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我的舅舅亚瑟王 > 回答读者的提问

回答读者的提问

    不知道为什么,点娘似乎吞我评论,没有显示我干脆直接在书里回答了。

    以下来自读者:

    看不懂,看到四十六章了,更迷惑了,我问一问作者

    第一,开始你设定的主角是在到达卡梅罗以后穿越的,失去了一切记忆,那么拔石中剑的时候跟石中剑对话的人是谁,如果是主角,他的记忆是怎么回事,如果不是,你觉得合理吗

    2,你写的主角就是个废物,不会战斗也不敢战斗,他母亲说这是因为踏上基督教的土地被诅咒的,后来又成了在仪式拒绝杀人被诅咒的,哪个是真的

    3,开始说主角所在的王国就是个小村落,后来回忆里确实十分强横的大部落,哪个才是

    4,你说霍格莫德是私生子因此没有继承权,但是为了亚瑟王的名誉一直没有揭露,那为什么主角来了以后霍格莫德能这么嚣张各种针对还不被惩罚,甚至能在圆桌议会提议绞死主角,而且大部分骑士都赞同,哪怕他们不知道霍格莫德是私生子所以站队,但是直接要绞死另一个继承人真的合理吗

    5,主角的母亲也是女巫,霍格莫德的母亲也是女巫,为什么主角母亲只有刚开始出场一次,后面就没了动静,就这么看着自己儿子被针对真的好吗

    6,主角和绿衣骑士的赌约,一年以后要被砍头为什么就跟假的一样,既然亚瑟只能让主角当继承人,他为什么一点也不着急,甚至在赌约立下以后连安慰主角的行为都没有,就好像大家看了一场戏直接散场没人在乎

    7,在主角和绿衣骑士战斗时,为什么会没有一個骑士愿意借武器给主角,哪怕都觉得主角名不副实,在不知道亚瑟王愿意把武器借给主角的时候就这么冷眼旁观,合理吗

    8,开始说亚瑟对主角并不理解,后面又写在主角还没穿越时亚瑟听到瓦尔里基讲述主角的事迹,那你开头讲述的亚瑟对主角的失望莫非是因为亚瑟健忘吗

    太矛盾了,太离谱了,好像整个卡美洛就几个人支持

    主角剩下的都是反对者一样,再怎么说也不合理吧

    来到了中世纪,明知道兵荒马乱,却不努力锻炼,只是跟人在酒馆吹牛真的合理吗,就算合理,那么主角性格不该是那种虚荣的吗,为什么见了亚瑟王会不停的贬低自己

    还有,梅林是眼瞎吗,怎么能一番推理得出是主角母亲为了给自己扬名搞来的绿衣骑士,用脑子想也知道真要这么做肯定跟自己儿子说,主角就不会在那坐立难安了

    而且明知道这是个自然之身,赌约是明年被他砍头,亚瑟王知道主角是个废物,怎么还会把剑给主角的,如果说能砍死也就罢了,还砍不死,这不就是亲手把自己外甥弄死吗

    以及,事情结束后梅林再蠢也能反应过来自己搞错了吧,无动于衷很没发生过一样,甚至不描写吗,常理要么想办法解决要么直接把主角搞死,跟自己没关系合理吗

    对了,还有一个问题,设定这是个故事的世界,所以人们可以通过事迹创造荣耀,通过荣耀获取力量,设定确实不错,那么为什么主角创造了这么多故事,却没有力量,只能借用亚瑟的力量,还只能让人腿软,别人却可以随意创造主角故事中的怪物。

    以下我的回答:

    你的一连串问题一下子把我干懵了。

    我按照你的排序,回答一下。

    首先问题的答案往往在谜面上。

    对待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看法和观点在书中是不一样的,这就造成了一种视角上的差异。

    好比英法文学中高文与兰斯洛特的视角差异。

    1.主角来到兵荒马伦的中世纪,但是卡美洛很安全,因为仗已经打完了。

    主角被奥丁诅咒失去了勇气,在艾克特城堡训狗的时候觉醒了穿越的记忆,通过石中剑对抗了奥丁的诅咒。

    2.诅咒的作用就是自我矮化和自我贬低。因为本身夺走的是勇气,不是夺走了力量。诅咒是真的。

    涉及到宣传的问题,如何让卡美洛人接受主角,高文母亲就有了稍微不同的说辞。

    就是我儿子虔诚信仰上帝,遵循主的道,这才被异教神明诅咒的。

    3.主角所在的部落只有1万人。如果以穿越者的视角来说的话,确实不算大。但同时期的卡美洛都城才两万人。

    维京王国的体制就是整个部落和部落之间形成的一个大联盟。最终对外的时候,会在两年选举一个国王作为会的召开者,作为祭司。

    本质上这就是散装的,国王理论上也没什么权力,万人的大部落在北欧也有好几个。但是主角父亲洛特王活得长,所以就有了强大的权威。

    英雄时代,一个英雄就可以主导一场战争的胜利,一个王国的兴衰。

    洛特王本人的强大,跟部落的强大和丹麦王国以及整个维京王国的强大,是好几回事。

    维京是一个部落联盟选举制国家。

    有好处可以号召动员其他人,但如果你要其他部落服从缴税,就不行了。(见37-41)

    4.为了国王的名誉,莫德雷德是私生子,这件事没有广泛的传播,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但是高层是知道的,尤其是教会。

