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屹立巨人之肩 > 31.永载史册的大楼(1)

31.永载史册的大楼(1)

    再无能的懦夫,丢进战场的火炉里锻造一番过后都会成为好钢。

    回过神来的时候,卜迟余脑海里所回想的是当初与7连的派遣小队躲入百货商场的地下室中时,政委所说的那一句话。

    当他宛如本能一般地用背在身上的步枪卡在船上避免自己被河水冲走,并以过去自己绝对不可能的狠辣将那名死死抓住自己的新兵踢开时,卜迟余终于意识到。

    自己早就已经被这座仿佛地狱般永远燃烧着的城市改变了……

    锻造成了一块好钢。

    身体早就因为低温而失去了知觉,但却依旧能死死地抓住船帮,没有让自己被水浪卷走。

    他试图用脚以船底作为支点爬回船上,但似乎是因为船底布满了苔类的缘故,他无论如何都无法重新爬上甲板。

    很快,又一个新兵填补上了卜迟余所留下的缺口,他摘下了自己的头盔试图划水,但是当他看到自己眼前的卜迟余时,脑子无疑有点儿短路,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了。

    但最后,这个士兵在看了眼不远处的蓝帽子后,还是抬手将卜迟余从水底拉了出来。

    冰冷的河水就仿佛能吸走卜迟余的生命力一般,当卜迟余重新回到甲板上时,原本支撑着他的力量一下子垮了,他连站立都仿佛成为了一件艰难无比的事情。一直到卜迟余使用了双倍剂量的泛巧克力才赶在船只靠岸前勉强恢复状态。

    在船只靠岸的一瞬间,所有的士兵们几乎都是迫不及待一般地涌下了船只,钻入了码头附近仅剩的断壁残垣下,随后便一坐不起。有的士兵失控地蜷缩在地上嚎嚎大哭,有的士兵则宛如已经僵硬的尸体一般冰冷僵硬地躺在那里。

    “同志!我奉命支援42步兵团7连!他们的阵地在哪里?!”

    因为下船匆忙,再加上码头上挤满了不知所措的新兵的缘故,卜迟余与切尔努申科少尉的迫击炮班跑散了。不得已之下,卜迟余只得找到一个正对着崩溃的士兵大吼大叫,督促他们走上前线的蓝帽子打听。

    “我不知道,我下午才过来接班。”

    那名蓝帽子似乎因为卜迟余的镇定而微微缓和了一点语气,但下一刻,他就再一次将注意力转向了那些迟迟不愿意动弹的士兵,拳打脚踢地强迫着他们行动起来。

    在认识到这群蓝帽子一如既往的没啥大用后,卜迟余避开了一堆似乎因为失禁而散发出怪味的新兵,直接穿过沦为废墟的房屋,向前线接近过去。

    卜迟余的想法非常简单:反正这前线也不剩下几亩地了,随便走一走就能找到了。

    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夜色原因导致看不清的缘故,东岸的一个反坦克炮组似乎将卜迟余当做了试图撤退的德军,对着卜迟余的背影打了整整四发炮弹才意识到不对而收手。

    只不过这帮家伙似乎也是新手,炮术烂得不堪入目,以至于一直到第三发炮弹的时候,卜迟余才意识到是自己被盯上了,连滚带爬地躲入了旁边的废墟中。

    除去这个小插曲外,卜迟余一切顺利地接近了前线——大概距离码头只有几栋房子的距离。

    似乎是因为下定主意死守这块地方了的缘故,这边的前线有了极大的强化,入目的房屋都进行了改装,房屋上有着极其醒目的改装痕迹。

    最醒目的就是仿佛遍地都是的壕沟与铁丝网了,因为这些东西的限制,卜迟余被堵在河岸迟迟无法前往前线,不得不得顺着沿河的铁路走了老长一段路程,直到在一名哨兵的指引下,才得以绕过弯弯曲曲的阻碍壕与雷区,安全进入战壕中。

    这些战壕挖得极为宽大,主要用途应该是为作为火力支点的楼房进行物资与人员的补充,因此很少有合适的火力点,甚至绝大多位置连爬上去都极为困难。

    次要用途则应该是反坦克——卜迟余在路上看到了一辆不知道怎么回事跑到后方来的四号坦克,这家伙在越过战壕时非常搞笑地翻倒在了战壕底部。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它也将一条交通壕给堵塞了大半,以至于卜迟余在经过时不得不从它的炮管旁边钻过去,极大地限制了增援速度。

