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秋风和明月 > 第六章 宋秋河寻医问药 3

第六章 宋秋河寻医问药 3

    列车渡过黄浦江后一路北上,宋秋风没想到能和抓自己的警察相遇并认识,在BJ火车站李广福告诉宋秋风自己在BJ联系方式。宋秋风和二哥坐上通往BJ天坛医院的公交车,他们在天坛医院没有找到牛权军医生。熟悉牛权军的老护士长告诉宋秋风牛医生退休了,以前住在家属院,听说搬走了。宋秋风打听天坛医院家属院,恰好遇到熟悉牛权军医生的老人,但新居搬到了哪里谁也不知道,只是知道牛权军的儿子在BJ糖厂上班,是个小领导。宋秋风想找不找到牛权军都得看病,既然来到BJ到了天坛医院,先做检查。他们坐了末班公交车返回天坛医院,因为是晚班医院只做一般医治护理和急救。宋秋风和宋秋河只好在天坛医院附近找了间旅馆住了下来,等待天亮再去挂号。

    BJ没有下雪,只是晚风有些冷,是干冷。宋秋风和宋秋河舟车劳顿,他们打算歇一歇再出去吃饭,结果一觉睡到了后半夜。宋秋风是被饿醒来的,只好白开水就着上海带来的大饼填饥止饿。

    他们一早起来就去医院排队挂号,没想到已经排了三十几号人。宋秋河进到天坛医院享有了天时地利人和得天独厚的条件,他是在医院抽搐晕倒后,享受了免挂号的特权。主治医生神经科慕主任详细问了宋秋河的病因病史,建议先做脑部影响扫描和CT。宋秋风在护士的指引下推着宋秋风行走在医院的科室之间,检查的片子下午才能出来。宋秋风给宋秋河办理了住院,最坏的打算是死马当活马医,但他最担心的还是检查不出病因无法医治。

    宋秋河醒来慕医生对他进行全面详细盘问,宋秋河说自己晚上会头疼,像有针尖一样的扎,时间不长但每天都会有。慕医生说如果病因真是在脑子里,手术风险会比较大,因为人的大脑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国内还没有医学经验和精密的医疗设备,只能等检查结果出来再说。宋秋风问风险有多大?慕医生说不能打包票,等片子出来才能做出诊断,再看能不能手术。

    检查结果是在临下班前出来的,宋秋风迫不及待拿去找慕医生,慕医生查看后告诉宋秋风没有明显病灶病症,找不出发病源无法下结论。宋秋风比两年前听到判决结果时还失落,他的恐惧害怕油然而生,担心二哥真的治不好。如果真如父亲所说中了祝家箱子的魔咒,终究会归根于自己,注定是一生的罪过。慕医生又说也不是再没办法,朝阳新开的中日友好医院可以去试试,这种病太稀有,后天癫痫的发病史非常复杂,国内没有经验设备也落后。宋秋风听慕医生一说心中重新燃起希望,他起身给慕医生鞠躬道谢。慕医生又说如果病真是发生脑子里,问题还是很大,无论什么结果都请来找我一次,特殊案例需要收录研究。宋秋风说好的。

    晚上他们还是住进了那家旅馆,但没有忘记吃饭,宋秋风心中对二哥怀着愧疚。他带二哥去王府井的全聚德,吃BJ烤鸭。宋秋河说老三你太奢侈了,一顿饭吃掉了家里半年的伙食。宋秋风说来一趟不容易,吃饱喝足以后不一定有机会。宋秋风晚上没有睡着,心里各种烦躁和不安,突然而来的压力让他有了深深的罪恶感。他感觉是老天在和他开玩笑,捉弄他。

    天亮之后街上还没有公交车,他们是想一路打听着去,但走出一里地街上也没有一个人。他们想返回却徘徊不定由犹豫不绝,只好沿着最宽最直的马路走下去。宋秋风记得和居中祥来BJ就是走的这条路,名叫长安街,只是两次开车来都是居中祥开,每次进城的路线都不一样。他记得天安门就在长安街上,但不知道具体的位置,而且站在马路中间连方向都不知道,唯一坐标就是天边越加亮起的方向,那是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但是这一天太阳偷了懒。

    越走天越亮,马路上和他们一样行走的人越来越多,都是朝一个方向行走。宋秋风问行走的人你们是去哪里?行人说到天安门看升旗。宋秋风再问升旗是几点钟?行人说太阳升起的时间就是升国旗的时间。宋秋风说今天没太阳。行人说昨天的时间就是今天的时间。宋秋河说我们运气不错,可以看升国旗。

