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晨星传之壁上土卷 > 第十六章 赵云离去

第十六章 赵云离去

    就这样,刘备在平原县做县令过了好几年的太平安稳日子。

    直到有天午后,一个人的到来打破了这片宁静,那个人就是太史慈。

    这天刘备正在忙公务,听闻北海郡的下书人太史慈紧急求见,就赶紧叫人带他进来。

    在这会儿功夫,刘备就开始在琢磨,这北海郡离自己这边也不近,而且素无往来,那边既没有朋友也没有公事,怎么突然有人给自己下书呢?

    不过多时,就听到院里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看上去二十多岁,身高近八尺威猛有力的武将来到刘备的面前。

    此人一身铠甲,战袍上满是尘土还带着血,就在刘备还在震惊的时候,此人便自报了家门,“某是东莱太史慈,拜见平原国相。”

    “北海太守孔融特意点某送来修书,现如今北海郡正被反贼黄巾军包围,万分火急,希望平原国相能出兵相救!”

    刘备接过书信,阅后点头忍不住感叹道,“没想到,孔北海竟还知道这世上还有我刘备这个人啊!”

    接着刘备问了太史慈关于北海的详细战况后,便到了后院召集了关羽和张飞,这个时候赵云也在,就一块加入了。

    张飞本来在和二哥还有赵云切磋,这一下被打断好了而且还这么急就很不爽,“孔融这厮,是何许人也啊?咱们就这么百千号来人,值得咱们这么跋山涉水的去救么?”

    “三弟,”刘备皱皱眉头不悦道,“怎么说话呢。”

    “北海太守孔融乃是孔子后人,家中世代在朝廷为官,德高望重,岂是我们能这么说的?”

    张飞默默不说话了,刘备默契地看了眼旁边的赵云,赵云也默契地笑着点了点头回应,“出兵!救援北海!”

    终于,在太史慈的引路下,快马加鞭用了半天的时间,刘备的兵马终于到了北海。此时此刻,北海正被黄巾军围得水泄不通。

    本来断定不会有人会援助北海郡的黄巾首领看到竟真的有人带兵马前来援助就已经自乱阵脚,下面的兵士看到首领的指挥已乱,军心也失了一半,没一会儿包围北海的黄巾铁桶就开始了逐渐溃散。

    关羽和张飞打主力轻松撕开了个口子,没几下黄巾军就被冲个七零八散。刘备策马搭起了手中的弓箭,赵云则策马在他的身后为他斩下靠近的敌军。

    赵云枪法轻盈,骑术超群,斩杀敌人如同探囊取物。赵云一身白色征袍,所到之处皆染血色。

    就在离敌军首领还有三百来步的时候,刘备拉开了手中的两石弓,待满弓之时一举射下黄巾首领旁边的副将,一时间,黄巾首领大惊,黄巾军士大乱,大势已去。

    从刘备带兵前来救援到黄巾军尽数逃窜引军而去,前后不过就用了一盏茶的功夫,北海城墙上的北海太守孔融见此,大喜。

    北海城下,刘备下马,孔融出城相迎,“早闻玄德兄文武兼备,知一定能解文举之围,今日一见,玄德兄风采果然名不虚传。”

    “玄德公兵不血刃,解我北海之围,实在是令我等佩服啊。”孔融身旁的北海郡主簿对着刘备就是一拘礼。“受老朽一拜。”

    “不敢当,不敢当。”刘备战甲未解,上前赶紧把老人家扶起。

    “玄德兄,文举还有一事。”

    “孔先生请讲。”刘备恭恭敬敬,不敢有半点失礼。

    “文举要给玄德兄介绍一人。”

    看着孔融无比认真的态度,刘备心里纳闷,“不知孔先生要引见何人给备?”

