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谍战:我的潜伏日记 > 第25章 上海龙华机场

第25章 上海龙华机场

    上午十点整,上海龙华机场,候机厅。

    已经有上海区行动队的成员陆续抵达。

    乔羽生走进来,一眼就看到大厅里,有赵大飞和几个行动队的队员。

    “羽生啊,来的挺早,来这里坐下。”赵大飞也发现了乔羽生,朝他招手。

    乔羽生坐在赵大飞身边,听着飞机的起飞和降落的引擎声,从机场传入大厅。

    在他的前世,飞机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出行工具,已经走入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但是在1936年,飞机还是一种非常难珍稀的交通工具,普通人是接触不到的。

    乔羽生穿越而来,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年代的飞机场,他有点好奇,四处张望着。

    这是一片宽敞而明亮的空间,覆盖着白色的大理石地面,欧式壁毯如小溪一般,从入口倾泻而来。

    厅内的高墙上镶嵌着精美的雕花和油画,墙上留出了许多金色的花边,显得华贵典雅。

    光线从楼顶的大窗户照射下来,落在在一张着宽大典雅的檀木询问台上,里面,一名工作人员正在解答着几名乘客的问题。

    桌子周围,是一排舒适的客人椅子和皮沙发。

    几个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在其中忙碌着,给旅客提供方便服务和解答疑问。

    厅内摆放着多面巨大的时钟,显示着伦敦时间、巴黎时间和纽约时间。

    时钟下面,是用油墨打印的飞机时刻表,记录着航班起飞和抵达的时间。

    第一次看到这个年代的机场候机厅,乔羽生觉得还挺新奇。

    和前世现代化的机场相比,这个年代的机场,无论是面积还是飞机容量,都无法比拟,但是候机厅却显得极为典雅,氛围像歌剧院一样。

    赵大飞看着乔羽生好奇的眼神,笑着问他:

    “怎么,你个留过洋、吃过洋墨水的高材生,也没坐过飞机么?”

    乔羽生如实回答:“没有坐过,我去名古屋读书的时候,是坐的轮船,飞机确实没有坐过。”

    一组组长周崇德也没坐过飞机,他好奇地问赵大飞:

    “赵队长,坐飞机是什么感觉的,快和我说说!”

    其他几个队员也来了兴趣,“队长,人在天上飞,总感觉心里不安稳,坐飞机的人难道不怕么?”

    距离集合的时间还有一个小时,人还没来齐,赵大飞索性和这些没坐过飞机的人侃大山。

    “怕什么,你个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坐飞机可好玩了,呼呼呼一飞,好家伙,一下午,就从北平到了上海!”

    “啊?这么快,真的假的,从北平到南京只要一下午?”

    “我的乖乖,我有次从北平到南京,做的火车,路上走走停停,可是坐了两天两夜呢,一下车,腿都软了,差点没跪地上,要是有飞机坐好了!”

    乔羽生虽然没有坐过这个年代的飞机,但是他在南京特训班里,学习过一些当时最前沿的航空学的知识。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客机,时速大概在350KM/H。

    从北平到上海,直线距离大概在1000公里,当时的飞机,三个小时也能到了。

    对于乔羽生前世的时代来说,中国的高铁就能达到这个时速。

    而最常见的喷气式客机,如波音737、空客A320等,巡航速度一般在900~1000公里/小时左右,是1936年客机时速的三倍。

    所以,他也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表现出很惊讶的样子。

    但是其他的行动队队员们,一直围着赵大飞问东问西,毕竟,整个行动队,在编的人数二百来人,只有赵队长一人有幸坐过飞机。

    “当然是真的了,”赵大飞得意洋洋地翘起二郎腿,很享受这种被众人围在中间的拥簇感,“去年,我陪孙副站长去北平开会,哎,我就坐的飞机,好家伙,起步那一下,那个冲劲啊,可不是咱们站里那破别克轿车能比的,一个劲的呜呜呜往前冲,一个喷嚏的时间,你就在天上飞了!”

    “队长,我看在电影院看国外的电影,飞机上还有女服务员给乘客倒咖啡喝,女的那叫一个漂亮,还能坐乘客的大腿的,真有这回事啊?”

    一个队员揉着手,期待地问道。

    赵大飞原本端着杯子喝茶,噗的一口就吐了出来。

    “瞧你这出息!什么女服务员,那叫空中小姐!你个土包子!”

    “那坐乘客大腿呢,这事是真的吗?”一组组长周崇德嘻笑道。

    赵大飞用鄙夷的眼神,看了一眼周崇德,刚想说话,自己却扑哧笑了。

    “哈哈哈,反正那次我和孙副站长去北平,没有女人坐我大腿,倒是孙副站长,色眯眯地看着一个年轻的空中小姐,两人眉来眼去的,好不喜欢,嘿嘿,说不定下了飞机,还真能发生点什么。”

    众人就着空中小姐的事情,和赵大飞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呼——

    伴随着轰鸣声,一辆飞机准备降落。

    众人被巨大的引擎轰鸣声吸引,纷纷走到走到候机厅的玻璃窗前,看着窗外。

    “好家伙,原来飞机降落是这样子,今天算是开眼了。”一人年轻队员感慨道。

    周崇德看着飞机场上的给中飞机,问赵大飞:

    “队长,这些飞机都是哪些国家生产的?”

    赵大飞摸摸头,被问住了,一时回答不上来。

    他哪里知道这些,坐过一次飞机,已经可以吹嘘好几年了,要说关于飞机的专业知识,这个上海区行动队的一把手,还真说不上来。

    乔羽生慢慢悠悠的走过来,轻声道:

    “机场停着现在机场停着五架飞机,刚降落的是,是美国的飞机。”

    “剩余停着的四架飞机,靠左的两架,是英国飞机,中间是一架捷克斯洛伐克生产的客机,最右边准备起飞的,应该是来自比利时。”

    众人用诧异的目光,看向乔羽生。

    一下子蹦出这么多外国的名字,听得大家一愣一愣的

    “小乔啊,你怎么知道这么多飞机的产地,从哪里学来的?”

    赵大飞好奇问道。

    “是啊羽生,你是飞行员吗,说的头头是道!”

    “啊?这你都知道,你去过航空学院学习么?”

    “快说话,你对飞机有什么研究。”

    队员们把注意力转移到乔羽生身上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