。

    此种心情还没有办法对别人说起,因为虽然严青姓严,但祖先是真真切切的大秦公室之后。胡亥和赵高这样使国家混乱,严青心中感到痛惜万分,身份不高,没有能力能改变现状,只能留下几声叹息。

    把士伍平安带回大秦,严青能够做到,但是大秦如此风雨飘摇,确实是他不愿意看到的。也许大秦需要一乱一治才能更加威风凛凛,但是,目前光看到了乱,朝堂和大军都很混乱。朝臣们明哲保身,都是赵高一党,不党附赵高的,都在指鹿为马环节被赵高借机除去。

    赵高,当时始皇帝兰池遇盗就是知情者之一,严青一直在怀疑他,却没有什么证据。因为无论是始皇帝时期的郎中令,还是二世皇帝时期的丞相,赵高都是位极人臣,还要霍乱天下,那么他自己的权势也保留不住。

    想到始皇帝病逝在沙丘,他们那么急切的除去蒙恬大将军和公子扶苏,之后又除去始皇帝苗裔,难免让人怀疑他们得国不正。

    就算得国正,胡亥也不该委托权势交与赵高一人。始皇帝陛下曾说,上下一日百战。二世皇帝自己躲在宫殿内玩耍,全部国事委于赵高一人,这就是不正常。不是会产生权臣,就是会产生叛逆。

    严青长久叹息,看来回途的路程不是那么顺畅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