    “徐州别驾,糜竺。”

    刘备若有所思的回到平原县后,果然没过多久,青州刺史田楷就来消息说他收到了徐州陶谦的修书,请求救援徐州。青州牧田楷的意思是,想让自己这个别部司马出兵前去救援,当然,愿不愿意主要还是看自己的意思,他的话是带到了。

    就在刘备还在为田楷的态度感到不满的时候,刘备这边又接到了陶谦的下书,看来这次的徐州之役真的是十万火急。

    刘备抬头看了看天空,此时灰蒙蒙的天空飘起了小雨,要问他什么是浅滩龙,碗中虾的生活和苦恼,他这几年下来,可是太清楚了。

    他需要去徐州,哪怕对手是让人闻风丧胆的曹操,曹孟德。

    不日,他便带着赵云,张飞和关羽再次出征,支援徐州。

    这次徐州陶谦除了刘备,还给不少人发出过救援,北边的袁绍,公孙瓒,荆州的刘表。如今曹军兵临城下,曹操已屠彭城,就在陶谦觉得自己的命就要绝于今日的时候,刘备带着他的两千兵马赶到了徐州城下。

    作为先锋的赵云勇猛无比,上阵就砍下了曹操攻城的两员将士,曹操见状大惊,赶紧问身边的副将这是何人的兵马竟如此骁勇。

    副将看了看敌阵,这才向曹操回复道,“是平原令刘备。”

    听到这个词,曹操就像听到了什么笑话一样,哈哈大笑,“袁绍都没来,居然来了个刘备?”

    半日下来,双方的战斗僵持不下,就在城头的陶谦为这战况捏一把汗的时候,曹操居然突然撤兵了。

    原因竟然是曹操营中的粮草迟迟未到,军中已有三日揭不开锅了,本来是想着今日速战速决,没想到半路杀出个刘备。如今今日已去,曹操是无论如何都只能选择退兵了。

    见曹操终于退兵,城头上的陶谦猛然落泪,大喜不已。

    曹操撤军后,刘备便和陶谦说要归去平原,毕竟徐州离平原县也不近,陶谦还是硬让刘备留了下来,暂驻小沛,说什么都要好生款待一番再归去也不迟。

    见陶谦年老病弱,刘备不忍心再推脱,便留在了小沛。

    毕竟打了胜仗,刘备驻扎在小沛这边的军士们兴奋不已,连着两天两晚大口喝酒吃肉以表示庆功。

    “来,三弟,咱们接着喝!”张飞摇摇晃晃地端着酒碗就要和关羽干。

    关羽也毫不含糊,“二弟,请。”

    两人都喝完一轮后,也不知道有没有迷糊,张飞就嚷嚷道要出去和关羽切磋一下,关羽欣然应往。

    坐在主席上的刘备,看着两个大咧咧的弟弟笑着叹了叹气,摇了摇头。看了看旁边在和众将士饮酒的赵云,刘备心里还是感慨和高兴,果然自己这军中,赵云样貌是最出众的,自己军中能有赵云,真是三生有幸。

    “主公,什么三生有幸?”

    等刘备回过神,发现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已经来到赵云的跟前了,而且好像还秃噜嘴把刚才自己心里想的怎么给说出来了。

    刘备想着,既然说都说了,那就继续说吧,反正都是事实,“子龙啊,你可知,剑眉星目,丰神俊逸,品貌非凡,咱们军中能担得起的,就只有赵云你啊。”

    不知道是刘备错觉什么,他好像看到,赵云的脸突然变得通红,眼睛也不知道在看什么地方,整个人变得,似乎,害羞了起来?

    刘备这一说,下边的军士开始起了哄,“哈哈哈哈,咱们主公好像喝多了。”

    “赵云赵将军担得起!”

    听到下边的反应,刘备满意地笑了笑,刘备这一笑,赵云的脖子竟然往战袍里缩了缩,不过这个时候基本上没人发现他们的赵将军脖子短了一截。

    “子龙的一身都是胆也。”

    “哈哈哈哈!”下面的军士又在起哄了,“主公说得太对了,战场上众将士无一不佩服赵将军的神勇啊。”

    “是啊,那闯入敌阵的骁勇身姿,要不是浑身是胆,怎么能做得到呢?”