    这又涉及到绝大多数骑士的信仰,真正炸雷的是这私生子还是和姐姐生的,这就蚌埠住了。

    高文和莫德雷德的母亲都是尤瑟王的女儿。

    但是莫德需德的母亲留在了不列颠嫁给了康沃尔王。高文的母亲远嫁到了北欧。

    圆桌骑士根据地域派系,第一章提到过,后续都有说明。

    在相关章节中明确提到过。圆桌骑士在新年宴会时有一百来位骑士,没有满员,结束后有1/3回到领地,亚瑟王和布列塔尼亚国王见面又带走了一半圆桌骑士。

    兰斯洛特还没回卡美洛,最终剩下的骑士就与支持莫德雷德的康沃尔骑士其实有着莫大关系。

    凯爵士说在圆桌骑士都已经不足,亚慧王离开的当下。他就是这个国家的老大。

    但是由于高文用了王者之剑,凯爵士原本是想开一个贵族和圆桌骑士的会,结果被莫德雷德用梅林制定的圆桌骑士开会制度强行召开了会议。

    凯爵士的政治能力是不行的,是亚慧王强行扶上来,我在书里面数次提到别看他的头衔一大堆,实际上权力并不大。

    开会的时候又被莫雷德抓住了语病,因此强行通过了会议。其他圆来骑士与其说是支持莫德雷德,倒不如说是支持亚瑟王制定的法律。

    5.主角的母亲其实并非什么都没有做。

    在第31章,摩根勒菲就抓住了亚瑟王此时左右为难的心理,在自己两个亲人面前抉择。

    如果抛弃自己的私心,撇弃七情六欲来维持公道,心中势必没有公正,也没有快乐,只有疲惫。人又不是机器。

    因此作为舅舅只能寄希望两人不要再争执了。为了息事宁人,平息事端,只要展现自己的宽宏,就要给予礼物。

    具体表现就是给予双方官职,爵位,土地,财富,在待遇上表现得一视同仁。给了高文的东西,莫德雷德也能趁机索要

    让莫德雷德以此作为威胁。因为以公平和正义作为自身准则的人,最容易掉入罪恶的圈套

    摩高斯的表现就是上善若水,水善万物而不争,让高文什么都不做,静待王位的到来。

    亚瑟确实在亲情之间左右为难。但是并不代表他会放任自己的一个孩子伤害另一个孩子。

    水浸风湿,哪怕坚铁也会腐朽。武器会折断,城堡会倒塌,真金也会化为商粉。

    莫德雷德越是追害主角。就越要让他迫害。

    只有这样。才能让亚慧王坚定不移的站在主角身边。

    剑在没有出鞘的时候才是最具有威慑力的。

    摩诃婆罗多中,迦尔纳和阿周那彼此互相伤害,你杀我儿子,我就要杀你儿子。结果双方的儿子都死了。

    6.亚瑟王的官廷有魔法的结界。能够在宫廷里施展。这样的魔法只有三个人,其中一个是梅林,剩下两位是公主。

    圆桌骑士们普遍认为这是摩高斯为了让自己儿子拥有功绩而自导自演的戏剧。

    虽然不至于直接揭穿,但是也不好直接往上凑。

    7.没有一个人借剑的原因是亚瑟要借自己的剑,并且还要求大家借力量给高文。

    亚瑟因为老了拨不出来剑,拔剑显得格外吃力,所以就有了尴尬的时间差。

    8.亚瑟王本来就没有对高文失望。高文的名声和故事本来就是高文母亲和亚瑟王主动传播的,在第50章中有详细说明。

    结果高文直接实话实说,让亚瑟王下不来台。于是就只能换了一个策略。

    亚慧王直接就说高文想要当国王的话恐怕不够格。

    然后贝迪威尔和梅林就担当了亚瑟王的嘴替。认为高文是可以培养的,在他们的扶持下。是能够举起王者之剑的。

    因为贝迪维尔问亚瑟对高文的观感如何?

    亚瑟王直接回答说是非常喜欢这个外甥。

    所以也就有了接下来的那段对话。

    如果说不喜欢高文,说他不合适,直接提别人(莫德雷德)就是了。

    你都说你喜欢高文,却又不提继承人。

    只有传位给不合格的国王高文和没有王位继承人的两个选项,还能让人怎么办。

    详情见第48章。

    亚瑟王的用意是在表明不是我主动让高文坐上这个位置的。而是伱们这帮圆桌骑士认为高文有资格登上王位。是你们主动支持的,然后我才答应的。

    你们以后谁不支持高文作为未来国王开展工作,可是要被追究责任的,违背了你们作为骑士的承诺。

    梅林虽然搞错了,但是亚瑟没有在相关章节提到过。就不赘述了。

    高文的世界是诗歌故事的世界。理论上来说事迹会不断升华,形成荣耀,得到力量。

    但高文的事迹都是虚假的,并不是属于他的故事。

    仙女摩根召唤出的那头达拉崩巴的龙。也不是随意创造的,而是以萨克逊的白龙为原形创造的影子。

    因为是个假货脆皮,所以是想给莫德雷德创造荣耀的,结果被高文抢了龙头。

    至于以上内容是否合理,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至少你把公众章节看完吧,没有谁一开始就把所有事情都说得明明白白。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