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谍战:我的潜伏日记 > 第51章 偷梁换柱

第51章 偷梁换柱

    72师的通讯技术员,对着这台被黄成调包的电台,检查了一番。

    他关上电台舱门,疑惑地抬起头。

    “这部电台,怎么内部损耗如此严重,连接收频率的线圈都没了?”

    通讯技术员指的线圈,正是之前王文斌苦恼的地方。

    他为了修好这个线圈,让手下连续跑了好几个五金店,都没有找到适合电台的配件。

    这也不奇怪,毕竟电台在当时属于精密的仪器,中国不能国产,全部是进口,一般街边的小五金店,很难找到适合的配件。

    但是王文斌又不敢大张旗鼓,把电台送去专门的仪器维修点。

    这样会暴露身份,因为电台属于管制物品,所有要维修的电台,都要国党的官方部门出具证明函,并且登记送修人的姓名和工作单位。

    所以,在这个红党的匹兹堡电台的仓内,是没有接收频率的铜线圈的。

    黄成自然不做声,看向王泉。

    王泉倒是不慌不忙,蹲下来,指着这台电台解释说:

    “小兄弟,这台电台很特殊,那可是饱经风霜啊,是我们上海站电讯科的元老了,风风雨雨这么多年,主要是用来监听红党电台的,每天的使用频率很高,夜里也在值班,几乎是24小时开机运行,也算是为党国奉献了它的一生啊!”

    “这用得多,出故障的次数也多,近一年来,电讯科的人,几乎每个月都要维修一次,不是这里出故障,就是那里有问题,这不,一周前,接收频率的线圈彻底坏了,修不好了,我们也没找到合适的替代原件更换,所以,就成了现在这样了。”

    王泉又喋喋不休地吐槽起来,诉苦他们上海站太穷,下发的经费太少,以至于电台,只能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通讯技术员听着听着就笑了,甚至开始同情起来。

    “这也太不地道了,这么破的东西,还在服役,这咋用啊,幸好你们更换了新的德国电台。”

    “是啊,”王泉敲击了一下这台红党地下党的残破电台外壳,长舒了一口气,“新电台可是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啊!”

    通讯技术员结束了对这台电台的检查。

    在他看来,这台电台虽然面相比其他报废的电台要更旧一点,内部原件也有缺失,但是型号却其他电台的型号一致。

    在自己领到的报废清单,也能对应得上。

    “好,核对无误,没有问题。”通讯技术员站起来,擦了擦手。

    “那就请小兄弟把报废清单的回执给我签字吧,我也好回去交差。”王泉说。

    通讯技术员摇摇头,“现在还不行,报废程序还没开始呢,我现在要当着你们的面,对收回来的电台进行报废,双方全程见证,然后才能签字验收。”

    王泉一听,心里颇为诧异。

    看来,国党在上海,对于电台的控制,已经到了十二分严防死守的地步!

    新电台需要来军营领用暂且不说,换下来的旧电台,也要送到军营里报废。

    而且,还要当面报废!

    这肯定是有人担心,入了军营仓库的旧电台,在存储期间,有再次流出的风险。

    “也好,也好,这样最严格,那我们就一起在场,见证电台的报废程序。”

    王泉与本以为,报废这些电台,不过是一榔头下去,将电台砸烂,毕竟以前总务科就是这么干的。

    不过,72师通讯员的做法却更加的谨慎、规范,显然是专门培训过。

    他在一块平地上,先将三台电台,用半个小时的时间,熟练的全部拆卸。

    外壳、按键、发报机,电线、接收器等零件,分门别类,归集在三个铁通里。

    然后,抄起一根铁棍,在每个铁通里一顿砸。

    砰砰砰砰~

    咚~

    叮叮哐哐~

    这又过去了十几分钟。

    一阵捣鼓之后,通信技术员满头大汗,双手叉腰,喘着粗气。

    王泉和黄成探过头一看。

    好家伙!

    三铁通里,都是碎渣和粉末。

    “小兄弟,我是真没想到,一个简单的报废流程,居然让你劳费这么多力气,我真是过意不去啊!”

    王泉抱歉一拱手,从怀里掏出一包万宝路,塞入技术员的口袋里。

    “没办法,”技术员点燃一根烟,深吸一口,吐出长长的烟雾,“上头要求的严,报废这一台电台,可比报废十台机关枪还要麻烦!”

    黄成看着铁桶里,碎成渣渣的三台电台的零件,心中好生高兴。

    如此严格的报废程序,其实是一件好事,能报掩盖自己的调包电台的举动。

    这样一来,三台电台的零件,融入到一起,成为一堆碎片,彻底消失了。

    再也没有人能还原这些电台。

    没有人可以发现,他在里面做了手脚,将红党地下党,不能使用的坏电台,和电讯科可以使用的旧电台,来了个偷梁换柱!

    电台报废程序完毕后,通讯技术员拿来报废回执,在上面签字。

    王泉、黄成和小王,作为见证者,也在上面签签字。

    至此,上海站电讯科三台电台,经过冗长的流程,终于报废完毕!

    几人谢过通讯技术员,拿好回执,回程。

    回到站里后,王泉第一时间,把三台电台的报废回执单,以及电台从总务科仓库出库的出库单,亲自送到了电讯科的郑伟民科长那里。

    郑科长拿着回执,逐字逐句,仔细核对了一遍,看到末尾四个人的签字,露出满意的笑容。

    “好呀,流程走得一步不落,辛苦王科长了!”

    王泉摆手道:

    “辛苦什么,一点小事,这次还得多亏郑科长提醒,我才知道,现在电台的报废,居然要走如此多的流程,真是太繁琐了。”

    “哎,话不能这么说,”郑伟民正色道,“电台的报废,可不是小事啊,电台是情报传输的重要基础,张站长特别和我交代,我们必须谨慎再谨慎,千万不能让这些重要物资,落入敌人的手里!”

    可是张鸣奇和郑伟明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是。

    一台功能完好,随时可以启动的电台,正安静地躺在王泉的车里,等待着新的主人。

    当天夜里。

    王泉加完班,开着自己的轿车,在一处隐蔽处,迅速和守侯在一边的黄成,完成了交接。

    看着黄成抱着电台远去的背影。

    王泉欣一脚油门,车辆消失在夜色中的上海大街。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