    他们跟着人流一起前行,走啊走,来到天安门。天安门广场人海云云,大家的目光都聚向天安门城楼,护卫队英姿飒爽踩着整齐的步伐振振有声威武雄昂。随着一个潇洒的抛撒动作,国歌响起,五星红旗缓缓升起在风中招展。宋秋河说看到一次也算有幸,如果我去当兵说不定也能在这里升旗。宋秋风说差了点距离,我们海拔不够。宋秋河说怪也只能怪爸妈。宋秋风问为什么?宋秋河说咱家品种不好。

    在嘹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缓缓升起,迎风飘扬。

    看完升旗仪式宋秋风问一起看升旗的人中日友好医院怎么走?旁边的人说延着长安街往下走,出了建国门再问别人,现在就走过去也还早。宋秋风说早去早排队。

    越走天越亮,经过询问他们来到了中日友好医院,医院还没上班,门外等待的人排起了队,宋秋风张大了嘴打了哈欠说现在有个地方能睡觉就好了。宋秋河说你要是困就找个地方歇会,我排队。宋秋风说想休息都找不到落脚地方。排队的人吃着煎饼果子,宋秋风摸摸肚子说饿了,我出去买。宋秋河说老三,不该花的钱别花。宋秋风说你不操心。宋秋河说好吧,说不过你。

    宋秋风在医院门外的路口的煎饼摊排了队,等到他的时候,老板却要收摊走人。宋秋风问为什么?老板说医院马上上班了,门口不让摆。宋秋风说你可以在旁边卖啊。老板说正街上城管要罚的,人家上班顺路。宋秋风说你们这种小摊还要被罚,处罚也得有法律依据吧。老板说现在社会,权利比法律厉害,现官不如现管,马路对面就是人家的生意,罚不罚看人家心情。宋秋风说好吧,您要去哪,远不远我帮您推,给我做两个。老板指了指前面说不远,就那个巷子。

    宋秋风帮老板把车推进巷子,一直推到一间房子里,老板说这就是我家。宋秋风掏了五块钱给老板,老板接过钱说看你才二十出头,干什么的,家境不错嘛?宋秋风说刚出来认识社会,还没干什么。老板问来BJ看病要花不要钱吧?宋秋风说还不知道,才过来排队,还没看。老板说时代弄人,我要是像你一样年轻也出去闯一闯。宋秋风说您先给我做饼子,等看完病我再来听您讲故事,找您借道取经,您肯定是个有故事的人。老板憨笑了说罢了,老了老了还一事无成。

    宋秋风拿着煎饼回去的时候医院已经开始正常工作,宋秋河坐在走廊的椅子上睡着,宋秋风推醒俩个人一起吃饼子。宋秋河说时间真长。宋秋风说跑了老远。

    会诊的医生在听完他们的描述后,难以作出判断下结论,上海医院的片子没有诊断意义。接诊的冯主任对宋秋河的病很是好奇,他对宋秋河说对于你的发病情况我们不了解,没有先例,所以需要先住院观察,根据实际病因找根源,也为此类病收集资料。宋秋河拿不定注意问宋秋风,宋秋风说听冯主任的。冯主任说费用你们放心,我们会有相应的政策。宋秋风问为什么?冯主任说医院有科研、研究责任,临床病人就是很好资料,根据相关制度会有减免,需要病人和家属配合。

    宋秋风说应当配合必须配合。办理好住院手续,宋秋风按照冯主任安排,在护士的帮助下为宋秋河做了基本常规检查。午饭后宋秋风为宋秋河办了住院手续,然后他去找卖煎饼的老板,老板烧好水等宋秋风到来泡上龙井茶,让叫他马爷。马爷说没想到你真来,我以为你只是随口说说。宋秋风说随口说说也得言出必行,您有经验,我有兴趣和时间,我们有共同点各取所需,时间谁都有但人生经验难能可贵。马爷赞叹说年前人能有谦虚的心态和超前的认识,后生可畏啊。宋秋风说,每个人都是演讲者,都要一个聆听着,我就是您的聆听着。

    年纪相差四十岁的两个人,品茶足道侃侃而谈。聊人生、讲历史、论政治、说事实,天南地北海阔天空,只不过宋秋风多一半时间都是聆听着。他愿意听,别人的故事对自己是一种精神的振奋,更是鞭策和鼓舞。能让他售罄所用,也能让他丹心囊收。他们从中午一直谈到日落,同样的年代,不同地方不同人圈演绎出不同的故事,造就不一样的历史,这就是人,这就是社会。他是被尿憋岔了出去撒尿,才发现已经是晚上了。他说要去医院。马爷问他晚上哪里住?他说还不知道呢。马爷说不嫌弃晚上过来住,教你下象棋。宋秋风说好啊,正好有时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