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晚明之我主沉浮 > 第七十九章章马守应的悲伤

第七十九章章马守应的悲伤

    黄沙千里戈壁滩,家家有本难念经。

    韩朝宰、马守应等人看着身边仅存的三百来马军,又看着远方已经模糊的边墙,满心迷茫。

    两个月前,

    他自带着马队五百舍弃步卒会和韩朝宰往来平凉,却在固原总兵杨麒处碰了钉子。

    然后又想着返回崇信,又李九思等人全军覆没的消息正好传来。

    不得已,马守应韩朝宰还有刘五刘六等人便回到韩朝宰的家乡庆阳。

    但没有了李九思等人牵扯官兵注意的马守应面对固原兵的压力便只能有两个选择。

    首先,那就是突破平凉去宁夏和海西,那里他熟,却到底如今是贼,不同于以往。

    再然后,那就是原路返回东边,与之陕北诸贼合营。

    二选一,都不好走,这让马守应有些犹豫。

    但事实证明错误的决定永远比没有作为要强。

    而就是这么一两天功夫,来自南方的游击将军李卑率领两百马军一人两骑从下往上,正好相遇。

    然而让马守应惊惧的是,那厮单单就那么两百人就毫不犹豫的冲向自己数千人……

    ?

    马守应向来不缺武勇,只见其冷笑一声便要接战,却自家马军到底不全是他老回回,没有甲胄的韩朝宰部被率先一个照面便被撞碎。

    随后,马守应的骑兵便见到了李卑的精锐。

    人马具甲。

    一人双马!

    李卑极为勇猛,更是在击溃马守应等人后后毫不歇息,一直黏着流贼大部将整支流寇不停击溃击穿,直到将马守应韩朝宰驱逐出边界,方才停下疲惫的马蹄。

    而现在,几个幸存的头领都已经身心俱疲,马守应对面比自己受损还严重的韩朝宰等人也是歉意道:

    “早知如此,就该和韩兄弟一起下崇信,听说那海西的龙将攻破了大震关,甚至劫掠的凤翔府。”

    “那现在如何办?”韩朝宰白了一眼,他老营四百多如今还剩下一百多,其中消失的不是被李卑杀害就是不见,叫他如何感受!

    “唉,兄弟们累乏,倒也不是没地方去,告诉你等吧!刚才我那老大哥高迎祥来了消息,说是横天王和他都在延安被朝廷召了安,咱们去投奔他,想来官兵不会动咱们!”

    “那行,马兄弟自去寻高闯王与王嘉胤,小弟们就此别过。”

    “兄弟不跟我走?”马守应有些惊讶,韩朝宰如今如同丧家之犬,若不报团取暖,如何幸存?

    韩朝宰拱了拱手却不说话,身边的刘五刘六却是说道:“马大哥,没错,我等已经商议好了去海西寻龙将,却将来愿在同马大哥一起反他娘的朝廷。”

    马守应闻言默然!

    “是啊,威震关中的龙将,杀把总,擒拿参将的李二狗,可不比自家兄长和横天王差呢!”

    想到此处,马守应再不相劝,只见他高高拱手道:

    “世间无乐土,保重!!”

    ~~~

    与此同时,随着李乘舟的强硬政策。

    笼罩在崇信头上的乌云终于快要散开。

    两处瘟疫流民合二为一锦屏山上。

    越加得心应手的吴老三被任命为崇信治疫队长的同时又又来到一边研究药理,一边奋笔疾书的吴总提领处。

    吴老三蹑手蹑脚的现在旁边竭力不发出声响,这是吴老三在得到平和的吴又可无数次跳脚责怪后养成的经验。

    那就是。

    “写书的男人,你莫烦他!”

    看着那一摞厚厚的典籍,吴老三已经认得那书页上的两个名字,。

    “益阳吴又可,崇信李乘舟。”

    吴老三是个文盲,却待在吴又可身边日长。

    于是乎,吴老三每日便积极的听从吴又可这个本家的话,并在其中学到了不少对他而言相当复杂的字。

    就比如说。

    “石粉、生地黄、犀角、黄连、栀子、桔梗、黄芩、柳叶,柳条,大黄,”

    “分开治理”

    “遮住口鼻,”

    “交叉感染”等字,几乎是烂熟于心。

    对于圣贤书,吴老三平日里学的津津有味,吴又可也是耐心的性子,一般叫人磨药,一边也愿意教学。

    ~~~

    天地之间的疬气与雾气一样不可捉摸,

    正是,人在呼吸中,不经意间吸入疬气,转为疬邪。

    盘结在体内的膜原之中,而伤寒之邪,就像浮云飘着,没有根基,下药即除。

    良久,方才放下笔的吴又可方才对着身边的吴老三问道。

    “吴将军,今日可又死了几人?”

    他早已经晓得吴老三来了,时间久了,两人之间的默契早已经不需多言。

    就比如说吴老三晓得写书思考的吴又可不能打搅,吴又可也知道吴老三的这个态度便是营中没有着急的大事。

    果然,吴老三开口就是好消息…

    “先生这话说的,你教会的五十个徒弟都晓得看病了,哪里还会死人的。要我说呀,山下那个啥子千人坑早该填了,百姓们都嫌他不吉利呢!”

    吴老三粗手粗脚的就要来替吴又可整理文案,吴又可连忙将他推开道:“早说了你莫碰,墨还没干呢!”

    吴老三讪笑一声,他是劳累性子,往日虽然穷,但向来见不得不整齐的东西,就这吴又可写完字还乱七八糟的样子,让他心中属实难受……

    吴又可哪里不晓得自家吴老三的性子,只见他将其推开便陷入了沉思之中。

    如今他已经不需要亲自去病患区,因为李乘舟非常有建树性的话语打动了他在这个时代思想的局限性。

    还记得李乘舟的原话是这么说得:“先生乃是济世救人的圣贤,却一人之力终究渺小,仅仅的可以庇佑崇信一地。”

    “而如今这世道,先生想想,若先生在天子广布门徒,今日且耐心教导五十聪慧的学生,而来日我大明便可以安定五十个崇信的瘟疫。”

    “而届时,您的五十个学生又收了五十个学生,天下便多了两千五百个知道防控瘟疫的医者。”

    “如此,你的著作便会在不经意间由您的学生传播而成了救世之典藏,而您,也将成了我大明的医圣。”

    “医圣啊!”李乘舟轻轻一推,便给吴又可打开了一张明亮通透的大门。

    “千古流芳,谁他娘的不想呢?”

    吴又可摇了摇头,看着桌上散乱的纸张中那个名字,苦笑般想到:“我自诩济世救人,却到头来心境远不如年岁这般小的乘舟,他连在这种可能流芳千古的书籍上都不肯留名呢!”

    想到此处,又觉得任重而道远,不免得站起身来对吴老三道:“还请麻烦吴兄弟,待会等我那些不成器的学生忙完,便叫他们来我这,今日还得再学五十个字。”

    吴老三见状哪里不晓得吴又可要做什么,便劝道:“先生与那些娃娃都累了一整日,也该歇息了。”

    吴老三说完,却吴又可站起身子来,露出坚定的神色道:“乘舟说得好,我们现在做的事情,是能够改变整个世道的伟大贡献。既如此,哪里又能因为辛苦便耽误了学习呢?”

    闻言,吴老三便再不劝阻。

    只见他佩服的摇摇头退出房门外,对着外边充满希望金黄色麦粒喃喃道:“是呀,这里读书,那里读书的,李团将都说了,哪里会没有道理呢!”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