    还是没人注意到,赵云的脸更红了,估计今晚大家都喝多了。

    “大家接着喝。”刘备招呼着众将士饮酒,而他自己的脚步却已经在打窜了。这点老朋友简雍最清楚了,刘备是三杯倒。

    但是今晚,刘备可不止喝了三杯了,至少是数十杯。

    终于,刘备倒下了,众将士却还在喝不愿离去,因为现在时辰还尚早。看到赵云自从刚才被刘备夸奖一身都是胆后,就一直坐在那里红着脸发着呆,也不知道是喝多了还是喝傻了。见他没喝酒了,才有人提议让他把喝倒了的主公送回房去。

    送主公回房休息这种事,赵云当然不会推脱,欣然领命。

    刘备除了脑子被酒精麻痹走路不栽根儿还是能走的,就这样他跟着赵云由赵云把他引回了房。赵云把他送回了房,刘备却觉得他还算清醒,就又拉着赵云在屋里聊了好一会儿。当然,赵云也非常乐意和刘备同坐下来聊天。

    不知道又聊了多久,刘备只觉得脑袋好晕,头疼欲裂,身体不受控制地就往地上倒。赵云见状赶紧上前扶着,谁知刘备本能的感受到了不会摔在地上后,就一个劲地往赵云身上倒,尽管有赵云可是刘备的身体还是会因重力往地上倒,凭着自己不想摔倒的本能,刘备又一个劲地往赵云身上靠。这下让赵云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就在赵云觉得今天晚上就要这么倒来倒去的过去了的时候,刘备突然揪住自己的衣领,吐了出来。

    。。。。。

    这下两人的衣服都被弄脏了。

    虽然赵云并不反感刘备吐了自己一身,但是还是摇摇头叹叹气开始笨手笨脚的给自家主公收拾了起来。赵云服侍人,这还是走马上任头一回。

    第二天早上,刘备在自己熟悉的被窝中醒了过来,看已经照射进屋里了的太阳光,刘备就估计出现在的时候应该已经不是很早了。

    自从他出兵北海以来,他就没像今天睡那么舒服过了。就在他准备要起身的时候,发现了不对劲。

    被子下的自己,好像未着寸缕。

    怪不得能睡这么舒服。

    。。。。。

    不对。

    除了自己没穿衣服这件事,刘备一抬眼看到了一地自己散落的衣服。

    。。。。。

    再一抬眼,看到了一直坐在窗边,只着里衣的赵云。

    子龙他,昨晚一直没回去吗?不对,等等。

    刘备毕竟不是无知小孩。

    刘备至少僵硬了一盏茶的功夫,这才想起什么才有所反应。刘备的表情变化很丰富,从懵圈到惊恐气愤,过了一会儿似乎感觉了下身体的状况,再到了又一如既往的平静下来。

    而刘备从醒来到现在的所有反应,赵云都在一旁一言不发地全看在眼里。在刘备刚醒来的时候,赵云的眼里还有一丝希望,到了现在,那点希望已经彻底不见了。

    现在的赵云,只有湖水般深沉的落寞,还有失意。就像是被情郎辜负了的小姑娘。

    刘备现在可没闲工夫管这些,顶着宿醉头疼的脑袋,他拼命忍住不要让自己叫赵云滚,而一旁的赵云,似乎也看出来了刘备的焦灼。于是便行礼退出了刘备房外。

    从头到尾一言不发的赵云,做到了在那个时代他对刘备能做到的最大尊重。

    午后,刘备便受到赵云书信,说是突然得知家中兄长去世,要去向公孙瓒辞军归乡,特写此信告别。刘备冷漠地看完了那封信,还特意再看了一遍最后一句赵云特别叮嘱他的一句:切记以后不要行不仁德之事。

    刘备心中感慨,将信收起。

    他不知道的是,和赵云今日这一别,再次相见,竟是七年之后了。

    午饭后,刘备觉得心中闷得慌,于是出门到小沛的田野间走走,顺便体察一下高祖故乡小沛的风土民情。

    田间的麦穗在随风摆动,风如果再大一点,这些麦子就会如金黄混着点点绿色的浪花一般摇摆翻滚,好一个自在漂亮的风景。

    就在刘备沉醉在这风景里时,听到了一个女子唱乐和弹箜篓的曲声。这女子的歌声和琴声,就如这风打响着麦穗一般,深深地进入到人的心底里。

    纯净,而轻柔。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