    最后,在穿过一段隐藏在电车废墟下的战壕后,卜迟余抵达了一座不知名的房屋下。

    因为一层已经被铁丝网与沙袋杂物之类的东西完全封死了门窗的缘故,卜迟余他们只能通过地下交通壕从地下室进入建筑。

    但不知道是不是出于保密需要,当那名哨兵进入地下室后,卜迟余被门口的卫兵拦了下来。无论卜迟余如何耗费口舌,那个卫兵都仿佛是个复读机一样重复着“请等待,同志”。

    卜迟余一直在地下室口子那里等了大概五分钟的样子,最终才终于有一个五六十岁的老迈通讯兵从地下室里钻出,示意卜迟余跟随他离开。

    “7连就在我们西南面,负责掩护我们连的左翼,他们总共占据了三处楼房。”

    在带领卜迟余从迷宫一般的壕沟中穿行时,这位胡子拉碴的真·老兵还不忘为卜迟余介绍情况。“我们两个连共同卡住了1月9日广场两边,交叉火力互相掩护着阻止了NZ的进攻方向。”

    “哪三座?”

    老实说卜迟余开始有些佩服7连了。在这破地方混了这么久,卜迟余对德军的水平也有个数了。单兵素质事实上与苏军并没有特别显著的差距,可一旦抱团,那就跟互相叠了BUFF一样,战斗力一个劲的往上面飙——尤其是互相怼正面的时候。

    与之相比苏军就完全相反了:小规模作战的时候素质与德军不相上下,甚至很多时候还高出不少,可规模一大起来,水平就开始直线下滑,到了师级规模的时候,基本上常年被德军团给摁着锤。

    以1营为例,从16号进攻火车站附近算起,到21号,五天时间下来,整个1营被直接让德国人给锤得只剩下几十号人。

    虽然这之中有很大原因是因为安东上尉他们压根就是个班排级指挥的水平,指挥不过来连营级部队的缘故,但这也基本上代表了苏军与德军在正面团体作战时的巨大战力差距。

    而等到只剩下几十个人之后,安东上尉脑瓜子一下子就开窍了,带着这几十号人和德军各种拉扯穿插,来来回回带着一大帮德军兜圈子又兜了五天,硬生生走德军包围圈里头兜出来了。

    在这种情况下,7连这种从16号打到现在,连打半个月,结果依旧有能力同时守住三栋建筑,和德国人正面刚得有来有回的玩意儿简直是一朵奇葩。

    “其中两栋就是我们左翼的那两栋大楼。”老兵指了指右手方向不远处的两座五层红砖居民屋中,靠前面的那一栋道:“原本NZ拿下了这两栋房屋,在广场角落上建立了一个支点,把我们和7连分割了开来。但是前两天的时候,雅科夫带队重新夺回了这两座大楼,重新连通了我们的战线。”

    “前面一栋我们叫它扎波罗尼特中尉大楼,它是7连最前沿的阵地,后面一栋则由雅科夫中士的姓氏来命名……”

    好家伙,听到熟人的名字了。

    卜迟余一下子想到了那个方脸中士,以那种斯拉夫超人级别的家伙撑场子,德国人脑仁痛从某些方面来说是理所当然的。

    “还有一栋呢?”卜迟余问道。

    “还有一栋是更远一点儿的面粉厂,这个地方看不到,但是穿过大楼防线之后,再往西南边走一段路那个带烟囱的建筑就是的了。”

    “我不能离开防线太远,也不太清楚7连的布置,所以我只能把你送到居民楼这边了,如果你要去面粉厂的话,只能找7连的人帮忙带你过去。”说到这里,老兵似乎颇有几分遗憾:“你需要去哪栋楼房?我可以带你过去。”

    “就后面这栋了。”

    卜迟余想也不想就选定了后面一栋。从房屋的破损状态来看,前面那栋什么中尉大楼就不像是一个好去处。

    似乎是因为位置靠前导致成为火力靶子的缘故,这栋大楼饱受炮火的摧残,最上面的一层基本上已经消失了,仅剩下靠近河流方向的位置也倒塌了半截,整座大楼猛地一看基本上就只剩下一个骨架了。即便是长歌集团的黑心中介都只能承认其是一栋危房的存在。

    而老兵对于卜迟余的选择也丝毫没有鄙夷,抬手重重地拍了拍卜迟余的肩膀。

    “去巴普洛夫大楼?没问题。”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