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攻略1780 > 第二十四章 讨黎

第二十四章 讨黎

    广东巡抚衙门会客厅内。

    跪在地上的是琼州府派送公文的驿卒。

    坐在太师椅上的则是广东巡抚李质颖,站在一旁的则是琼州府文昌县苟文福的堂兄,广东巡抚的座上幕僚苟文轩苟师爷。

    “东翁,这琼州府海东寨生黎土官已然是存了反意,才抗税杀官造反,再不上报督宪,清点兵马伐之,恐有祸乱琼州之危。”师爷苟文轩自然是提前收到了他的堂弟来信,本是不远帮此堂弟的,但是堂弟供奉的敬意稍显诚意,才肯出口相帮。

    李质颖看着手中的琼州府公文,在听着师爷苟文轩的话,脑海中依然是出现了侗黎造反祸乱琼州大地,这琼州府早在康熙年间便以平复多年,未曾出过动乱,此番侗黎突然生事,恐有猫腻,可惜他的任期即将所至,再生波澜恐不利于考评,由那巴延三处理吧,再说那巴延三,酒囊饭袋一个,不知使了如何手段攀附权贵成了两省总督,李质颖很不想和他来往,此僚乃是朝中不下于和珅的污吏,虽知朝廷风气如此,但李质颖心中的自恃清流让他不屑于和这种阿谀之徒有何过甚来往。

    思虑良久,出身于燕赵之地的李巡抚并不想再次参合进这欺上瞒下的把戏,他这师爷打的什么算盘,他早已心知肚明,想要州府出兵征剿生黎,待官府征收黎田后,从而以低价购买生黎的熟田,思虑至此,再念他当初为了自己受人诬告,吃了点苦头,就不予追究了。

    摸了摸胡须,李质颖开口道“文轩,你派人上报督宪吧。”

    “是,东翁。”听到巡抚大人安排他去办理此事是,苟文轩就知这事成了,那两广总督巴延三可是个有意思的贪官,只要有钱,只要不是谋反都能给你安排好。

    回道签押房,苟文轩赶紧起草了公文加盖巡抚大印,在让标兵快马送至总督府。

    苟文轩再次回道城外的家中,拿出打点的金银,再派人送至总督府的幕僚家中,此时就算成了,当然巡抚管家的那份也不能少,毕竟李巡抚的管家也是一等一的抽利好手。

    不出苟文轩所料,第二日,从两广总督府衙门发出一封公文,酌琼州府知府王尚伦收到公文后即刻协驻琼州总兵林百川讨伐叛乱的海东黎寨,以示朝廷的法纪不容践踏,重竖朝廷威严。

    公文很快便从珠江南岸乘船渡海到达了琼州知府衙门。

    琼州知府衙门内,收到消息的王尚伦赶紧把林百川叫到府上商谈此事。

    此时的知府王尚伦就正在和总兵林百川商议征讨海东黎寨事宜。

    这琼州镇总兵林百川乃是子承父业,年近六十五了,在这琼州总兵一职也是任职多年了,只求一个安稳渡过这几年好告老还乡回归乡里含饴弄孙,怎料这海东寨突生此事,也是让他惊愕不已,这黎乱早已灭绝多年,怎的又重到覆辙了,这文昌县知县该死!又激发黎乱,真是罪该万死!

    “知府大人,这文昌县海东黎寨叛乱一事,我已收到海口左营千总杨文昌禀报,此事绝对有因可查,非海东寨黎人妄自生事,可这背后已然上报至两广总督,此事已不可难违,还望大人明知。”林百川也看到了总督下发的公文了,这事绝对跑不了,其实这苟文福已经递上敬意了,林百川收了敬意,也不得不收起心底不愿意蹚浑水的想法。

    王尚伦比起李质颖也算是个好官了,这响应朝廷的旨意“抚黎”归治,好不容易劝诫了万州黎、昌化黎、设学堂招黎族子弟入学本意是功绩满满,可这如今好不容易招抚的海东寨尽然杀官抗税了,这海东寨有黎上下千余口人,算是海东周围比较大的寨子了,这海东寨的侗首好像是叫王志信吧,当初任职时,也是接见过的,虽说长得不似寻常汉人士子般的模样,终归是读过圣贤书,考过童生的士子,怎的突然举全族之力谋杀纳粮官差呢,此中必有隐情,可惜的是,这背后的主谋已经打通两广总督巴延三,如若坚持查明原因,终归是吃力不讨好,况且滥杀官差税官,依然是反心昭然,再上书申辩,也是讨不了好,唉,就这样吧,王知府只能妥协了。

    知府王尚伦开口道“那就请总兵大人,速速召集海口大营兵丁,我这就下令调集官仓粮草,筹集马骡,再征调民夫供林将军驱使。”

    “多谢王大人的相助,卑职定当全胜而归。”林百川看到知府大人已经答应供给民夫马骡粮草,心中高兴不已,这黎寨可战之兵不过两三百而已,余者皆是老弱妇幼,讨之必胜。

    这林百川想的是没问题的,如果没有朱克清一行人的相助,可能这个海东寨就此消失了,自康熙平定三藩以后,人口不断增加,耕地人均占有面积逐渐减少,少民和汉民的土地相争已是多地叛乱的源头之一,苗乱,瑶乱皆是因汉民强占少民土地,从而产生动乱惊扰地方,皇帝再下旨平叛,最终皆是以官僚加汉人士绅获得了土地,以此谋求较大的土地产出利润。

    这吃人的旧社会,总是在不断重演,不断地折磨着这片大陆上的人民,直到有一天,天降伟人,扫清百年的沉沦,让华夏有了一个生存的机会。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