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回到明朝当苟王 > 第三十九章 手笔

第三十九章 手笔

    隐约看着前面两个人相拥,后面的东厂番子都快傻眼了。

    好家伙,这大半夜的,竟见到这样一对野鸳鸯。

    怎么回事啊?

    那凉亭之中的男子又是谁啊?

    几名跟过来的番子不解,便小心躲藏着。

    凉亭中的赵旭已经适应了新角色,嘴上说着漫无边际的情话,什么山盟海誓、天荒地老什么的,一通乱编,直听的顾巧儿脸色火烧似的,羞赧不已。

    她思绪混乱,一颗心碰碰乱跳,脑海之中不知怎地想到了自家少爷而今都二十岁了,其他人家男子这般年纪孩子都能打酱油了,他怎还是一个人?

    只是这花花言语,莫说那些小孩子,连她这个快三十的人了都受不住。

    太大胆与豪放。

    “哎,巧儿,到你了。”赵旭出声提醒。

    “啊……我,我……也是……”

    顾巧儿忙是回神,敷衍两句后,两人坐下,开始小声谈正事。

    “被带去了东厂的衙门,头子是个太监,应不是一般人。”

    “他们问了许多,我都应付过去,只将那牛公子的本名告知他们。”

    “至于少爷您,奴几乎是只字未提,只说从未见过。”

    “看样子,番子那边是将信将疑的,于是奴回来之后,便仗着胆子偷偷跑来见您。”

    说罢拿出两块糖,偷偷塞给赵旭做样子。

    “真甜啊。”

    赵旭吃了一块,不住的点头,悄然放心下来。

    将一切问题都推到那牛良心上面,便是厂卫不信,也无可奈何,总不能严刑拷打顾巧儿吧?

    如此,问不出所以然,厂卫就要从与顾巧儿有关的人入手,暗中探查。

    那问题就不大了。

    他跟制糖作坊这边,还是先前老爹为了彰显自己救助流民的决心,将他送去作坊跟流民一起干活。

    除此外真正知道内情的人,大概只有顾巧儿、春花秋月等一共十人,

    勉强算是有线索,但想要真正查出他这个人,却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这个时间段内,想来那牛良心应该将问题给解决了……吧?

    先前因为种种原因,不方面露面或不能露面,而今公司有危机了,你牛良心再藏着掖着不肯露头?

    那大家就不要玩了!

    转来翌日,太子朱慈烺正在听讲,有小太监走来,小声说了嘴,他立刻严肃起来,起身走到一旁,接过一份书信。

    书信很简单,只有三句话。

    “朝廷否定了作坊的正确性,你我即将暴露,危险了。”

    “他们会横刀夺走我们的作坊,让无数流民活生生饿死。”

    “到你出力了,牛兄。”

    言语很简单,却是令得朱慈烺直接慌了神。

    他不懂到底是谁要从他们手中夺走作坊,但,赵旭和他一旦暴露出来,问题就麻烦了啊!

    怎么办?怎么办?

    他站在原地,心底慌慌,如那无头苍蝇似的,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了。

    朝廷否定作坊的正确性,那作坊的存在便是错误的,朝廷要降责的。

    到那个时候,作坊出问题,再加上即将到来的十五万流民……出大事啦!

    他呼吸起伏,眼睛通红,踟蹰半晌后,当即迈步朝着养心殿走去。

    也是此间,养心殿内。

    户部尚书李待问伏跪在地,痛声言语。

    “陛下,臣忝为户部尚书,却使得户部闹成这个样子,臣身为上官,罪责甚大。”

    “一切错,皆错在臣。”

    “臣,愧对陛下,愧对朝廷,无颜继续尸位素餐。”

    “臣老迈昏昏,庸碌无能,请……乞骸骨!”

    李待问一头扣地。

    崇祯皇帝只是平静的看着,心下有些伤感。

    他自是看得出,这李待问要将所有罪责抗下,致仕不干了。

    正常而言,这也是,甚至是当朝许多人都想看到的。

    可眼睁睁看着这样一位为朝堂操劳的命官离开朝堂,他便没来由的难受。

    大明内外皆困,正是需要人才之际,却要眼看着一位能臣离开。

    不幸也!

    他一声叹息:“朕知师傅甚是辛苦愁劳,此事便容朕再仔细考量一番吧,这几日,李师傅便好生休沐一番。”

    李待问再度叩首:“臣,万谢陛下。”

    很快,李待问离开了,崇祯皇帝揉了揉额头,心下烦闷。

    原本都好好的,怎就闹出得这么大呢?

    也是此间,一道身影匆匆走入,有太监跟随左右:“殿下,殿下留步,奴婢还未通告陛下啊……”

    “我要见父皇!”

    朱慈烺不顾阻拦,闯入大殿之中,噗通伏跪下去:“父皇!”

    崇祯皇帝眼底闪过一抹讶异。

    太子匆匆赶来,又这般无礼粗鲁,有事啊!

    他沉吸一口气,挥退殿内所有人,亲自起身将朱慈烺搀扶起来:“吾儿,怎么了?”

    朱慈烺单刀直入:“父皇,那制糖作坊,不能动!”

    崇祯皇帝眉目一顿,松开双手,后退两步,认真看着朱慈烺。

    作坊,不能动?

    这话本有些荒谬,因为作坊后面牵连两万与流民百姓,自然不能动,本是是理所当然的。

    但,这话自太子嘴里说出来,味道就不一样了。

    “太子什么时候要决断国事了,倒是有些稀奇。”

    他哼笑一声:“难道朕教你与众位先生学习,你便只学了如何替朕做决定?是不是日后还要把朕踢下来,自己走上那张龙椅啊?”

    朱慈烺再度跪地:“儿臣不敢。”

    这话不是一般的严重,暗指他染指政事,有造反叛乱的嫌疑。

    而在严厉话语之外,是在告诫他不要多管闲事。

    “啊,不敢就好。”

    崇祯皇帝说了醉,转身过去:“说说吧,为什么不能动制糖作坊?”

    朱慈烺筹措言语:“作坊关乎两万流民百姓的性命,如朝廷擅自插手,恐生事端,使得流民百姓流离失所,这是其一。”

    “其二是……儿臣以为,作坊本身无错,其主要目的是帮助朝廷排忧解难,同时也挽救许多性命。”

    “父皇啊,今朝廷危机四伏,有这等为朝廷分忧之人,乃是大好事,如何能让这些为大明、未社稷默默前行的人凉了心呢?”

    他将所想说了出来,主要是站在赵旭的角度考虑。

    跟着,他想到自己,又回想方才那些褒奖的言语,略微不好意思,却还是继续开口。

    “这其三……其三是……”

    他声音低了几分:“那作坊,其实是……儿臣的手笔。”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